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促进整个欧盟的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建立起欧盟内部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欧盟多年来都在积极地开展质量评估工作。本文介绍了欧盟主要国家在质量评估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他们在质量评估方面的标准、规范、措施和运作程序都值得我国高校认真借鉴和参考,以便不断完善我国高校的以评估为导向的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光明日报驻布鲁塞尔记者李力在2006年5月13日《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呼吁成员国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增强各国高校在教育、科研和创新等领域的自主权和责任感,从增加资金投入、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学历认证体系、密切学术界和企业界联系等9个方面,实现欧盟高等教育体制的现代化改革。欧盟委员会认为,欧盟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存在7大弊端:一、各成员国高等教育体制相互割裂,缺乏有效沟通。二、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管得过多过细,限制了高校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进行教学和科研改革的自主权。三、欧洲综合性大学缺乏开放性,不利…  相似文献   

3.
英国脱欧这一国际关系重大事件将会深刻影响英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英国的高等教育享誉世界,在国际教育界具有重要地位,脱欧会直接影响在英国高校就职的欧盟教职工的职业生涯、外国留学生以及学生就业、高校的科学研究,甚至对英国海外领土所属高校也会造成冲击。为此,英国政府应当及早采取妥善的应对措施,如继续保持开放、处理好移民与人才引进的矛盾、通过谈判确保继续参与欧盟相关研究计划等。  相似文献   

4.
正据世界大学新闻网2014年2月28日报道,北非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欧洲的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以及中东的黎巴嫩等国参与了欧盟为期三年的田普斯(TEMPUS)计划。该项计划旨在提高地中海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欧盟为该项目注资140万欧元,用于提升地中海南部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加强高等教育的就业指向性。除此之外,TEMPUS计划也将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HEFCE)公布题为《英格兰高等教育的国际需求:英格兰高教国际生源分析》的报告。报告指出,在国际教育需求持续增长的大环境下,英格兰高校的国际学生(含欧盟其他成员国的学生,英国教育统计习惯将其他欧盟国家学生与非欧盟国际学生分开计算)人数29年来首次下降,这是对英国大学和政府提出的挑战。数据表明,英格兰高校国际学生人数从  相似文献   

6.
欧盟自从成立以来,经过六次扩充,截至2005年,成员国已经发展到27个,人口近5亿。欧盟教育资源丰富,高等教育发达,有各类高校4000多所,占世界高校总数的23.5名;虽然高校在校生绝对人数只有约2000万,但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2%,位居世界前列。2008年4月,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欧盟各国、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欧美国家普遍采用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以政府主导为主要特征的"法国模式"和以高校内部学术共同体评价为核心的"英国模式"。在分析美国教育质量评估经验的基础上指出,高校自我评估是最理想的质量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2005年、2007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两次派出考察团,先后赴德国、瑞士、瑞典、芬兰、丹麦考察访问.通过这两次对欧盟五国的访问和考察,我们深入了解了欧盟主要成员国执行"博洛尼亚进程",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新举措.  相似文献   

9.
从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经验来看,建立知识社会必须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区域、国家和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支柱作用。高校不仅是科研——产业——政府构成机制中最富有魔力的知识创造者,而且是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人才的加工厂。对正在努力实现新跨越的河南而言,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对实现以创新  相似文献   

10.
合作与引领发展:"长三角"高等教育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地区具备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资源条件优势,其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借鉴欧盟博洛尼亚进程的成功经验,建立"长三角高等教育合作区",以根本打破高等教育体制的区域壁垒,有效整合高等教育资源,加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引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关于当前长三角高等教育势在必行的合作行动,选择路径有:推行长三角高校联考招生制度以推动素质教育;形成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提升精英教育和科技创新的水平; 出台高等教育政策,缩小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差距;尽快化解高校债务风险,建立无债务长三角高等教育区.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背景下的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全球化背景下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产生背景和具体内容,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特点、新发展及其对欧盟高等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入21世纪的新特点,并阐释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欧盟国家在学生流动方面的具体政策和策略。鉴于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的特殊意义,通过辨析欧盟在高等教育领域所面临的竞争压力等因素,着重分析了影响欧盟国家在学生流动方面国家政策产生变化的内在原因和外在趋势,并以英国为例,介绍了英国政府在促进国际学生流动方面所采取的具体行动方案及其目的和面临的挑战,指出,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欧盟高校学生间的流动会促进多数欧盟国家在教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共同发展,但由此也可能引发诸多亟待深入研究并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末以来,国际化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发展迅速,建设一个开放、统一的高等教育区成为拉美与欧盟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重要目标。在"拉美—欧盟"高等教育区的建设过程中,拉美国家在教育项目与合作、跨地区的人才流动、国际化的教学模式、科研和学术活动的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推动了拉美高等教育体系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末以来,国际化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发展迅速,建设一个开放、统一的高等教育区成为拉美与欧盟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重要目标。在"拉美—欧盟"高等教育区的建设过程中,拉美国家在教育项目与合作、跨地区的人才流动、国际化的教学模式、科研和学术活动的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推动了拉美高等教育体系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对外援助是欧盟建构与东盟双边关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教育援助成为深化欧盟—东盟人文交流的重要手段。为拓展欧盟与东盟之间的合作关系、提升东盟高等教育质量与流动性,欧盟积极开展对东盟的高等教育援助。2015年,欧盟启动“欧盟对东盟高等教育支持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欧盟—东盟高等教育政策对话,推动东盟资格框架实施,推进东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促进东盟高校学生国际流动。欧盟对东盟的高等教育援助呈现出四大特征:尊重受援方的主体地位,关注受援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强调高等教育援助的国别差异性,注重通过援助促进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如何更好地化解区域教育治理理念上的分歧,探寻双方共同利益的增长点,提升教育援助与受援方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并以此为纽带促进务实性教育交流合作,这是欧盟对东盟高等教育援助持续发展的新路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伊拉斯谟项目"和"伊拉斯谟世界项目"的梳理,分析了欧盟从设立"伊拉斯谟项目"到启动"伊拉斯谟世界项目"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跨越式发展,总结出欧盟高等教育在项目设计和实施中所体现出的国际化发展的特点,包括目标的国际化发展、项目内容的国际化发展、视野的国际化发展、参与范围的国际化发展、影响的国际化发展等,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后全球化时代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效应带来了欧洲分裂的困境,使欧盟维护欧洲区域稳定、巩固全球竞争力的需求变得空前迫切。进入后疫情时代,为应对上述困境与需求,欧盟颁布《欧洲大学战略》,着手为欧洲高等教育的转型规划全新图景。该战略将高等教育视为欧洲经济复苏源泉、绿色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参与者、欧洲生活方式的灯塔以及欧洲全球角色与领导力的驱动者。基于此,欧盟将着力点放在搭建欧洲区域内的跨国合作新框架、扩大高校参与绿色和数字化转型的广度与深度、以欧洲区域合作带动全球合作发展以及加快高等教育治理结构的调整与创新上。  相似文献   

18.
当前加强跨界合作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驱动力,欧盟国家在此方面具有良好的典范作用。在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影响下,现代学徒制、伊拉斯谟流动项目和玛丽居里行动计划等成为联合培养人才的关键机制。欧洲复合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具有导向性、配套性、流动性和跨界性等特征,为应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中的问题明确了方向。我国在复合型人才联合培养过程中应重点设计激励制度、完善校企合作以及创建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9.
《欧洲高等教育体系现代化议程》充分体现了欧盟关注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体现了欧盟高教改革新战略经济思维至上的理念。其最终目标是提高欧洲高等教育毕业生的质量和数量,最大限度地发挥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关键作用,以帮助欧洲走出当前的欧债危机和经济困境,应对欧盟经济的未来挑战。  相似文献   

20.
U-Map是由欧盟资助开发的高等教育分类项目,其目标是在欧洲区域建立一套具有权威性的高等教育分类标准与体系。该项目经过设计与论证,已确立了包括6个分类维度和23个关键指标的分类体系,目前进入到实践推广阶段。U-Map在开发过程中确立的以分类来促进高等教育机构多样化发展的分类理念、多维度的分类视角、多元利益群体参与的分类路线、面向用户的网络使用系统与技术等,都为我国的高校分类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可借鉴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