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洋葱、小麦、玉米、蚕豆根为实验材料,以0.1%亚甲基兰为染色剂,分别以0.1%、1%、10%浓度的HH4Cl和CaCl2为离子交换溶液,进行了不同植物根系材料,交换溶液不同种类与浓度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用小麦、玉米、蚕豆根作实验材料比用传统的洋葱极作实验材料效果更为明显,其中以蚕豆根最好,其次为小麦根。实验结果还表明,同浓度的CaCl2比NH4Cl作交换溶液效果又好,适当提高交换溶液浓度实验效果也增强。  相似文献   

2.
3.
“远程教育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地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过程”这样的承诺,现在已经不再新鲜了。同样的承诺也曾出现在20世纪初期,也就是函授教育方兴未艾的时候。函授教育之所以最后未能兑现承诺,是因为他们遇到了追求教学质量与追求学生数量之间难以两全的根本问题,也就是对学生个体而言的教育质量与如何面对整个学生集体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之间的矛盾。但是当高等教育机构遇到这个质量与数量交换的问题时,他们往往更乐于选择数量模式。这样的选择最终也就带来了人们对函授教育质量的广泛不满。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生物》“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是“矿质代谢”的第一课时。从教材内容看 ,基本思路是先学习离子吸收的两个阶段 ,然后总结其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但通过这个思路进行教学 ,往往造成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脱节现象 ,很难达到教学大纲的有关目标。作者利用本节课所蕴含的科学实验 ,把教材上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探索性研究课题 ,使科学知识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载体 ,并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去再发现知识 ,这便是探索式教学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便能解决上述问题。1 发现问题出示分别用蒸馏水及土壤浸出液培养两周以上的小麦…  相似文献   

5.
在种群的的数量变化一节中,分析归纳“J”型曲线和“S”型曲线产生的条件、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是学生的学习的重点、难点,运用游戏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6.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与变化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是高考的热点,也是学习的难点之一,学生普遍感到难以把握,下面举几例分析,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比较弱酸与强碱(或强酸与弱碱)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是高考化学测试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类题目.本文以醋酸和Na OH溶液的反应为例,对反应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普洱茶渥堆过程中细菌数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茶厂采得制作普洱茶的大叶晒青茶及渥堆过程中的样品,检测其中细菌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潮样中细菌菌落总数均高于干样中菌落总数,细菌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都表现为优势菌,各样品的细菌数量随着翻堆次数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在整个发酵过程中,表样和混合样的细菌总数均比中心样的细菌总数高。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生物》实验中,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是我省实验会考的必考实验。但如果按照教材中的方法来做这个实验时,笔者感到存在以下问题:①用洋葱的根做实验材料时,由于洋葱的生根率低,且本实验要用大量的洋葱根才能收到应有的实验效果,所以在实验前5~6天,必须从市场买大量的洋葱,花不少时间来培养洋葱根。②用0.01%的亚甲基蓝溶液来染色时,染色时间若超过1分钟,此时根成蓝色的因素有三个:a、能否用蒸馏水反复冲洗洗掉浮色;b、通过交换吸附现象到根细胞膜外侧的亚甲基蓝阳离子,这部分亚甲基蓝阳离子可以和Ca~(2-)发生交换吸附;c、通过主动运输到根细胞内侧的亚甲基蓝阳离子,这部分亚甲基蓝阳离子已进入细胞内部,不可以和Ca~(2-)发生交换吸附。所以染色时间过长,在做下一步对比实验时,虽然溶液颜色变化明显,但根的颜色变化不明显。③用小烧杯来做对比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耕地数量变化与粮食安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甘肃省1978-2007年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30年来甘肃省的粮食基本供不足需,处于不安全状态.针对甘肃省耕地资源的现状和变化状况,提出应该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投入、开发荒地资源等对策措施提高粮食产量与单产水平,从而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1.
很多教辅书中关于“营养结构中因某种因素导致某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变化,从而引起其它种群数量变化”的总结中,归纳出了以下三点规律:规律一:在一条食物链中,某营养级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后,则后一营养级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与其相同,反之,前一营养级生物种群数量变化与其相反。规律二:在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群中,由于食物链中某一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另一种群的营养级连锁性发生变化的规律是:当a种群数量变化时,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降低,则b种群的数量增加,反之减少。规律三:在一个复杂的食物网中,当某种群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发生变化时,对…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吸附重金属离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佩林 《生物学教学》2003,28(12):1-3
本文综述了微生物吸附重金属的机理、影响微生物吸附的物理化学因素、微生物细胞的固定化和从生物量上回收被吸附的重金属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论述了目前微生物在吸附重金属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14.
杜翠华 《中学生物学》2011,27(10):51-53
在《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修订稿)》中,明确指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观察,探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而统计数据,建构数学模型,绘制变化曲线。如何使用血球计数板和进行菌体计数是该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建议教  相似文献   

15.
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是本实验的核心,把“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的变化”作为总课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确定相应的子课题,通过开题报告→实施实验→结题报告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利用市面中常见的杜鹃花修剪后的花茎,制备生物质吸附剂,进行吸附试验研究,并探讨碳化前后杜鹃花茎对废水中Cr6+的吸附成效。研究结果显示,碳化后的杜鹃花茎粉末比碳化前的杜鹃花茎粉末能吸附较多Cr6+。利用碳化前杜鹃花茎粉末吸附废水中Cr6+,能去除废水中56.25%Cr6+;而利用碳化后的杜鹃花茎粉末吸附废水中的Cr6+,能去除废水中57.03%Cr6+。  相似文献   

17.
中学各学科都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过程之一是:以学生主动提出的某个需要研究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以应用知识、技能、方法解决问题贯穿活动全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宗旨,以表达和交流研究成果和获得亲身体验结束活动。这里是我们以“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的交换吸附现象”实验为载体,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两个例子。  相似文献   

18.
《生物学教学》第10期上刊登的陈慧昭的“观察根的离子交换吸附现象实验用饮用水代替蒸馏水的研究”一文。这对于普通中学和农村中学(包括山区中学)确实能克服材料来源不足的困难。 但我们仔细想想,饮用水的确切标准是什么呢?山区的饮用水,有些是山泉水。农村的饮用水,有些是井水。城市的饮用水有些是经过软化的,也有些是来自本厂建设的水塔。水未经处理。这些饮用水与天然水有什么两样呢?它们的硬度一般都超过25°,即每升水含矿质元素250毫克。因此我认为以上的饮用水中同样含天然水所含的Ca~(2-)、Mg~(2 )、HCO_3~-、CO_3~(2-)、SO_4~2、和NO_3~-等离子,而这里的离子在做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实验中同样影响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9.
1979年,英国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专职教师增加了三千人,达到四十万五千人的高峰。但是,小学教师却减少了二千人。当年共关闭了一百零五所小学。 与小学相反,中学教师又增加了四千人,中学教师人数达二十三万一千人。中学在校生为三百八十七万二千人。小学在校生为四十五万八千人,比1978年减少十二万四千人。  相似文献   

20.
陆敏刚 《新高考》2008,(2):52-55
考点解读 本专题在2008年考试说明中属于B级要求,主要是结合种群数量变化情况进行考查,属于理解层次,但是作为新教材内容要特别重视与本专题有密切联系的人口问题,就人口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行命题,在近几年高考中年年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在考试说明中为C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