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孔子十分重视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成为他理想的人才-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孔子主张“举贤才”,注重“君子”道德方面的修养;他扩大了学习的目的,更注重学生的人格修养,要求学生做“君子儒”。孔子重视的教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而以前为重心,“仁”与“礼”的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孔子主张通过“六艺之”的学习,传递修已治人之道,孔子的教育思想为我们实现“教育人”的教学目标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是一部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史。中国封建伦理道德的奠基人孔子以“人”为中心形成了他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孔子道德教育思想是他丰富的教育思想中最闪光的部分。而其道德理想又是他道德教育思想的支柱,乃至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出发,从考察孔子生活时代的社会历史背景入手,通过对其人性论及他所提出的道德规范的剖析,以求揭示其道德理想及其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含与核心。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在“仁”,同时也是孔子道德理想的内含所在。最后,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并联系现实以求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书院作为我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特殊教育组织形式,其以儒家经传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可以概括为道德教育类、文学类、历史类和自然科学类,具有典型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真善合一特征,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对当今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早在夏商时代就已经有了“礼、乐、射、御、书、数”这样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但是,由于历代统治阶级的需要和提倡,数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形成的只是以儒家“礼、乐”为主要特征的人文教育。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古代的文史典籍浩如烟海,人文...  相似文献   

5.
刘晶 《文教资料》2009,(16):114-116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教育的两翼,二者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然而,中国近代教育一直存在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割裂的局面,带来了极大的弊端。梁漱溟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割裂现象进行了审视与批判,并将这一现象回归到对人的关怀之中,以东西文化的“比较”与教育模式“重建”为前提,寻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共生,不仅关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外在形式,更显深入个体的内在精神层面,强调德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意义集中体现在目的的“为善性”、过程的“主体性”、方法的“道德性”等方面。这是一项被称为“教育”的活动的根本规定性。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价值教育、科学教育以及人文教育在教育的目的和过程上是高度一致的,由此而创建的各种教育学派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对教育进行考察,既凸显了教育的意义,又紧密结合教育实践,是对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7.
在古代,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并没有明显的分立。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和西方古代教育中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学)中都包含了人文和科学的内容,只是到了近代,学科划分越来越细,才形成了隔行如隔山的状况。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的分立今天尤为明显,并突出表现为人文教育在科技教育的挤压下日益被忽视。人文教育被忽视,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不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不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复归其在教育体系中的应有位置。一、加强…  相似文献   

8.
孔子开自由讲学之风气,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较系统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以平民为主要对象,开民族教育传统之先端,其教育目标在于弘扬“仁义之道”,因而侧重于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这些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也应看到其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脱节,造成道德教育论于虚阔、伪善等弊端,因而当今实施教育时,应将传统教育与现代科学知识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纵观几千年的教育发展史,其经历了从综合到分化的过程。最早的教育源于综合性的教育,如孔子的六艺“礼、乐、书、数、射、御”,既有德的方面,也有智和体的方面,既有科学教育,也有人文教育,是融合在一起,浑然一体的。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知识的教育从整个教育中分离出来,并在20世纪以后成为教育的主流。人文教育被忽视,重视成才,忽视成人,弊端日益显现,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高等职业学校作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应积极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是一种教育思…  相似文献   

10.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 :“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 ,要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 ,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 ,这是学校教育的根本鹄的。道德教育涉及教育对象的认知、情感、意志、行动各个层面 ;培养方式与途径可以灵活多样 ,属多端性的教育。我认为历史教学在公民道德教育中 ,有着其它各种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试就历史教学与公民道德教育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第一 ,从“治史”价值的角度提高认识 ,明确当前的公民道德教育与中小学历史…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对人文教育的关注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关系的探讨,始终是教育理论界的热点。进入 90年代以后,人文教育并未摆脱其旁落的地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依然处于相互分割甚至相互排斥的状态。这一矛盾在学校教育中的突出表现是“重理工轻人文”、“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轻教养”。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物理教育也别无选择地卷入这一矛盾的旋涡。本文拟从社会发展观的转变对中学物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谈一管之见,与同行商榷。   一、传统的工业社会发展观导致对科学教育的极力推崇和对人文教…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动荡不安使统治者无力顾及教育,孔子注重实践的教育思想,孔子培养推行“仁教”的治国人才的教育目的,是形成孔子无试教育的三个原因。文、行、忠、信等内在涵养性素质的培养和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外现才能性素质的培养,构成孔子素质教育因素的主要内容。兼顾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这“四科”之能与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之能说明孔子对才能结构的设计是较为科学的。重视实践,以济世用;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注重启发,循循善诱,是孔子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的要求,也是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历史的回归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是结合的。公元前6~4世纪的希腊,教育被称为“缪斯教育”。缓斯是希腊神话中兼司艺术与科学之神,“缪斯教育”也就是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统称。可见那时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是同时进行的,是结合的。中国古时周代的教育就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简称“六艺”。欧洲中世纪早期的大学,设立一般的文化课程,包括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音…  相似文献   

14.
王次年 《职业技术》2006,(24):52-52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多种教育思潮中主要存在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两大思潮。前者以掌握自然规律、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向人们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而人文教育是通过人格教育、道德教育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宗旨的教育。两者的根  相似文献   

15.
一、历史回眸: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人文教育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人们称当时的教育为“liberal education”,意即:“博雅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养自我完善的人,强调教育为人未来的精神生活作准备。这种教育观念深受古希腊哲学家的理论影响,尤其是亚里士多德重视理智享受轻视职业培训、重视文科活动忽视实际工作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作为领导干部,是否能真正理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一口号并付诸于行动之中,关键在于对教育的功能是否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因此,结合建设现代化的实际,对教育功能进行分析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一、教育的政治功能:为统治阶级培养兴邦济世人才 自古以来,教育首先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为统治阶级培养兴邦济世人才。在封建社会,我国的教育较为发达,春秋末年出现的大教育家孔子,他的教育思想也是较为完备的,极富代表性。孔子教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相传孔子  相似文献   

17.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理论对当今教育仍具有深远影响。孔子很重视“乐”的教育作用。孔子所倡导的乐教,对普及教育、丰富人民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强调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反对为“艺术的艺术”,这种观点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但是,他主张“乐”为封建礼教、传统保守主义服务,暴露了其历史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我们古老中华的历史长河中,音乐的教育功能很早就被人们所认识。孔子有句名言:“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他对音乐的教育功能的认识是比较深的,因而在他开设的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学科中。把音乐列为第二位。苟子也曾说过:“乐者,治人之胜也”。在苟予看来,音乐可以使人“耳聪目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一种传授人的经验知识、改善人的生存手段、提高人的生存质量、明确人的生存目的的自我活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教育都有科学、社会和人文三种知识学科门类,但由于强调的重点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特色,如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强调的是道德和审美,以人文教育为主,而对科学教育不够重视.西方现代教育则以科学教育为主,导致道德教育衰落.现代中国的教育理应本着人学生存论的理念,做到西方教育模式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互补.  相似文献   

20.
曾琦云 《学子》2004,(12):40-41
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具备了最优秀的教育家素质,一切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在他那里得到了完美的表现。历史进入了21世纪,但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仍有许多学习、启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