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会承担     
这是一个15岁中国留美交换生的生活随笔.讲述了他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他独特的人生体验,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维、生活方式。也许我们不会出国学习,但是透过美国留学的种种.我们应该得到一些启示,关于学习。更关于人生。  相似文献   

2.
misia  During 《音乐世界》2007,(14):36-39
去年10月,一场意外的新闻发布会,冲击了日本娱乐圈。人气鼎盛的赤西仁竟然要停止艺人活动,前往美国留学,一时哗然,猜疑四起。直到今年4月,经历了留学生活的快乐与艰辛,赤西仁终于回来了,回到了他想念的舞台,回到了KAT-TUN,也打破了众多不利于他的传闻。其实,无论时间和距离有多长多远,赤西仁都从未离开,在喜欢他的人心里,他一直都在。  相似文献   

3.
<正>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早年留学美国,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学生。但他从美国留学回来,并没有照搬杜威的一套,而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依据教育自身的规律,创造了具有中国特点的教育理论。他把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教育基本理论,“翻了半个筋斗”,提出“生活即教育”、  相似文献   

4.
《留学生》2006,(Z1)
本文作者毕胜福是大连48中学教师。他儿子1999年于清华大学毕业后,考取美国全额奖学金,去美国留学数年。作者与妻子曾两次去美国探亲旅行,去过美国的十个州,去过纽约、华盛顿D.C.、波士顿等十几座城市,去过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十所大学旅行、参观、考察。在美国一年半的生活、旅行期间,作者刻意了解了美国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旅游景点的风情风光。美国人民的社会生活等,广泛接触了许多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和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和喜怒哀乐。作者把在美国探亲旅行期间的所见所闻,还有他儿子的学习成长经历,从一个留学生家长的视角,用日记的形式写出了系列文章,读后感觉十分亲切。  相似文献   

5.
涂翠珊 《留学生》2011,(3):62-62
最近.美国国际作家书局隆重推出中国留学生姜晓航《布朗中国留学生手记》一书。这部25万字的著作完整的记录了作者在美国高中和“常春藤盟校”布朗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反映了一个新一代中国留学生留学美国.发奋学习、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6.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谈到他从中国到美国留学时说:在中国学了推演法,就是学了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等,然后用这些定律解题,从一般到特殊;在美国学习了归纳法,就是从实验总结规律,从特殊到一般.杨振宁教授的这番话,告诉我们中美学习物理的方法之  相似文献   

7.
石教旺 《文教资料》2013,(23):94-95
文章采取个案研究,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来华留学生的留学目的及其收获.调查发现,留学生的留学目的主要为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并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准备;他们对所在学校的教育环境总体看法一般;同时,他们对留学环境的评价与其学习收获的评价存在正相关.为了促进留学教育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留学生接收学校应该加强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帮助他们学有所成,愉快地度过在华的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13,(25)
1935年,钱学森赴美留学.到美国后,他先在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一年后,获得了航空机械工程的硕士学位.毕业后,钱学森想到飞机制造厂工作,学习制造技术,但当时,美国航空工厂不欢迎中国人.于是,他转而研究航空工程理论,来到世界上第一个航空系的诞生地——加州理工学院.  相似文献   

9.
<正>纪录片《世界的孩子:我在美国读高中》再现了中国孩子在美国高中留学的方方面面,而贯穿其中的记录者或者可以称为探索者的,是“樊登读书”的创始人樊登。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思维、语言和行动与来自美国各类高。中的学生、老师、校长深入交流,也接触了陪读家长、名校招生官等不同群体,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融入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与此同时结合相关维度的数据,呈现出了美国高中教育及留美生活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清晨 《教育与职业》2006,(25):90-91
在泰国的这几天.采访到留学曼谷的浙江男孩刘旭,是一件值得我庆幸的事情。经过他的允许.我走进了他的留学生活.记录了留学泰国的中国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状态。他和伙伴们的热情也让我了解到了泰国的教育理念并且顺利的完成了我的采访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一、为什么去美国留学? 在确定留学目的地时,你也许会再三斟酌。对于为什么选择到美国留学,可以给出这样的答案:在美国学习的留学生可以接受到世界最好的教育;在美国提高英语水平便可以很快在事业上走入正规,还有机会与世界顶级的专业人士一起工作;总之,美国有许多世界著名院校,适合生活的城市,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艺术、政治、体育活动和多元文化。在这里,留学生的目标是统一的,那就是完成梦想并享受快乐。  相似文献   

12.
好久没联系的朋友纯子前不久兴奋地打电话告诉我,她刚刚以优异的GRE成绩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奖学金,且已办妥签证,不日将开始她的赴美留学生涯。在她踌躇满志地编织着异国情调的瑰丽生活的时候,也不时地流露出对美国生活的一片茫然。她想通过我得知一些美国的生活学习情况,于是,我便邀约了在美国已留学两年且刚刚回国的祝先生。  相似文献   

13.
对于"再学工农兵"问题,网上的言论褒贬不一,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到生活中去学习都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他也身体力行地推行过他的教育理论.如他从美国留学归来,就脱下身上的西服,和学生们一起到田地里去劳作.另外,他还大力倡导"南泥湾精神".他甚至教导学生们说:"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相似文献   

14.
留学生活充满着迷人的浪漫气息, 尤其海外学子的频频佳音更激起了无数人的梦想,于是,一些有远见的家长纷纷把子女送到发达国家的名牌学校深造, 这似乎已经成了当今社会的求学潮流。那么,充满神秘色彩和强烈诱惑的留学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这里让我们走近一位曾在澳洲留学的中学生Rain,听他讲述他在澳洲的学习生活吧。  相似文献   

15.
去年暑假,我有幸申请到横滨市政府给予的去美国短期留学的奖学金。8月初,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到了美国加州,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开始学习环境经济学,在此之间我结识了几位中国留学生,他们给予了我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很多帮助。结束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夏季短期留学之后,我不仅旅历了西海岸的城市,而且还跑遍了美国东  相似文献   

16.
正"外来户"获奖学金赴美1947年11月,夏志清离开上海,前往美国留学,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人的命运总是变化莫测,他离开的时候,可能不会想到,学习英美文学的他日后会留在美国教授中国文学。实际上,他能够赴美留学,本身也是带有某种偶然性的。夏志清1942年从上海沪江大  相似文献   

17.
接收国际学生留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内容之一.21世纪高等教育高度发达的美国在吸引国际学生留学方面呈现出一些新趋势和新动向:国际学生人数从缓慢下降到迅速增长;国际学生来源国此消彼长,亚洲新兴经济体成为主体;国际学生学习专业顺应时代潮流,外语学习恢复增长;国际学生学习机构选择趋向稳定,实力与规模存在矛盾;国际学生学费来源比例基本稳定,资助理念发生变化.面临新世纪的挑战,美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被视为国家战略,大力推进国际学生赴美留学成为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闻一多诗论     
闻一多的诗歌创作经历了三个时期:一、1922年7月留学美国之前在清华学校读书期间的诗歌创作;二、1922年7月至1925年5月在美国留学期间的诗歌创作;三、1925年5月从美国留学归国后的诗歌创作。闻一多的第一首白话新诗《西岸》发表于1920年7月,自那时起直至1922年3月留学美国时的诗歌创作多数收入诗集《红烛》之中,还有少部分保存在他当时抄存的《真我集》中。这是闻一多第一个时期的诗歌创作。闻一多这个时期的诗歌,在内容上非常广泛,其中有各种生活实感的抒写(如《雨夜》、《雪》、《黄昏》、《春  相似文献   

19.
张云 《留学生》2009,(1):24-27
他是改革开放之后最早走出国门的留学生之一,1986年,谭盾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远赴美国留学,跟随大卫·多夫斯基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留学生活让这个来自湖南乡村的毛头小子,最终凭借着他对东西方文化的独特感受,获得了世界性的尊敬和荣誉。对于谭盾来说,留学生活就像是一场大风,这场大风,让他这只雏鹰得以展翅翱翔。  相似文献   

20.
提起“游学”,我想起一个好友——中年大叔张老师.张老师讲一口流利英语,每当有人问起他学习英语的窍门时,他经常说:“跟美国人一起玩.”张老师是个超级爱玩的人,而“玩”也成就了他的语言学习. 张老师留学美国时,开始他也听不太懂美国人说话,但他摸索出一个诀窍,乘坐灰狗大巴(美国跨城市的长途商营巴士,客运于美国与加拿大之间)游历美国各地与美国人聊天,他的英语口语水平是突飞猛进,而且能够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