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田径训练中怎样发挥运动员的特点和专长本溪大学赵庆惠中国刑警学院李兵田径运动属于充分体现个人竞技能力的项目,在某种意义上说,田径训练就是要充分发挥运动员的特点和专长,提高专项能力;田径训练的过程,就是要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确定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专长,规...  相似文献   

2.
力量素质是田径运动员必要的基本素质,发展力量是田径训练的重要部分。少年运动员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机能的可塑性强,但其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又不能同成年运动员相比。因此,在少年运动员力量训练中,应当考虑少年运动员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在训练中对运动负荷的特殊要求,安排好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但是力量训练的量和强度如何搭配才能适应少年运动员的心、生理特点而获得最大效果呢?笔者是县级业余体校田径教练,所训学生大都是11至14岁的少年运动员。我们曾作过为期八周的实验,随机把I6名学生分成A。B、C、D四组,在…  相似文献   

3.
男子中跑运动员宋明友的训练简介王佃江山东省田径队中跑高级教练我省男子中跑运动员宋明友,1994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1500米预赛中跑出了3'43″91的好成绩,决赛中又以3'45″5的成绩战胜众多好手,以无可非议的实力获得该项目的冠军...  相似文献   

4.
少年田径运动员成就目标的发展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海  庞标琛 《体育学刊》2004,11(6):108-111
为探讨少年田径运动员成就目标的发展特点,对广西334名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成就目标进行了分析。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成就目标的性别主效应显著,女运动员的掌握目标高于男运动员,男运动员的成绩目标高于女运动员:训练年限主效应也达到了显著水平,随着训练年限的增加,掌握目标的发展呈下降趋势,成绩目标的发展呈上升趋势;成绩目标的运动等级主效应显著,三级运动员的成绩目标显著高于二级运动员;少年田径运动员的主导目标为掌握目标。结论: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成就目标受后天环境影响较大。建议在培养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成就目标定向时,应帮助运动员树立能力增长观,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多设置掌握定向氛围。  相似文献   

5.
对60名武术运动员和3O名田径运动员的上肢三大关节本体感觉能力的测试和分析表明:各测试组左右侧无明显差别,武术运动员的本体感觉能力优于田径运动员,武术套路运动员优于武术散手运动员,这可能与专项技术动作系统训练有关。本体感觉的准确性测定不受关节活动幅度的限制,可作为评定武术运动员训练程度的生理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对少年儿童田径运动员进行控制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将一个“原始材料”经过长期、系统、连贯的训练,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田径运动员。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少儿田径运动员多年训练的控制系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的运动员的成长过程研究表明,一个世界级水平的  相似文献   

7.
国际田联1994年2月出版的《田径新探索》杂志刊登了有关高水平运动员高原训练实际问题的有关资料。下面是这些在国际田径界一些知名的教练和专家提供的有关高原训练资料的简介。这些教练和专家是,伊·鲍曼(德国运动员D·鲍曼和什·弗兰克的教练),彼·  相似文献   

8.
西奥佐·维尔斯是一位举重专家,曾两次荣获世界冠军,后任匈牙利举重教练。他所制定的举重训练周期计划,经过六年的实施,取得很大的成功。这个计划规定一周举重训练六次,这对田径运动员来说肯定是完成不了的。因此,笔者把举重训练的时间减少到3或2天,并补充了一些适合田径运动员(尤其是跳跃运动员)的练习。  相似文献   

9.
钱相岑 《健与美》2023,(11):130-132
本文对英国、中国田径教学中的敏捷性和速度训练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国际田联和中国田协对敏捷性和速度训练的要求与指导,把英国和中国田径教练的教学方法和训练计划进行比较,研究敏捷性和速度训练对运动员的影响,发现各自的优缺点,总结国际经验,对教练和运动员给出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男女运动员大强度力量训练后恢复时间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堂训练课之间恢复时间的需求量是所有田径运动员在执行大运动量和大强度训练计划时最为关心的问题,这个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检验不同恢复期对力量恢复的效果。14名田径投掷运动员执行五组最大重量重复10次的训练(P10RM),然后实验对象持续预定的恢复期后再重返力量训练房,复制他们的训练课。预定的恢复持续时间定为4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每个恢复期的实验分配在一周内进行。结果表明,男运动员在训练后4小时(8.7次至7.7次)和24小时(8.7次至7.4次)(P≤0.05)最大用力次数明显减少。男运动员完全恢复时间需要48小时。而女运动员在任何一个恢复期后,最大用力次数无明显差异。这个结果证明,女子田径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后恢复比她们的男队友快。这样就可以为女运动员的举重和力量训练安排一个更巧妙的频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塞巴斯蒂安·科的教练,亦即他的父亲彼捷拉·科在国际田径教练讲习班上就高水平中跑运动员的训练问题所作的报告每个运动员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人,所以训练也应当带有个人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跳高怎么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跳高曾经 3人 5次打破 3种跳高姿势的世界纪录 ,今日的现状却使国人大失所望 :在亚洲的大赛中 ,男女跳高冠军已难以见到中国运动员的身影。这明显的反差引起人们的思索 ,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 ?  我国跳高运动员之所以能在 2 0世纪 5 0~ 80年代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训练理论和方法是先进的 ,有创造性的 ,如郑凤荣的大运动量训练 ,就与当时的理论主张有矛盾 ,但教练和运动员 ,勇敢地尝试大运动量训练 ,结果产生了新中国第一个田径世界纪录。六七十年代 ,国际田径界还在以全面训练为主的情况下 ,中国跳高教练和运动…  相似文献   

13.
据报道,英国田径组织将淘汰富有争议的教练信誉制度,推出一种新的教练评价制度。该举措由英国田径组织教学和训练部主任卡卢姆·奥尔(Callum Orr)负责,他认为,当前的教练员信誉制度是不可行的;监督每一位教练,并给他们的每一个活动打分是不可能的。新的制度是通过直接观察、分析运动员的表现和成绩发展来评价教练员的水平。新制度的变化主要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苏联国家三级跳远教练,也是维克多、萨涅那夫(曾三次荣获奥林匹克运动会三级跳远冠军,最好成绩是17.50米,22届奥运会亚军)的教练克雷依尔,曾就三级跳远运动员的选择、专项技术以及训练法方面进行了论述。1977年3月,克雷依尔以现场教学的方式将他有关训练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一些经验首次介绍给了加拿大田径教练和运动员。  相似文献   

15.
在田径运动员的训练中,爆发力训练是力量训练的重点。运动员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爆发力素质,才能在具有快速运动形式或需要大力量的田径运动项目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而,教练  相似文献   

16.
吴芸芸 《新体育》2023,(20):31-33
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水平提出了新的需求,尤其是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西方先进田径运动理念的影响,给田径教练的训练增加了科学性的要求。当前,青少年的田径训练水平还存在着不足,难以将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价值做到全面发挥[1]。因此,田径教练需要正确看待这种现象的产生。本文主要分析了青少年田径运动科学化训练水平现状以及应对策略,希望可以给田径教练提供一些帮助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校体育》2021,(3):57-58
<正>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来说,在中学阶段的运动训练中应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并确立运动专项,无论对未来的专业化发展,还是对升学考试都非常重要。如何帮助运动员在众多田径项目中找到适合自身天赋的专项,如何合理制订训练计划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在升学考试中充分发挥水平,是每名中学田径教练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一、基础训练的全面性与个体差异全程性多年训练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竞技保持阶段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林宇 《中华武术》2024,(3):50-51
初中阶段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最佳时期,因此初中阶段需要重视运动员田径技能的训练,影响田径比赛成败的重要因素是运动员的基础力量,因此教练要根据运动员的个性发展,注重运动员的身体差异,从而制定具有个性化的方案。科学的训练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运动技术,还可以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达成训练目标,促进训练的高效性。因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初中田径训练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田径项目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十分关键。科学合理的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身体平衡性,减少运动损伤。在田径训练中,为确保训练工作的科学性,提升运动员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教练应指导和监督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确保他们能够在田径赛事中应用训练成果,能够在剧烈运动中调动自身肌群实施力量爆发及自我保护,进而帮助他们在田径项目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强勇 《灌篮》2021,(3):49-49
在我国体育事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类运动项目的专业运动员数量都正呈逐年增多趋势,田径投掷项目也不例外。为了促进运动员在田径投掷项目比赛中的水平发挥,日常应加强对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本文首先简述了核心力量的概念及特点,其次分析了田径投掷项目中核心力量的训练意义,最后介绍了田径投掷项目中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希望能给广大教练带来一点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