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言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世人皆持偏见,以为那是种苦行僧似的修行,《牡丹亭》春香和陈最良的对话似是很好的明证。在劝丽娘好好读书时,陈最良说:"古人读书,有囊萤的,趁月亮的。"春香反驳道说:"待映月,耀蟾蜍眼花;待嚢萤,把虫蚁活支煞。"陈最良又说:"悬梁刺股呢?"春香又反驳道:"比似你悬了梁,损头发,刺了股,添疤痆,有甚光华。"而谈到古代学人,就感觉个个如范  相似文献   

2.
<闺塾>这出戏描写了小姐杜丽娘、侍女春香初次在闺塾听塾师陈最良讲课的情景.汤显祖以其生花妙笔,塑造了这三个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相对于光彩照人的杜丽娘、率直泼辣的春香而言,陈最良只是配角.教参中对其做了如下论断:"一个十足迂腐的道学先生","严格遵守封建教义","逢迎家主","有一定的虚伪性".这些话语将陈最良定格为一个活脱脱的"反面人物".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根据文本,一一细说.……  相似文献   

3.
一、批注中的新课标 古人读书重诵读,也重圈点批注,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实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宝贵的经验.相对于阅读课教师表演自我的满堂讲,相对于阅读课预习提示先人为主的盲目跟,相对于阅读课媒体课件的精彩演,<学生批注一<失街亭>的一种教学方法>给人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觉.把阅读的权利和自由交给学生,把阅读的方法和途径交给学生,这就是观念的转变,所以说"观念一变天地新".这是李军伟老师的觉醒,绝非他所说的"突发奇想".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二第四册课本节选了《牡丹亭》中的《闺塾》一出戏,这出戏又称“春香闹学”。笔者以为,只要抓住一“闹”字,把“闹”字想清想透,教起来便举重若轻,水到渠成,学生也学得扎实、轻松。一、由《还珠格格》引出“闹”字。“小燕子”与春香有许多相似之处,“小燕子”与春香的  相似文献   

5.
《春香闹学》这出小戏,在解放前一直活跃在舞台上.它是明代戏曲大师汤显祖创作的名剧《牡丹亭还魂记》中的第七出,原出名称为《闺塾》.顾名思义,就是延师在家庭教授闺阁小姐读书、写字,通常叫做“私塾”、“学馆”或“家馆”.这出小戏,共有三个人物:小姐杜丽娘、婢女春香和塾师陈最良.剧写迂腐学究陈最良,应杜丽娘之父、南安太守杜宝之聘,来杜府教学.一日.春香随丽娘伴读,二人未准时到馆,陈对之严加斥责,并命春香背书,春香不能背,反与陈玩闹.陈不用爱情观点讲解《诗经》中的《关睢》篇,却大肆宣扬封建礼教,妄想将丽娘塑造成封建闺范的淑女,却被活泼  相似文献   

6.
读<季羡林人生漫笔>(以下简称<人生漫笔>),掩书而思,脑海中浮现四个大字:开慧"辞典".这部书对人生所能遇到的事业、情感、学术、命运、读书、研究等诸方面的重大问题,都能给以深刻的启迪,称其为开慧"辞典",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7.
各种版本的教材中,大多数认为<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继承文化遗产的一篇文章".这一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也有根据.由唐弢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认为:"在<拿来主义>里鲁迅又从批判与继承的关系作了进一步发挥.他把遗产比作一所祖传的大宅子,认为重要的首先是把它‘拿来'!"结合当时社会历史现状,纵观全文内容和结构,<拿来主义>中的"拿来",当指"融合新机",以"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即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而不是"继承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一、文本解读中存在的问题 1.文本解读的概念化、教条化 许多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方式建立了一套强大的解释体系,它刻板、教条、贫乏,把学生与文本的联系隔开,乃至取代了文本.读到<我的叔叔于勒>就想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读到<木兰诗>大抵就是"欣赏花木兰英勇善战的这一女英雄形象";读到<变色龙>就要通过赏读其"变"与"不变",感受并批判他的"见风使舵".如此这般,解读文本形同贴标签.  相似文献   

9.
八六 成德字容若.或谓"容若"二字源自佛典,似未确.按:容若,清人每记作"颙若",今人亦偶有称成德为"纳兰颙若"者(如周汝昌<献芹集>).容若,实同颙若.容、颙古音本同,颙通容,亦非罕见.清初大儒李颙,又称李容,乃著例.<易·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颙若辞出此.颙,马融训"敬",孔颖达训"严正",皆企仰敬慕义.若,虚辞,犹"然".孔氏<正义>:"观者,王者道德之事."又曰:"下观而化,皆孚信,容貌俨然也".成德取字,正与此合.颙若或作"颙然","苍生颙然,莫不欣戴",见<文选>.  相似文献   

10.
可怕的早熟     
据媒体报道,南京一笔名叫做普绪客的16岁女中学生,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创作了、<所谓虚幻>、<最终幻想>、<茕>、<灰飞烟灭>等10多部中篇小说.这些小说的内容涉及"三角恋"、"乱伦"、"同性恋"、"性虐待"、"吸毒",有的甚至是赤裸裸的性描写.普绪客称自己是个"早熟的女孩".令普绪客兴奋的是,她的手写稿在同学中广为流传,许多同学为了能看上她的小说而早早排队预约."一些看她小说的同学,都为她在其中淋漓地表达出对婚姻、人生、社会的成熟看法表示敬佩".而且,许多同学能将普绪客小说中的话大段大段地背下来.  相似文献   

11.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一生之"实录"(萧统<陶渊明传>),然而又是文字极为简约的"实录".<五柳先生传>的内容要点可以归结为读书、饮酒、贫困三个方面.本文就此提供翔实资料,以作备课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沈善增先生所著<孔子原来这么说>,自谓是一部"颠覆<论语>旧注的力作","由此引出了对孔子的哲学思想体系的重新认识".实际上,沈善增先生(以下简称"著者")"颠覆"旧注的主要手法,是利用<论语>中某些关键词的多义性,以"回复本义"、"回到当时语境"的名义,"推陈出新",得出"全新的概念",从而"颠覆"旧注的"重大失误",然后再"揣摩语辞背后的不尽之意".必须指出,从辨析字义入手训释<论语>(其他古籍亦如此),固然是一种好方法,不过却不可借文字的多义性搞"拉郎配",从而节外生枝,弄出新的错误.<论语>的语言含蓄,往往意在言外,发掘其深层含义也是训释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切忌附会,主观臆测,生出种种"莫须有"的有害纠缠.  相似文献   

13.
《读书术》     
读什么书好,没有一个通用的结论,但应该怎样阅读却有一个一般的说法,即"读书术".   这是日本人加藤周一在他的<读书术>(李翠薇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一书"前言"中说的话.封面书名下面就标出了"快捷有效的读书技巧"这样醒目的副题.……  相似文献   

14.
<正>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48页的"数学活动",编者采用y=x2-2x-3这条看似非常普通的抛物线,用信息技术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带着为什么选择这样一条抛物线的疑惑,笔者查阅了近几年全国各地市的中考题,发现其中蕴藏着很多有价值的"宝藏".本文拟从播下思维的"种"入手,然后发出思维的"芽",抽出思维的"枝",长出思维的"树",开出思维的"花",最后接出思维的"果".对抛物线y=x2-2x-3这条看似非常普通的抛物线,用信息技术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带着为什么选择这样一条抛物线的疑惑,笔者查阅了近几年全国各地市的中考题,发现其中蕴藏着很多有价值的"宝藏".本文拟从播下思维的"种"入手,然后发出思维的"芽",抽出思维的"枝",长出思维的"树",开出思维的"花",最后接出思维的"果".对抛物线y=x2-2x-3,通过"种""芽""枝""树""花""果"六步变式探究,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痴人说梦     
<读书>1997年第4期周质平先生的文章<春梦了无痕>,论及八十来年前在<新青年>杂志上展开的一场关于世界语的讨论或曰笔战,自成一家之言.但那副标题"近代中国的世界语运动",却未免有点大而无当.  相似文献   

16.
1965年上海<文汇报>刊载一篇初中学生作文<茉莉花>,轰动一时.当时,铺天盖地的文章批评它"感情不健康",表现的是"小资产阶级思想情调".在那个大讲"阶级斗争"的年代,即便对一篇中学生作文,也不惜"上纲上线",此乃时代局限所致.  相似文献   

17.
玩<梦幻西游>一年了,没玩出什么经验绝招,倒是对于"洗宝宝"略有心得.我是你们的兄弟"西门龙旋",在福建区"鼓浪屿"混到了70级后转到"百花村",多次独自上凤巢和龙窟捉"宝宝",但始终没遇上"宝宝",最后决定用"金66"来"洗宝宝".本文就个人"洗宝宝"的粗浅体会与大家讨论讨论.  相似文献   

18.
"回灯"怎解     
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对"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一句中的"回灯"注解迥然不同.有的注释为"把灯芯捻大一些",有的注释为"重新掌灯".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作品选>(中编第二册)注释也是"重新掌灯".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下)第989页注释为"把已撤了的灯拿回来".陶今雁先生编写的<唐诗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又注释为"移灯".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内容标准包括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其中,<标准>对"统计"的要求比以往的<数学教学大纲>提高了很多,并且增加了"概率".在<标准>的指导思想下,新教材也随之而出,并在全国许多地区开展教学实验.新教材如何处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呢?不同教材在编写"统计与概率"上各有什么特色呢?在教与学"统计与概率"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笔者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著的两套数学新教材(初一年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史料证明孔子删诗说难以成立,孔子与<诗>的关系是编辑关系而非著作关系.孔子编辑<诗>的标准除了思想内容之外,还有美学标准,并注重知识性.其编辑思想自然脱离不开他一生所极力倡导的"仁",并体现出中华一统的思想.孔子对<诗>的编辑工作主要是"去其重"和"正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