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归纳等方法对长三角地区城镇农民工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农民工对体育锻炼的全民健身计划了解不多,农民工体育锻炼的动机不明确,农民工体育锻炼的地点不确定,农民工体育锻炼的时段不稳定,农民工体育锻炼的频率不高,农民工体育锻炼的形式比较单一,农民工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能保证.农民工对体育锻炼知识的了解较少,农民工体育锻炼的指导员严重缺乏等,农民工在体育锻炼的多个方面都需加强或改善.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分析法等,研究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发现部分大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不重视体育锻炼是部分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应改善体育教学,增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加体育锻炼知识,引导积极投身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青海高原女性参与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青海高原城镇女性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不高,参加锻炼只占22.7%,不参加锻炼比例高达77.3%。之所以这样,一是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还不够强;二是文化程度较低;三是由于高原的特殊气候环境的影响;四是体育消费观念不强,健身场馆严重缺乏等。文章结合青海高原女性体育锻炼的实际情况就提高青海高原女性体育锻炼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应伟 《天中学刊》2006,21(2):130-131
研究表明,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大学生较少,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完全不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不参加体育锻炼与自己的健身意识、校园体育锻炼的氛围和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运用体育锻炼心理学的“阶段性行为改变模式”理论,对常州师专一至五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特点进行初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师范生中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基本上不参加体育锻炼,而且女生中存在随年级升高不参加锻炼人数逐步增加的不良现象;师范生中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为数甚少,大部分学生有时参加体育锻炼,但未养成习惯;师范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具有阶段性动力特征,有部分学生在校五年学习期间放弃了原有良好的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6.
据报载,成都市规定,校长不重视学生体育锻炼,诫勉谈话一次再不改正就要"下课"。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停开、少开和挤占体育课时,在学习日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也必须至少安排一节体育锻炼时间,并将其排入课表。对随意停开、少开和挤占体育课时,不能依法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的学校,取消评优、评  相似文献   

7.
在对研究生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刻分析男女研究生在体育锻炼上的不同,上课研究生与不上课研究生在体育锻炼上的异同。提出研究生体育锻炼的合理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8.
据报载,成都市规定,校长不重视学生体育锻炼,诫勉谈话一次再不改正就要"下课".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停开、少开和挤占体育课时,在学习曰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也必须至少安排一节体育锻炼时间,并将其排入课表.  相似文献   

9.
体育运动锻炼是一项具有广泛基础的社会性活动,是一种以健身为目的的体育运动项目,学生应树立终身的体育锻炼思想,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意识以及习惯。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云南农业大学女生的体育锻炼动机及习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找出云南农业大学女大学生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形成良好体育活动氛围提供合理化意见。  相似文献   

10.
运用“阶段性行为改变模式”的理论 ,对郴州市四所大专学校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大学生完全不参加体育锻炼者占调查人数的 34 .2 0 % ;有体育锻炼习惯者仅占 2 0 .94% ;有时参加体育锻炼 ,但没有养成习惯者占 44 .84% .郴州市大专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具有阶段性动力特征 ,并且有随着年级的增长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1.
吴亮 《考试周刊》2008,(51):158-159
目前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而体育锻炼现状却不尽人意,只有34.2%的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不够。男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好于女大学生,不同年级中,三年级锻炼情况最好。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情况不太理想,不能达到体育锻炼的良好效果。男女大学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杜松鹤 《成才之路》2013,(20):50-51
现在的高中生因为缺少体育锻炼的自觉性,身体素质不断下降,下降了以后更加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形成恶性循环,如何让他们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目前体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薛峰 《黑河教育》2009,(6):60-60
高中生由于学习负担重,功课压力大,普遍不重视体育课。加之原有的体育课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多采取应付的方式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和动作示范,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不高。虽然理解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及体育锻炼对身体的益处,但少数人看到多数人不活动,自己也逐渐对体育锻炼失去了兴趣,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我院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完全不参加体育锻炼;有体育锻炼习惯者较少;大部分学生有时参加体育锻炼,但没有养成习惯;并且伴随着年级、年龄的增长,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有同时增长的现象。为了改变现状,在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应以知识技能为先导,以培养体育能力为重点,以身心协调发展为中心,以终身体育为方向,其核心是要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校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而体育锻炼现状却不尽人意。据统计,只有34.2%的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不够。其中,男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好于女大学生。不同年级中,三年级锻炼情况最好。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情况也不理想,不能达到体育锻炼的良好效果。男女大学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100名地方院校师范生体育锻炼知行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地方院校师范生体育锻炼认知程度总体较高;男生体育锻炼认知程度好于女生;城镇生源地的师范生体育锻炼认知程度好于农村生源地的师范生;大四学生的体育锻炼认知程度较高;运动群体体育锻炼认知程度高于非运动群体,有68的学生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通过对地方院校师范生体育锻炼知行现状的调查,结合地方院校师范生的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为师范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及培养优秀师范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河南省7所高校的体育教师进行了体育锻炼的情况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河南省大部分高校教师是经常或有时参加体育锻炼的,他们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多层次的,活动的时间大多在10min-30min之间;在体育锻炼项目、形式和场所的选择方面都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工作忙、家务繁重和本身不喜欢体育锻炼是影响他们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了解云南不同民族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进而探讨提高大学生素质策略,为云南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1500名云南不同民族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有82.9%的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首要目的是"促进健康",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群体比例不高,而且男女生差异较大,女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群体比例较低;(2)民族之间也存在差异,汉族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群体比例较高,其次是纳西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彝族。(3)20.7%的学生除体育课外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来自城镇的学生相对差于农村学生。  相似文献   

19.
运用“阶段性行为改变模式”的理论,对郴州市四所大专学校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完全不参加体育锻炼者占调查人数的34.20%;有体育锻炼习惯者为20.94%;有时参加体育锻炼,但没有养成习惯者占44.84%。郴州市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具有阶段性动力学特征, 并且有随着年级的增长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不仅是一个民族充满活力的标志,而且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相对滞后,体育课成为"鸡肋",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青少年学生体质不尽如人意。"阳光体育运动"对于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育锻炼意识,吸引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阳光体育运动"视阈,探讨了中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困境与突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