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周玉川 《青苹果(高中版)》2013,(1):42-43
1947年5月17日,爱德华·琴纳出生于英国的格洛斯特,他的父亲是一位牧师。琴纳长大以后,立志学医。于是,他13岁那年,父亲就把他送到留德洛夫医师那里当学生。琴纳勤奋地学习工作着,几年后,他获得了医学士的称号,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并开设了一家医院。当时天花是人类疾病中最可怕的一种。天花患者的死亡率达百分之十,而幸存者也大都变成了麻子,对于天花,人们谈虎色变。为了战胜可怕的天花,琴纳经常冥思苦想,以致常常夜不能寐。偶然之中琴纳注意到, 相似文献
5.
刘连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6):86+88
马奈作为法国印象主义绘画的先导,其创作观有着与同时代明显的不同,他作品的含义对于现代文化有着先知式的指向意义。虽然他的生存空间与当代已相去甚远,但读懂并理解马奈的价值所在,从他的精神家园里找到现代人自我的定位,依然具有启示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斐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1):144-153
爱德华·P·汤普森与佩里·安德森之争是二战后西方左翼的重要理论争鸣,他们的论战对于在资本高速发展的时代探索社会主义发展新路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革命道路方面,双方表现出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之分:汤普森主张社会主义革命应当立足于民族实际,走具有本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安德森主张扬弃本土民族文化的局限性,走国际主义的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西方马克思主义"逻辑终结之后的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国内学界对这一思潮还存在一些界划分歧和边界争议,不过,这些分歧和争议正表征着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在"后现代"语境下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马奈及印象主义绘画的评价 ,过去国内外曾有许多争议 ,文章着重阐述马奈和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成就 ,并提出一些探讨性的见解 ,希望有助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从马奈1860-1870年的绘画中可以看出,马奈在坚持自身的创作理念的同时,又希望得到沙龙以及公众的肯定与赏识,由此带来绘画观念与态度之间的矛盾以及创作手法的暧昧不明.因此,对于马奈的绘画定位就应该包括两方面的综合考量:既要肯定马奈绘画的进步与创新,又要考虑其妥协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高校艺术素质教育课程中名画赏析类课程设计应选择那些在艺术史上有代表性并具启迪意义的作品,围绕每一幅作品特定的话题,向学生介绍作品在题材、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征,并进一步强调其在所处画派和历史阶段的地位。作者以马奈《草地上的午餐》为例,从时代背景、母题、尺寸、透视、比例和透视、光线和笔触等方面入手,阐述艺术赏析课程设计的心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