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一章总纲一、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教育活动。加强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措施。美育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审美素质,完善人们的心理结构。美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二、学校美育是全民美育系统工程的基础。学校美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有计划地向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和创造美教育的活动。学校美育的实施,必须遵循各育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原则,美育与德育、智育相结合,实施真善美教育,美育与体育相结合,实施健美教育,美育与劳动技术相结合,实施劳动创造美教育。各育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地实施,必将促进学生道德、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基础教育中审美教育的落后,影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重新界定美育概念,探讨美育与中学教学管理的关系,根据美育实施原则和中学美育现状,提出在中学教学管理中实施美育的对策,以达到提高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张西爱 《教学与管理》2007,(11):122-123
一、引言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行等符合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美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美育具有趣味性、感染性和多样性的特征。理想的完整的人生归根到底是人的培养或教育问题,也就是人的审美教育即美育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姚远 《考试周刊》2011,(38):146-147
体育具有丰富的审美教育功能,也是实现体育与美育结合的基础和前提。在体育教学中实现体育与美育结合必须遵循"以美育体"、"教师先导"原则,善于运用相关的美学原理指导教学,并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渗透美学教育。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美育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美育的性质、价值和实现手段值得重新审视。在大学教育中,美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美育是指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存在着各自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各学科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和当前教改的重要内容。狭义的美育仅指美育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解决好审美过程中的世界观、方法论问题,也就是解决审美观和审美能力的问题,为广义美育的实现服务。大学美育课应以艺术美和多媒体技术为其主要实现手段,艺术美和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将为大学美育课教育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6.
陈琳 《教育现代化》2005,(11):112-113
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一种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直觉、悟性和想象,进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扼要论述了美育的定义,简要阐明了高等职业学校美育的基本内容框架及其原由,从思想素质教育的角度提出了美育教学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强调高等职业学校美育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学科。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育中的审美人生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不少学校都很重视语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然而,就普遍情况而言,往往侧重于对学生审美兴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兴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它们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层面,但不是全部,如果仅以此作为对美育的诠释,无疑会把美育与学鉴赏混为一谈,使美育退化为另一种兴趣与能力的培养,从而削弱了美育的价值。从根本意义上讲,美育实质上是一种人生价值、人生取向的教育,即审美人生教育。席勒曾把美育的目标设定为培养“审美的人”,即通过美育,使人从感性必然与理性强迫的双重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由而自律的人。美育须与人生教育结合方能显示其深层意义。因此,我认为语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更应着眼于学生人生态度、人生理想、精神旨趣、完善人格的建树,以培养学生的审美人生观。  相似文献   

9.
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敦煌市山危职中祁彦云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是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知、鉴赏与创造能力的一种教育。其特点在于以情感活动为中介,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美育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具有鲜明、丰富的审美特质,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必要途径和有效途径。本文试根据美育的形象性、情感性原则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一、语文教学与语符意象思维“美育的以情动人,是通过审美形象为手段来实现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过:“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据统治的地位。”鲜明地强调了美育的形象件、接受美学认为:“作品与读者之间市美效应关系的建立,恰恰发生在审美对象、读者在自己头脑中构造的审美形象)这一层次上。”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也必须通过审美形象的手段来实现。如何将语言文字转化成审美形象呢?…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学化学教育中美育的主要内容入手,结合美育原则提出了化学教育中美育的基本要求,并探讨了化学教育中美育的基本途径,以期在化学教育中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的美育职能主要体现在主动按照大学生审美的原则建构服务体系,开展服务活动,提供审美内容,满足读者审美需求。图书馆美育职能实现的具体方法体现在通过优美的环境进行审美教育、提供美的精神食粮进行审美教育等。对图书馆学的美育职能及方法的研究,奇以揭示其基础理论与工作实践中的美学价值;同时,可以吸收关学及其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发展图书馆学。  相似文献   

13.
陆露 《家长》2023,(17):135-137
<正>随着新课标理念的提出与实施,增强学生审美意识备受重视。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加强建设精神文明教育课程,充分彰显学科的育人价值。美育对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文化素养等起到积极的作用。教师需将小学音乐教育与审美教育相结合,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其审美意识也能随之增强。为此,小学音乐教师需要积极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提高对美育的重视度,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音乐教育与美育结合策略,促使音乐教育与美育有效融合,进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4.
柴育柏 《考试周刊》2014,(19):52-53
美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而情感也是不能强制的,要靠美的自力魄力唤起,数学自力的魄力集中反映在:简单,统一,对称,奇异等审美原则。数学教学中,美育的途径主要是:从审美原则入手,即教师应把数学中审美原则尽可能体现到数学教学和教法中,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按数学方法论的思想挖掘其背后的思想和美学价值,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思维。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是通过寓理性于感性的教育方式,使受教育感受、发现和认识美的形式及本质,陶冶真善美合一及天人合一的情感、情操,发掘审美及塑造美的科研智慧和能力,追求和塑造美的生活及生命世界。艺术教育不能等同于审美教育,它只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美育途径是包括音乐、美术在内的学校的各科课程教学。美育须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有效学校美育途径的策略是:寻找美育与被拓展途径的内在联系;寻找美育途径拓展的切入点;启发教师拓展美育途径的意识;重视美育途径拓展的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对儿童美育教育,其目的是不断培养和提升儿童审美能力,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美育教育过程中提升想象力,培养儿童对相关事物的表述和加工能力。美育教育是在儿童画画、唱歌和游戏过程中对儿童渗透相关知识和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坚持自然性原则,充分发挥儿童主观能动性,还要坚持直观性原则,使儿童更加容易地接受审美现象,不断提高对儿童审美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声乐教学与美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美育要有意识地贯穿于所有的专业技能课程之中。在声乐教学中也要遵循音乐美学原则,努力将声乐技能课中的技巧与美育结合起来,包括有: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实践性和交流性等。使学生在良好的审美氛围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8.
美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懂得鉴赏美、欣赏美和发现美。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中,美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分支之一,在教育过程中也应遵循美育教育的原则,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审美活动,在无形中渗透美育理念,使学生自身在文化方面、身心方面以及心理人格等各个方面都得到沁润与感化。  相似文献   

19.
<正>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它能帮助学生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的活力。本节课运用数学学科中能体现的中华美育精神与带有民族审美特质的美育资源,推进数学与美育有机融合,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虽然数学没有提到善和美,  相似文献   

20.
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有着内在、必然的联系,应把美学的原则贯彻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在美育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并注意方式方法,采取科学化、系统化的方法,达到完美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