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研究从组织控制的控制与创新双重角色这一内在本质切入,阐释了战略控制与财务控制的内在依赖性,构建了以组织文化为调节变量的战略控制与财务控制的交互作用对企业不同创新路径影响的概念模型。通过对170家企业的问卷调研,应用层次回归分析发现:(1)强调战略控制的企业倾向于选择自主创新,而强调财务控制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合作创新;(2)战略控制与财务控制的交互作用正向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负向影响企业合作创新;(3)集体主义文化能够强化战略控制与财务控制的交互作用对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的正向影响,个人主义文化能够削弱战略控制与财务控制的交互作用对企业合作创新路径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不同组织文化中组织学习方式对管理创新成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56位MBA学员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组织学习方式对管理创新成效的影响作用,以及组织文化作为调节变量对组织学习方式选择与管理创新成效之间关系的影响作用.发现组织学习方式的选择对管理创新活动的绩效存在显著影响,组织文化的信息准确性和交往坦率性对组织学习的四种方式与管理创新四种活动的绩效之间的关系起到部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的组织模式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弊端,难以适应外界的动荡复杂的环境变化。而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各种以扁平、柔性、智能、合作为特征的新的组织模式,包括企业内部的组织创新模式以及跨越企业边界的组织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的组织模式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弊端,难以适应外界的动荡复杂的环境变化.而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各种以扁平、柔性、智能、合作为特征的新的组织模式,包括企业内部的组织创新模式以及跨越企业边界的组织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5.
目前,关于契约控制和社会控制的互动关系存在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针对现有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了组织间学习、控制方式和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框架,分析了在中国商业传统条件下两种控制方式的互动关系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数据,以控制机制为中介变量,实证探讨了不同类型企业家对创新方式选择的影响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偏好财富型企业家与突破创新选择负相关,偏好事业型企业家与突破创新选择正相关;偏好财富型企业家倾向于选择财务控制而不是战略控制,偏好事业型企业家倾向于选择战略控制而不是财务控制;财务控制与渐进创新正相关且与突破创新负相关,战略控制与突破创新正相关且与渐进创新负相关,财务控制和战略控制部分中介企业家类型与突破创新的作用效应,完全中介企业家类型与渐进创新的作用效应。最后结合理论与实践对结论进行了分析,对未通过验证的假设给出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研发联盟作为企业解决创新资源不足的重要选择受到了广泛关注。该研究基于联盟控制与产品创新理论,分析了转型经济背景下联盟控制方式对于企业突变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联盟中的结果控制会提高企业的突变创新绩效,而过程控制则与企业突变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结果控制与过程控制在影响突变创新时存在互补关系。同时,联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会加强过程控制与突变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增强.如何在动态多变环境下,通过不断创新获取竞争优势是每个企业关注的关键问题.在动态能力理论、创新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动态能力对应用型创新和探索型创新的不同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动态能力对应用型创新和探索型创新有不同影响,动态能力对探索型创新的影响更大;(2)环境动态性对动态能力与两类创新的关系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环境动态性对动态能力与探索型创新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对动态能力与应用型创新的关系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科技类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微观层面,研究了控制方式、创新承诺对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控制方式对企业的创新承诺和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有显著的影响,而企业创新承诺对企业内部控制方式和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使用多元调节回归线性模型来分析组织环境对知识型员工个体创新绩效的影响与调节作用,进而厘清组织制度环境在员工个体创新绩效中发挥的作用。研究表明,组织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物理环境的不同对个体创新存在显著性的影响。本研究为如何通过组织环境调节来激发员工的个体创新提供了管理决策依据,对组织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环境下组织创新的系统行为及其复杂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景江 《科学学研究》2009,27(4):598-603
 定义了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组织创新的概念内涵;利用不连续生长曲线、吸引子、吸子盆、匹配图景、分形和非线性发展模式等复杂系统理论与方法探讨了企业组织创新的系统行为及其复杂性。结果表明:(1)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组织创新是一项协同性的系统创新,决定系统行为的四个基本变量是组织文化创新、业务流程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信息技术创新;(2)组织文化既是稳定的吸引子,又是不稳定的混沌吸引子;组织文化创新是整个组织创新的先导和保障;(3)通过高绩效的组织创新,处于混沌边缘的组织能够跃迁到一个新的、具有更高复杂性和一致性的动态稳定阶段;(4)在组织系统不连续生长周期的相对稳定阶段和相对不稳定阶段,企业通常分别实施渐进性组织创新和根本性组织创新。  相似文献   

12.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下,联合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强化协同创新是践行并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处在促进协同创新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在梳理协同创新内涵及其组织模式的基础上,以德国四大科研机构之间的项目型、集成型、战略联盟型、平台型和网络型5类代表性组织模式为例,从协同创新目标、合作主体、组织机制、出资方式、政府作用和合作成效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不同组织模式的特征、优势和适用情形,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国家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创新系统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创新环境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创新系统理论从宏观层面深入探讨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认为创新环境是支撑创新活动的重要条件,不仅包含各个行为主体之间形成的网络关系,也包含制度环境、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教育环境、国际环境等要素条件,可分为软性环境与硬性环境。创新环境对于创新系统运转具有重要作用,既影响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影响创新过程的绩效。本文提出创新环境评价的基本分析框架,以系统性、合理性、全面性为基本原则,从人才环境、资金环境、市场环境、创业环境、竞争与合作环境5个维度构建国家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科学地评价创新环境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企业合作创新的组织模式及其选择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罗炜  唐元虎 《科学学研究》2001,19(4):103-108
本文根据组织的集成度及组织间的相互依赖性对常见的合作创新组织模式进行了讨论 ,将它们分为产权合作协议和非产权合作协议两大类 ,并比较了不同组织模式的优势和劣势。最后 ,本文分别从创新类型和技术类型的角度 ,分析了企业应如何选择合作创新的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5.
韩立民  赵新华 《科学学研究》2006,24(Z1):304-308
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企业在创新活动中,会受到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律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单纯从企业自身角度考虑问题,片面强调企业的主体地位而不对创新环境中的其他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本文从分析企业自主创新内、外部环境的构成要素入手,阐述了青岛市企业自主创新环境建设的现状以及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了企业自主创新环境存在问题,提出了优化企业自主创新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家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创新系统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创新环境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创新系统理论从宏观层面深入探讨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认为创新环境是支撑创新活动的重要条件,不仅包含各个行为主体之间形成的网络关系,也包含制度环境、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教育环境、国际环境等要素条件,可分为软性环境与硬性环境。创新环境对于创新系统运转具有重要作用,既影响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影响创新过程的绩效。本文提出创新环境评价的基本分析框架,以系统性、合理性、全面性为基本原则,从人才环境、资金环境、市场环境、创业环境、竞争与合作环境5个维度构建国家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科学地评价创新环境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省际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协同效应。研究结论表明:①创新环境效益值小于0.20时,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效应;创新能力效益值大于0.146或者小于0.066时,创新环境和创新能力之间的协同效应较弱。②我国并不存在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优质协调发展的省域,东部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创新环境滞后型,这些地区虽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但是创新环境不能有效地推动创新能力;西部大部分地区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的发展很不协调,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都较为落后。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增强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耦合协同效应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盛济川  吉敏  朱晓东 《科学学研究》2013,31(8):1268-1274
 在内向和外向开放式创新过程中,企业采取何种组织模式才能有效利用内部和外部的知识或技术是企业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基于内向开放式创新和外向开放式创新的耦合关系,本文将内向开放式创新市场拉力路线图(MPRIOI)和外向开放式创新技术推力路线图(TPROOI)进行了整合。内向开放式创新企业在市场分析、产品分析和技术分析三个阶段,可分别采用非股权战略联盟、购买技术服务和购买技术授权的组织模式实现内向开放式创新;外向开放式创新企业在技术分析、产品分析和市场分析三个阶段,可分别采用非股权战略联盟、提供技术服务和提供技术授权的组织模式实现外向开放式创新。借助技术路线图方法帮助企业在在内部技术开发和外部技术开发之间进行决策,在内向开放式创新、外向开放式创新以及封闭式创新之间寻找到创新战略的最佳均衡点。  相似文献   

19.
韩璐  陈松  梁玲玲 《科研管理》2021,42(4):35-45
为了从城市层面定量验证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能力的赋能作用,基于2011—2016年286个主要地级市的样本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人才集聚和金融发展的调节作用。这一结论在剔除特殊城市样本,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更换被解释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对于创新能力越高的城市,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能力的赋能作用越明显,从而导致城市间创新能力差距扩大;创新环境(人才集聚和金融发展)在数字经济与城市创新能力二者关系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即在人才集聚程度或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能力的赋能作用更为明显。政府应以人才集聚和金融发展为抓手,加速城市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此外,应重视数字经济会扩大城市间创新能力差距这一现象,在促进数字经济驱动城市创新发展过程中,加强城市间帮扶与合作,避免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