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老报人赵超构(林放),生前在上海市溧阳路石库门整整住了45年。他说,办报纸要时时听老百姓的声音,住大杂院,可以天天同群众见见面、说说话,多好!住高楼大厦听不见群众的呼声怎么行?所以,他称《未晚谈》文章的创作之“根”是植于寻常百姓之中的,无非是“把里弄里的闲话搬出来说说”。这几年走红大江南北的小品作家何庆魁,仅上过7年学,40岁时还在东北白天打渔、种地,晚上写作,户口至今还在乡下。他认为,与农民的感情之“根”不能往回拔,离开村子,当专业作家,艺术之根也就快枯竭了;经常回去看看,其实是在给自己的“根”浇浇水。赵超构的创作之“根”,深深地扎在石库门大杂院的市民之中。因此,他的创作之树根深叶茂,树壮果稠。  相似文献   

2.
近读首都一报纸,见有一消息称,某军区“今年头11个月,全军区发案率比去年同期下降25%”呜呼!堂堂人民解放军减少发案率竟成了“成绩”,竟成了“新闻”!更何况减少并不明显,以25%计,如果去年为4人犯罪,今年为3人,只减少1人。即使减少得再多,我看也不必当新闻来报。这类把丑事当美事来说的“新闻”,我还见过  相似文献   

3.
近读首都报纸,见有一消息称,某军区“今年头11个月,全军区发案率比去年同期下降25%”。呜呼!堂堂人民解放军减少发案率竟成了“成绩”,竟成了“新闻”!更何况减少并不明显,以25%计,如果去年为4人犯罪,今年为3人,只减少1人.即使减少得再多,我看也不必当新闻来报。这类把丑事当美事来说的“新闻”,我还见过  相似文献   

4.
勉人 《传媒》2015,(7):1
在物质资源相对短缺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家里能有一台小小的电视机是非常“长脸”的一件事,虽然那时常不稳定的信号多少让人无奈,但是电视机的出现以及那些持续出现的让人欣喜的电视节目确实给了那个年代的老百姓最大的安慰与滋润.在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电视机成为一家人最好的娱乐消遣方式,有的热播电视剧引发街谈巷议,甚至至今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现在想来,依然觉得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5.
据《山西晚报》报道,山西省政府通报称,洪洞县霍宝干河煤矿在瞒报一人死亡事故后,向记者发放矿难“封口费”,领此钱的多是冒牌记者。  相似文献   

6.
为何“不沉底”了?邓立品在农村的春耕播种前,都要选种浸种。我们老家那儿在给谷子浸种时,都把浮在水面上的种子捞掉不用,说那是“没有发芽本事的空壳子”,也叫做“扁谷”,只能当糠头用;而真正有用的可以往田里播的是沉在桶底那结实圆满、十粒五双的种子,叫做“沉...  相似文献   

7.
目前房地产市场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即由卖方市场转入了买方市场,这一变化非政府力量所能左右,现实情况要求地产商重新定位房地产的市场价格"降是降了,但我们依然觉得很贵,没有降到位。"看了一天楼盘的张明伟和刘志茹夫妇疲惫中带着沮丧。2008年12月27日周六,2009年元旦前的最后一个周末,清晨7点多张明伟夫妇睡眼惺忪地早早从北京安定门附近租住的  相似文献   

8.
2001年7月6日,解放日报“国际新闻”版刊有《印巴首脑会谈聚焦克什米尔问题》一文。与不少读者一样,初读该题前半句话,笔者还以为这次印巴首脑会谈业已开始了呢。然细读内文才知道,其实并非如此:“……应印度总理瓦杰帕伊的邀请,(巴基斯坦总统兼首席执行官)穆沙拉夫将于本月14日至17日访问印度,并举行两国两年多来的首次首脑会晤。”  相似文献   

9.
整理“投稿档案”,无意中翻到几页过去的“槁约”,翻看一遍,很令我感动,有感而发,写下这篇短文。那些“稿约”,用词贴切,态度真诚,没有一点做作与虚伪,没有一点“老板”样子,没有一点板着脸说话的味道。“稿约”又称为“投稿指南”。说是“指南”真是名符其实,要啥有啥。它不  相似文献   

10.
《贪污女公安局长将受审》——这是4月14日上海某报第7版转发新华社的一则消息时所拟的标题。乍看标题,不由得一惊:谁胆大妄为,竟敢“贪污女公安局长”?继而又想:这名犯罪嫌疑人对“女公安局长”是如何实施“贪污”的?以往,只听说贪污钱财,怎么现在连人也能“贪污”?看来,犯罪的手段越来越离奇,真是花样翻新了!但是,读罢正文,却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原来这个“女公安局长”,就是以前报道过的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原局长安惠君,她已被深圳市检察院以受贿罪提起公诉,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开庭审理此案。新华社的报道是告诉读者——这个涉嫌贪…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然而,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新冈村因受到化工污染,原来水草青美的新村变成了可怕的“癌症村”。这表明了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和谐社会任重而又道远,《环境保护法》在某些地方得不到很好的执行,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国内各种“真人秀“节目办得如火如荼,并以风起云涌之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收视新高,它被人们看作是后现代语境直接催生的电视文化产品,是视听文化在游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4,(6):21-23
<正>十一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日前"是哪天?"据悉"据谁悉?》,批评了报纸消息中这两个不规范词句的滥用。两年前我在本刊再发一篇同样标题(加了一个副标题"满天飞的非新闻术语")的批评文章,当然事例都是当前的。因为问题仍然很严重。现在此类现象怎样了?我花费了四个小时,看了2014年2月17日的12份报纸(不计副刊),看来情形有所好转,有的报纸要找"日前"(包括"近日"、"最近"等等)、"据悉"(包括"据了解"、"据调查"而后面没有交代具体内容的表达)得认真看报才行了,例如北京《法制晚报》、上海《文汇报》、广东《羊城晚报》等,这是一个好现象。以下是这天12家报纸这类情形的分布:  相似文献   

14.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我国南来著名诗人陆游对其儿子说的一句至理名言。写诗如此,搞新闻报道呢?回答是肯定的。去年7月份,我连在拉萨执行戒严任务。由于执勤点远离浴室,干部战士半月甚至个把月才能洗上一次澡。后来,执勤点附近的自治区设计院竭诚解难,官兵们两兴地走进了浴室。就此事我急忙写了篇《设计院浴室向戒严官兵开放》的简讯。稿写好后正逢《西藏日报》山丹编辑来我部采访,我便请他修改。他毫不客气地问:深入采访没有?要知道,一篇稿子是七分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时不时就会冒出一股什么热,新闻界乃至非新闻界评选好新闻,似乎也称得上热门之一。尽管在读者,听(观)众中真正引起强烈反响的好新闻不多。但通过各种渠道“评”出来的“好新闻”却着实不少。不仅有全国好新闻,而且有各省好新闻,地市好新闻,此外还有什么卫生好新闻、法制好新闻,教育好新闻、体育好新闻、科技好新闻、财贸好新闻、企业报好新闻、  相似文献   

16.
近观数则征文启事,均有如下文字明示:“稿件一经刊用,即奉稿酬。”来稿录用了,即致稿酬,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圈内人的常识,又何必正儿八经地添此“蛇足”?一位从未投过稿的同事见此启事后问我:“是否属于征文的给稿酬,不是征文的稿件不给稿酬?”我答曰:“不是这么回事。”怕他不解,我又解释说:有的征文,稿酬从优是真的。那么,作者的文章发表后,有关报刊社是不是“即奉稿酬”了呢?我看未必。我就亲身经历过数回这类怪现象,文章见报了,稿酬不是“即奉”,而是能拖则拖,有的则干脆不给。譬如早五六年,我在某家小报上发表了几篇杂文,但稿酬老被人大大咧咧地遗忘。好在编辑熟识,于是在数月之后,我函询于他,对方回信云:系财务人员之误也,已嘱其补寄。等这笔稿酬刚有着落,而后面又发生了几起同类的令作者不愉快的事,我再次函询该编者,这回他干脆来个“不予理睬”。遇此老爷作风的编辑,作为写稿者,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相似文献   

17.
官场话语中,有真话,但也有不太真的话,包括正确的废话,漂亮的空话,格式化的套话,场面上的应酬话,更有颠倒是非的假话和指鹿为马的谎话. 官场上一些官员不说真话,动机、心态各异,或出于对权力威慑的畏惧,或出于对名利的追逐,或出于对奇迹与理论的迷信,三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8.
几间布置简单然而拥挤的办公室,房屋已是老旧,屋角的那张旧式沙发也已露出了些许棕毛,它的年龄比编辑部一些年轻的编辑的年龄还大。这就是《科学画报》编辑部,它刚刚庆贺了自己55岁的生日。在当今众多的刊物走市俗路线的时候,《科学画报》仍然义无反顾以高格调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这得益于其悠长的优良传统和深刻的责任感。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现任(第五任)主编徐福生说:“我们之所以能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老一代留下来的事业我们要继续。宣传科学知识、探索兴国道路、发扬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我们要继承发扬。”编辑部从主任到年轻编辑,都觉得担负着这样一种责任。要将刊物办好,传给后人,不能让老一辈科学家创建的事业在我们手中葬送掉。深刻的历史责任感使他们在市俗朝流中傲然独立。  相似文献   

19.
“退赛是明智的选择,否则,一旦跟腱断裂,他可能永远离开赛场。”中华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教授陈世益说。他曾参与刘翔膝伤的治疗,了解刘翔的伤势。  相似文献   

20.
据报载: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在全国政协第八届会议上,郑重提交了一份关于纠正现时某些报纸“文化版面”不良倾向的提案。周先生在提案中指出:“文化版面”不应是‘明星世界’。而现在某些报刊的文化版成了明星的琐事轶闻版,连明星的一颦一笑都成了抢手新闻,而绝少涉及有关立国大计、兴邦命脉的文化建设的消息报道。”为此,这位著名学者忧心忡忡地说:“为国家事业、民族精神,我们不能不表示极大的关切与忧虑。”我很理解周先生的关切与忧虑,这表现出了这位“红学”老人对国事的古道热肠和关切。对周先生的关切与忧虑,我亦颇有同感,今年年初,我就曾在一篇小文中指出:“如今报坛,大报渐活,纷纷办起了‘周末版’、‘星期刊’”。但遗憾的是,这些大报的文化版面大都办成了“明星报”。“笔者浏览这些五光十色的大报‘周末版’、‘星期刊’之后,只感到飘浮有余,沉重不足;甜味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