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豸 《少年文摘》2011,(6):70-75
我不希望才华横溢的她过得孤单,她也该在这美好的年华里拥有自己温暖的友谊。我想,最终她会明白的。(1)我一直都不明白,这世上怎么会有像张亚飞这样的女生。她那么聪明的脑袋瓜子,怎么说话时就不  相似文献   

2.
正有没有"深仇大恨"我不知道,但我和母亲确实五行相克,她怎么看我怎么不顺眼,我怎么看她怎么心有千千结。按常理,她该宝贝我才对。我是老幺,又是家里唯一的男孩,还是她费尽心思从庙里求来的,而且为了我,被罚得两袖清风、家徒四壁……但是,打我记事起,我就没有任何优越性可言。对我,她总是兴之  相似文献   

3.
针与花     
正女儿八岁,读小学三年级。我时常叨咕:她怎么一点儿也不像我,性子慢得出奇不说,而且还特别有阿Q精神。当然,其实她成绩不错,也算是个聪明可爱的小姑娘,可她说话慢,走路慢,吃饭慢,做什么都慢。因为她爸爸姓曾,所以我给她取了个外号:曾慢。每天晚饭时,是我和"曾慢"同学例行对话的时间。说是例行,其实完全是作为母亲的我急于知晓我的小宝贝儿今天过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通常,一拿起碗筷,我们的对话就开始了。今儿一早,小姑娘穿了她最喜欢的粉色套头衫,  相似文献   

4.
那天的菜很丰盛,又不逢年过节的,我觉得有点奇怪。父亲和母亲坐着,脸上有笑意,可是有点牵强,特别是母亲看我的眼神,依依不舍,这样子,只是在她出差时才有,我问她是不是要出差,她伸出手抚摸我的脑袋,让我吃饭,他们都小口小口地吃饭,不像我吃得很香,那时我还想着我参加作文比赛《我的父亲母亲》怎么写,谁知这是最后的晚餐。吃完饭,父亲说有一件事要对我说,他看了一眼母亲,母亲点点头。他说,他和母亲已经离婚了,早上办的手续,母亲把我揽在怀里,她搂着12岁的我的肩头,眼泪飞快地流了下来。父亲说,离婚是我们的事,你是我们的女儿,这个不会变。后来…  相似文献   

5.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娘家人叫她“老李家”,父亲叫她“孩的娘”,户口簿上写的是“李史氏”。母亲虽然没文化,却是我的第一个老师。她说话干净利落,形象生动,从不拖泥带水,而且有时很有文采。我小时候她常抱我去戏园子看梆子戏,戏剧人物就进入她的语言。她说某人脸红,就说“脸红得关公似的”;形容某人爱哭,就说“哭得像刘备似的”。我稍大一点,天凉了不肯加衣,她说:“穿上,寸草遮丈风。”那  相似文献   

6.
1.家里多了一个傻丫头那天,父亲把一个黑黑瘦瘦的女孩领到我面前,让我叫她姐。我看了看母亲,母亲点点头,我这才低声叫了她一声姐。女孩身上的衣服脏兮兮的,头发乱得像稻草,浑身都散发着一股难闻的味道。她用手摸我的脸,被我一下子打开了。我一点也不喜欢她,那么脏,还当我姐?  相似文献   

7.
我有一个妹妹,她只有5岁。有一天,阿姨带妹妹来我家,那天刚好我家买了七色冰淇淋。平时,阿姨怕妹妹着凉,从来不给她买冰淇淋吃,所以,这可是她第一次吃冰淇淋。我到厨房给她拿了一只彩虹冰淇淋,她高兴得像只小兔子似的又蹦又跳。我在客厅跟阿姨交谈了好一会儿,妹妹却一直躲在厨房不知道在干什么。好半天,她才回到客厅。我发现妹妹并没有吃冰淇淋,便问:“你的冰淇淋呢?”妹妹眨着水灵灵的眼睛,说:“我在凉着呢,冰淇淋太烫了!”说完,她一本正经地拉我到厨房。眼前的情景,让我忍不住皱起了眉。美味可口,像彩虹似的冰淇淋已经化成了黑黑的冰水。…  相似文献   

8.
洪玉 《现代家教》2003,(9):13-13
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写了篇作文给父亲看,想叫他帮助改改。父亲接过来一看,说:“不行,怎么写得这么别别扭扭的?我看你像你妈,作文很差。”原来父亲和母亲是高中同学,父亲自然知道母亲的底子:她外语很好,但作文较差。于是,他就在  相似文献   

9.
初夏的一天,坐在出租车里,交通台节目正说得热火朝天,男女主持人的声音甜甜的、嗲嗲的,我却很不习惯这种声音,就觉得像劣质冰淇淋,怎么听也不像普通话,而像港台的方言。我心里有一种  相似文献   

10.
母亲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妇女,识不了多少字,田里、家里的活儿,做得也很一般,但有一样很特别的,那就是对子女的期望总是很高。在她的眼里,自己的孩子理应是最出色的。读小学时,我就常常得双百分,每当我雀跃着拿着成绩单给母亲看时,她至多是扫上一眼,淡淡地一句:“知道了  相似文献   

11.
牵手     
放学铃响了,我这个饿死鬼端着碗冲下了楼。“你看,那是荣的母亲和荣。”不知谁冒出了这一句话,我向花池边一看,看到了荣正搂着她的母亲在哭,那双手却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荣的母亲用另一只手替荣擦去了眼泪,荣没有说话又搂着她的母亲哭了起来。荣的母亲不知对荣说了些什么,但那表情,那动作,那紧牵着的手,一切怎么都如此熟习,好像在哪儿见过,不,那不正是我和母亲曾经牵手的动作吗?我不禁一阵心酸,泪水流了出来,所有的食欲都不言而喻了。  相似文献   

12.
林美华 《家长》2008,(6):36-37
我是一个比较严厉的母亲,在女儿小时候跟小朋友闹矛盾时,我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她:"你怎么那么多毛病,就你小心眼儿。"久而久之,女儿越来越不敢说话,性情也越来越趋向于自卑、胆怯、懦弱,她不知道如何应变、怎么与同学相处。  相似文献   

13.
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着电脑. 有时母亲睡着,但更多的时候醒着.她醒着,除了偶尔起床到阳台上活动一下外,就只有睁着眼睛躺在床上.母亲大多数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有时候她也会试探地想跟我说话,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眼睛半寸也不离开屏幕地说:"你想点别的事不行?怎么总想自己的病?"每当这时,母亲就不再说话,但过一会儿,她又开始不自觉地说了.于是,又会惹出我的一顿埋怨.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事业     
母亲怎么看都不像一个事业型的知识女性,她是村里小学校一年级的老师,一刀剪的短发,斜开襟的褂子,一年四季脸上挂着内容不深刻的微笑,只有从那胖得  相似文献   

15.
我们家的电视从来就不是为我开的。在爸爸妈妈眼里,这个也不能看,那个也不能看。电视机的发明本来是件大好事,可是怎么好像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呢?您不信我的话吗?看看我记录下来的几段对话您就明白了。 一、不准看动画片 母亲:怎么又在看这种幼稚的东西? 我:这不是幼稚! 母亲:不是幼稚是什么?你看那个女的穿得像什么样子?笑起来像个疯子l 我:这是夸张、幽默的手法,好玩嘛,您怎么连这个也不懂? 母亲。好玩什么?又玩不出100分。考试如果考动画片,我绝不拦着你,可问题是考试会考动画片吗?三岁小孩看的东西,你一个中学…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母亲总骂我像块木头,因为我从小不太会说话。她教训我的时候,我总是以一副恶狠狠的表情和她对立,而我的哥哥和妹妹,都是能言善辩的。因此,三个孩子里,我一直觉得,她最不喜欢我。母亲是个极爱面子的女人,事事都很严谨。她也总喜欢以她的行为方式来要求我们,可我一点也不像她。我从小就傻乎乎的,什么也不知道争,与人交往,总是吃了亏还不觉得,做事又很随性,骨子里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母亲突发脑梗塞,经治疗虽无生命危险,却日渐糊涂。祸不单行,前年在一场交通事故中,我手腕粉碎性骨折,不得已将母亲送到老年公寓。一天,公寓的服务员指着我问母亲:“她是谁啊?”“是我妈。”母亲很清晰地回答。我听了一阵酸楚:母亲怎么糊涂成这样?可当时没有再细想。又过了几个月,母亲说话也不清楚了,此时,我的手腕也好些了,便赶紧把她接回家里。  相似文献   

18.
8月21日 明天又要去看心理医生. 我没有病. 说了也没人信. 我不抑郁,也根本没有什么超常的记忆力.我只是有一个孪生的妹妹.她在妈妈离开后就天天跟着我.她每天晚上都逼我听她说话.她说,那个左眉毛上有颗痣的男孩今天上午第二节课间冲我喊了三遍"乡巴佬";她说,父亲今天喝了五瓶酒,白眼球上全是红血丝;她说,今天中午那个丢东西的女孩在抓小偷时看了我一眼. 她说,母亲走的那天穿了一件红毛衣,第二颗扣子掉了. 我甩不掉她.她才有病. 我说了我有个烦人的妹妹. 别再说我是独女. 8月24日 医生说我是受了刺激.他让我每天放松点,别想那么多.试着忘了. 真有意思.难道是我非要记着?他怎么不找我那个妹妹好好谈谈,让她别跟我说话.  相似文献   

19.
生日卡片     
刚进入台北师范艺术科的那一年,我好想家,好想妈妈。
  虽然,母亲平日并不太和我说话,也不会对我有什么特别亲密的动作,虽然,我一直认为她并不怎么喜欢我,平日也常会故意惹她生气;可是,一个初次离家的14岁孩子,晚上躲在宿舍被窝里流泪的时候,呼唤的仍然是自己的母亲。
  所以,那年秋天,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我花了很多心思做了一张卡片送给她。在卡片上,我写了很多,也画了很多,我说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是荚里的豆子;我说我怎么想她,怎么爱她,怎么需要她。卡片送出去了以后,自己也忘了,每次回家仍然会觉得母亲偏心,仍然会和她顶嘴,惹她生气。  相似文献   

20.
生日卡片     
刚进入台北师范艺术科的那一年,我好想家,好想妈妈。虽然,母亲平日并不太和我说话,也不会对我有些什么特别亲密的动作;虽然,我一直认为她并不怎么喜欢我,平日也常会故意惹她生气。可是,一个14岁的初次离家的孩子,晚上躲在宿舍被窝里流泪的时候,呼唤的仍然是自己的母亲。所以,那年秋天,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我特别花了很多心思做了一张卡片给她。在卡片上,我写了很多,也画了很多,我说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豆荚里的豆子;我说我怎么想她,怎么爱她,怎么需要她。卡片送出去了以后,自己也忘了,每次回家仍然会觉得母亲偏心,仍然会和她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