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静 《世界教育信息》2013,(16):18-20,31
教育哲学是对教育深刻的反思,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方向。在我国,虽然教育与哲学的关系由来已久,但教育哲学仍是新兴学科,而美国教育哲学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较为成熟。文章通过对美国教育哲学萌芽、发展、现状的梳理分析,归纳了美国教育哲学的发展脉络,为我国教育哲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大学教育的文化功能在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其中哲学教育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贯穿在哲学教育的两大部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中。哲学教育是人文教育,根本目的在于培养自由而又全面发展的人。我们不仅要能够培养哲学人才,而且要能够以哲学培养人才。发展哲学教育必须遵循哲学教育的规律,提高哲学教育质量。哲学教育是培养理论思维的最重要的方式。在中华民族复兴走向世界前列之际,高度重视和发展现代哲学教育即理论思维教育,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3.
在演变历程上,澳大利亚教育哲学经历了哲学中的教育、教育中的哲学和独立的教育哲学学科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澳大利亚教育哲学的本土特色——澳方式,逐渐得以萌芽、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教育哲学学科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经历了引进、初创和成型三个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对教育哲学的存在根据、定义、作用、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学科体系、研究方法和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方向等进行了探索。回顾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哲学学科建设,可以发现当前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亟待解决五个问题:能否建立一门共认的教育哲学,教育哲学与哲学的关系,教育哲学在中国的生存基础,教育哲学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关系,中国教育哲学学派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教育哲学在现象学哲学的观照下,衍生出了现象学教育哲学。现象学教育哲学在教育、教育学、教育哲学层面对传统发起问难。现象学教育哲学给教育带来了新气象,同时也需要不断克服发展困境,真正引领教育走向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6.
分析教育哲学是芙国的官方教育哲学,与分析哲学在英国哲学界的主流地位相当,分析教育哲学一经形成便担当起领导英国教育哲学发展的重任.作为一种以研究方法见长的哲学范式,分析教育哲学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和悖论,它们共同构成了分析教育哲学前进的动力。在这一动力推动下,分析教育哲学在方向和立场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向着更县独立性和自主性的领域性教育哲学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分析教育哲学是英国的官方教育哲学,与分析哲学在英国哲学界的主流地位相当,分析教育哲学一经形成便担当起领导英国教育哲学发展的重任.作为一种以研究方法见长的哲学范式,分析教育哲学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和悖论,它们共同构成了分析教育哲学前进的动力.在这一动力推动下,分析教育哲学在方向和立场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向着更具独立性和自主性的领域性教育哲学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英国,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或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一般被认为起始于20世纪中期分析教育哲学的产生,国内对英国教育哲学的研究也都集中于分析教育哲学及其后的发展情况。本文着重梳理了威廉·K·弗兰肯纳(WilliamK.Frankena)所指出的分析教育哲学之前的规范教育哲学在英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以期对中国今天的教育学理论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哲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技术哲学已经成为新世纪教育技术学理论发展的重要生长点,而技术哲学的兴起为教育技术哲学的发展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分析了教育技术哲学的研究现状,在探讨技术哲学作为教育技术哲学理论基础的合理性的基础上,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构建了教育技术哲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同行对教育技术哲学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期前后,英国教育理论界分析教育哲学异军突起。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20世纪兴盛的分析哲学为分析教育哲学提供了方法论基础,没有分析哲学提供的逻辑实证主义和日常语言分析方法的帮助,分析教育哲学难以萌芽和迅速发展;其二,传统教育理论存在的明显不足为分析教育哲学的发展提供了间接的帮助,因为分析教育哲学是在批判传统教育理论的同时寻找到自身发展空间的。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哲学是学校文化最本质的概括,使命、核心价值观及愿景是它的三大命题。学校教育哲学是校本课程发展的灵魂,校本课程发展是学校教育哲学创建的关键。当前,校本课程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学校教育哲学缺失的现象。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校长对于正确处理学校教育哲学与校本课程发展的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学校教育哲学是学校文化最本质的概括,使命、核心价值观及愿景是它的三大命题。学校教育哲学是校本课程发展的灵魂,校本课程发展是学校教育哲学创建的关键。当前,校本课程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学校教育哲学缺失的现象。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校长对于正确处理学校教育哲学与校本课程发展的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教育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教育科学越发展,越需要建优建强教育哲学学科。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恢复和重建教育哲学学科。黄济先生是恢复和重建教育哲学学科的重要见证者、亲历者和建设者。他自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建设教育哲学学科的理论基础,认真思考和总结教育哲学学科的发展历史、建设经验,结合我国教育实践,主张要建立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和现代教育意识的教育哲学新体系。为此,他自觉谋划教育哲学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发展目标,推动教育哲学研究的理论创新;他主张面向教育实践开展教育哲学研究,推动教育哲学理论研究与指导教育实践变革的协同发展;他主张教育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创新,推动教育哲学研究工作和教育哲学学科的规范发展;他主张教育哲学研究要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资源,不断增强教育哲学研究的动力。这些工作的开展,深化了教育哲学理论研究,为新时代教育哲学学科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是黄济先生对教育哲学研究学术自觉的反映,体现着他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教育哲学学科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教育哲学即"哲学地思考"教育。"哲学的思考"包括哲学话语、哲学框架以及哲学思维等三种存在形态,基于哲学思维的教育哲学更富有现实意义。哲学思维至少包括"一分为二"的辩证逻辑、"刨根究底"的反思逻辑以及"正己守道"的规范逻辑等三个层面。教育哲学之于幼儿园教师的意义就在于从哲学、方法论层面为其专业发展提供指引。其中,辩证逻辑指导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活动;反思逻辑引领幼儿园教师的自主发展;规范逻辑调剂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生活。基于此,从教育哲学视角出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建构路径如下:朝向事物本身,辩证地看待保教活动;反思自我成长,增强专业发展自主性;为教育而活着,寻觅教育生活中趣味。  相似文献   

15.
教育技术哲学是目前教育技术学理论发展的重要生长点,技术哲学的兴起为教育技术哲学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通过探讨技术哲学作为教育技术哲学理论基础的合理性,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构建了教育技术哲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并对现阶段教育技术哲学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教育哲学的使命: 批判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方教育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规范教育哲学(normativephilosophyofeducation)到分析教育哲学到崇尚多元与差异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教育哲学的发展阶段,走过了百年的坎坷历程。〔1〕教育哲学在中国的发展,也...  相似文献   

17.
1919-1937年是民国教育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段。杜威访华促使民国教育学者开始重视教育哲学研究,起初主要是模仿和引介西方教育哲学,后来进入自创阶段,无论是引介还是自创,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这一时期围绕许崇清与姜琦之间的关于教育哲学编写体系和研究方法、邱椿发起的关于教育哲学讲授内容与讲授方法,以及吴俊升发起的关于中国教育哲学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的三次学术讨论,系统地探讨了教育哲学领域的一些重要议题,推动了民国教育哲学的快速发展,对当今教育哲学建设也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哲学的世纪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世纪的中国教育哲学 ,以学习杜威教育哲学思想为初始 ,后又有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 ,初步建立了教育哲学学科体系。新中国成立后 ,尤其是 2 0世纪80年代以来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教育哲学的学科体系更加完善和发展 ,在挖掘民族的教育哲学思想历史的同时 ,又关注西方教育哲学的发展。未来教育哲学的发展趋势是 :向具体研究领域深入 ;加强研究的国际化 ;进一步发挥教育哲学的批判功能和理想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美国教育哲学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美国教育哲学的发展对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产生过非常重要的影响.①然而,从现有的一些教育哲学著述来看,中国教育哲学家对于美国教育哲学的认识主要集中在80年代之前一些主要的教育哲学流派上,对一百多年来美国教育哲学发展的历史缺乏总体把握.因此,本文以20世纪美国教育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些标志性事件为线索,将其大致划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对每一发展阶段的过程和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便读者认识和理解20世纪美国教育哲学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下半叶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中断、重建和发展三个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研究者对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以及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探索。回顾20世纪下半叶中国教育哲学的学科建设,可以发现当前中国教育哲学发展亟待解决的四个问题:教育哲学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教育哲学学术品位的提升,教育哲学工作者国际视野的开阔以及中国教育哲学学派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