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新闻周刊》2010,(39):60-65
从一开始,刚从战争废墟上建立了新政权的中共并无意卷入一场新的战争。然而,美国把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朝鲜半岛的战火有蔓延至中国之虞,而同床异梦的苏联老大哥时时刁难、考验……在种种因素作用下,中国决定出兵援助自己的邻邦朝鲜  相似文献   

2.
站在先导车上报道国庆阅兵这一历史性时刻,我感到身上的担子格外重:一篇千字文,必须概括新中国50年的沧桑巨变,展示人民领袖和子弟兵的风采,将一个历尽苦难、从战争废墟上站起来的东方巨人的形象真实地凸现在世人眼前,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  相似文献   

3.
新书推荐     
《战后欧洲史》(全四卷) 作者:托尼·朱特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168元 从“二战”结束直至21世纪初,展现整个欧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历史面貌,再现了欧洲在战争废墟上重建的现实与精神历程.  相似文献   

4.
陆川:寻找悲剧后的理性与冷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那样一个废墟中,人性在战争中的恶能够极至到什么地步?人性在那样的冰冷和邪恶中,如何拯救和自我拯救?”[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非洲儿童瘦弱的影像不时地出现我们的报纸、杂志上;大地震后,印度妇女艰难地从一片废墟上站起;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无休止的冲突……所有这些影像大都是由西方摄影记者以他们的视角拍摄的,无一例外地拍摄于发展中国家。其实,他们有能力看到和拍到更多其他的东西,但是很遗憾,他们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了战争和灾难上。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周刊》2011,(34):70-71
人性与兽性、宽恕与仇恨、黑暗与光辉交织在"9·1 1"这个历史节点上。幸存者们努力地思考,脚踏实地地过活,因为生命自那一天后有了重新定义的机会。在那片叫做"零点废墟"的地方,美国人首先建起来的是"倒映虚空",死亡与新生,已经是那场劫难的最后解答。十年过去,"9·11"似乎显而易见地改变了美国。美国卷入了3场在穆斯林世界的战争,这些战争以及美国的反恐政策令美国与穆斯林  相似文献   

7.
抓住历史的主脉世界历史真正成其为世界历史,是在1945年。这一年,人类有史以来惟一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巨战划上句号,战胜国在战争的废墟上搭建新的国际体系的工作进入尾声,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正式宣告了"雅尔塔体系"的诞生。"雅尔塔体系"的前身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个以"威尔逊之梦"为蓝本的体系因国际联盟的帝国主义分赃协约本质、大西洋彼岸孤立主义的盛行和美苏等大国的缺位而  相似文献   

8.
摩加迪沙的萨哈菲(即阿拉伯语的“记者”)饭店是在战争废墟之中的一座4层楼白色混凝土建筑.它的位置非常适合记者房客的特殊需要.它俯瞰着摩加迪沙南部的K-4环形路,是这座危险城市中最危险的地点.在最后一支联合国部队撤出之前,索马里两个小派别之间发生激烈的交火.当时,几名记者脸朝下趴在萨哈菲饭店布满灰尘的瓷砖地板上.子弹打碎了窗玻璃,在墙上留下一个个弹洞.  相似文献   

9.
机关报闻摄影记者的最高荣誉“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奖,北京时间2007年2月9日18点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公布获奖由盖帝图片社的美国摄影记者斯宾塞·普拉特拍摄的图片《黎巴嫩青年经过贝鲁特南部的废墟》获得,这是一张“以黎战争”停火后的照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德国的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俊礼著的《德国——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一书,对德国的职业教育作了介绍。 德国在二次大战后,从战争的废墟上兴起,经过40年的努力,经济的成就举世瞩目,被称为“经济巨人”。其国民生产总值等于英法两国之和,仅次于美国与日本,居世界第三位。1993年人口8千万,国民生产总值为3万多亿马克(合18700亿美元)。 德国经济发展的奇迹与其重视战业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1954年元旦献辞:《一切为了实现国家的总路线》,是一篇在写作上难度较大,但却又以它的比喻形象生动,说理清晰而深入人心的社论。得出这样的判断,还得从社论写作的背景说起。旧中国给我们留下的是一片废墟。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统治和疯狂掠夺,长时期的战争,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从1949年—1952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恢复国民经济而  相似文献   

12.
战地记者阿内特江亚平在国际新闻圈中他可谓尽人皆知,在40多年的采访生涯中,他一共采访了18次战争和重大危机,足迹遍布全球的五洲四海,成了机智与勇敢的化身,他就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著名战地记者彼得·阿内特。1994年2月,在萨拉热窝废墟林立...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面临十分繁杂的事务,不仅要肃清国民党的残余势力,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还要在战争残留的废墟上抓紧经济建设,同时亟需对青少年进行人民民主专政的教育.早在1949年9月,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就指出:"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建国初期,承德处在战乱的废墟之上,社会经济问题严重。当时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拥军优抚工作成为地方党委和政府保障社会重要的工作之一。承德地方党委和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保障了承德军烈属的生活,对退伍军人进行了较为妥善的安置。  相似文献   

15.
我们是旁观者。痛苦每天都在发生,他人的,在远方,由于战争或灾难。最新一幕来自黎巴嫩,悲号的父亲抱着遇难女童,脚下是以色列空袭后的废墟。这末日一般的图像出现在全球许多报纸的头版。感到震惊吗?是的,不管类似的画面已经在我们眼前重复了多少次。  相似文献   

16.
历史的反思作为一个记者,探古索幽,似乎也应是一种爱好。这倒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希冀在一片历史的废墟上寻找它新的新闻依据,告诉人们那片废墟上的新发现,传播废墟的深沉呼唤!圆明园遗址,不就是这样吸引了中外记者的吗? 关于圆明园的报道文章,全国报纸、杂志所刊发的,恐怕也难以统计了。有的出自专家、学者之手,有的出自记者之笔。在我们印象中,五十年代较有影响的,大概要算《光明日报》一九五三年十月十七日、十八日连载的王威那一篇《圆明园——为圆明园被国际  相似文献   

17.
我一直认为,解放军报的记者,首先是军人,然后是记者。军人有军人的使命,记者有记者的职责。5月12日下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成百上千的村镇化为废墟,成千上万的灾区群众等待救援。对于人民军队来说,这是一道出征的命令、一场特殊的战争;对于军报记者而言,同样是使命所在、职责所系。  相似文献   

18.
站在荒漠废墟上,我的心充满了无限的悲愤.  相似文献   

19.
有人把我们这一代人在1945年后所作的那些最初的文学尝试称作废墟文学,试图以此表示对这些尝试的轻蔑.对于这种称呼,我们没有反驳,因为它的存在是合理的:的确,我们所描写的人曾经生活在废墟中,他们是从战争中摆脱出来的;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也包括儿童,都同样地受了创伤,他们目光敏锐,他们在观察,他们当时绝对没有过真正太平的生活,他们的环境,他们的状况,他们身边和周围的一切,没有一点宁静与和谐,我们这些写作的人感到与他们是那么接近,以至与他们构成一体.  相似文献   

20.
王化云 《新闻记者》2003,(11):19-20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一记者团到日本和德国采访,呈现在记者们眼前的是遍地废墟、满目疮痍。许多记者据此采写了一般化的报道,但有两个记者写出了不一般的新闻。其一,一位记者在日本看见几位可怜兮兮的儿童蜷缩在废墟的石桌边晨读。他认为由此可见日本的希望,便拍下了这个珍贵的镜头;其二,一位记者在德国的断壁残垣里发现一个罐头盒中插着一束采来的鲜花。于是采写出一篇《废墟上的鲜花》的消息,预见一个国家会像花一样再度绽放美丽。这两篇报道引起国际报界的轰动。如今,正如记者预见的那样,日本和德国均为世界最发达国家之一。这就是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