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人文课程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关键环节.其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纳入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导引,需要由核心课程与融入STS思想的相关课程组成,并需要相应的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2.
<正>当代教育呼唤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智慧问题,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情感问题。我校提出的"情智教育"办学理念正是为了使学生成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和谐统一的人。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创设"情智1+X"课堂教学模式,培养情智教师,塑造情感与智慧和谐  相似文献   

3.
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科学技术服务于人文教育的全新尝试.本文从理性精神、进取精神、协作精神、敬业精神等方面论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的实际状况,旨在说明"课程整合"对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的时代意义和重要作用,以期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引起重视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人文精神与教育是相互依存的,我国古代几千年的教育思想就体现了人文精神的特征.师范学校是培养国家教育人才的高等院校,在师范院校体育课程中人文精神的融入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从师范院校体育课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入手,对师范院校人文精神与体育课程的结合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职院应坚持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专业价值观和学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当代中国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并从怎样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教育,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统一地融入课程体系之中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功利主义指引着师范教育办学,实用化、"程式化"渗透在师范教育的学与教的活动中.人文精神的核心要义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精神价值.教育的原点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培育,在师范教育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有利于师范生更好地理解教育,促进其精神成长;也有利于其更好地理解人文教育的内容.在师范教育中彰显人文精神的途径是:在培养目标设定中凸显人文精神的核心地位,在课程设置中适应区分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确立"人文"导向的课程观.人文教育的重要方式是对话与熏陶,关键是践行与导行.  相似文献   

8.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本文介绍了在国家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中创新教育的实践。从改进教育教学思想入手,努力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成果去审视和组织教学内容,以人文精神作为科学精神的底蕴,以实践课程、研究性课程作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不断塑造学生的人文品格和创造性人格,“基地”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起到了示范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两翼.长期以来,高校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一直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由此而导致人才培养方面的缺陷.要改革现状,必须从教学入手,增加"中华民族精神概论"、"中国传统文学修养"两门主体课程,以构成文化素质与人文精神一体化教育.  相似文献   

10.
气象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恒德小学依托"气象科普创新实践园",构建体现时代特征和学生需求的"气象环保"课程体系.文中介绍了学校以德育为核心,强化防灾减灾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将气象科普与生命教育、学科教育相结合,通过优化课程学习场资源、课程的有效实施与推进、拓宽课程实施的空间和维度等做法,扎实、有效地落实气象科普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