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打谱     
王元 《围棋天地》2005,(6):82-84
日前,我去武汉办事。在一个朋友的聚会上,发现有一位棋友的棋力很强。我问他,是怎么学会围棋的,答日:是打谱。“小的时候,妈妈用两种不同的钮扣,为我凑成了一副棋子,我自己画了棋盘。由于既是初学,又无对手,就照着书上的棋谱用这副特别的围棋——打谱。开始时当然仅为机械复印、不解棋意,后来,渐渐地能感受到一点棋的漂亮,后来,就会下棋了。”  相似文献   

2.
第一位九段和模仿棋 “模仿棋?”记得曾经有对围棋技术根本一窍不通的人宣称:让我执黑先行,只要不贴子,最后必定胜你一子。他的“绝招”就是第一步落于天元,然后白方走在哪里自己就走在棋盘对称之处,模仿到底,正好赢天元一子。  相似文献   

3.
一直 《围棋天地》2000,(7):56-56
虽然自己远远不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但还是力图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不过,在棋艺方面,我却很想在棋盘上“学坏”。私忖:围棋的本质,一言以蔽之,就是“损人利己”。当然,这里的“损”和“利”所指只是棋盘上的目数而已。倘如你的棋力强,则意味着你在棋盘上能占到人家(对手)的便宜。相反,我的棋力弱,则意味着我难免要在棋盘上吃亏。棋盘上的总地盘是既定不变的,人家多占了一目,就必然意味着我少占了一目,反之亦然。为了赢棋,除了损人利己,别无它途。既然如此,那么,在棋盘上“学坏”也就是天经地义了。  相似文献   

4.
人类进化     
王元 《围棋天地》2013,(15):M0001-M0002
本期中.读者“不过壹盘”的《棋理助我人生决策》.相当有意思。认识围棋理解围棋和会下围棋的好处.我们当然想大力宣扬。只是.在围棋天地里浸得久了,以棋中理念为尺子.差不多也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5.
父亲是棵树     
《围棋天地》2002,(5):29-29
“一开始我教永训下棋的目的就是想使家庭生活过得更有趣味一些。”当谈到朴永训是如何走上围棋之路的时候,父亲朴光浩总是这么说。、朴光浩是业余5段,对围棋的热爱非常执著。教棋伊始,他并没有期望儿子将来有多大作为,也就这样一个简单的理由,却不曾想把围棋深深地扎根在朴永训的脑海,开出了花,结出了果,培养出了韩国围棋的冠军头衔保持者。  相似文献   

6.
游戏围棋     
孙洪 《围棋天地》2013,(8):20-20
做过代课老师的舅舅,长我10岁。文革间,他无业,我无学。初通围棋的他好为人师,教我摆上了围棋。教时无棋,竞在象棋盘上“拈”象棋子围地。几分钟下一盘,快乐得不行。围棋人称“木野狐”,喻其迷人之状。哪知偎上它一粘就是四十余年,且历久弥深,沉溺不拔。  相似文献   

7.
(一)初涉围棋 在老家的时候就听说聂卫平是抗日英 雄,很了不起,当时的我对围棋一无所知。简 直觉得他就是云彩上面的人。 初中毕业后,我因闲来无事便向弟弟要 了十几块钱,买了一本《围棋入门》(当然这里面还有聂英雄的作用)。我花了一天时间“弄懂”了规则。第二天便找同学“动武’结果自然是被打得“鼻青脸肿”。不过几天之后我便赢了他一盘,赢棋这后的我喜形于色,随口一句:“到底谁臭(下十盘我输九盘)?” (二)在苦难中 上高一的时候由于学业繁忙,我没碰过围棋,直到放暑假。一天下午,老妈叫我到对面的巷子里去批些冰棍…  相似文献   

8.
世间有狐,极美艳神秘,天下人为之倾倒。这狐,就是围棋——木野狐。中国古代以木野狐代指围棋棋盘,意思是说她媚惑人如狐狸一样。后来木野狐就成了围棋的一个别称,简称就是木狐了。所以有一群人聚在一起弈棋吟诗,以木狐为名,足可显示出他们对围棋的热爱,这就是新浪的木狐人家,一个温暖雅致有品位的地方。新浪的围棋门派与弈城、清风一  相似文献   

9.
有一天晚上,我偶然收看到中央台“五环夜话”有关围棋的节目,说有个围棋高手叫龙飞虎,在网上战胜了国手马晓春。从那时起,我知道网上还能下棋,而且高手众多,于是今年春节我家购置了电脑,请来棋友兼同学董和燮安装上联众程序,2月初直到现在十个月,我在网上下了近千盘对局,棋力也有所增强,特别是在练棋感、练快棋上,从此与网络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天都要上网鏖战一番。我清楚地记得我第一个对手叫洛阳牡丹,他设的时间是1分300步,我想他肯定搞错了,应是1分30步,于是我改过来,他又坚持1分300步,这时我意识到,他没有搞错,就是要这样的时间,即1分钟…  相似文献   

10.
围棋又被称为方圆、黑白、乌鹭、楸枰、星阵等。黑白、乌鹭是以棋子的颜色代指围棋,楸枰是棋盘,星阵则指一颗颗棋子布于棋盘上,犹如星星在周天排列阵势,所谓星罗棋布是也。方圆指棋盘棋子,“围奁像天,方局法地”,天圆地方,演生出无穷变化。棋盘、棋子所组成的弈具,代表了围棋文化的物质方面,但可包含着精神的内涵,折射出弈者的兴趣爱好、精神追求及时代的审美风尚。本文专说棋盘。先说棋盘的“形”。汉代班固说:“局必方正”,说明古代围棋盘的标准样式是正方形的。那么这正方形的棋盘首先是用来干什么的,这本身就是个问题。如…  相似文献   

11.
引言: 我父亲棋下得好,小时候很多人到我家里去找他下棋,乒乓球台旁边的棋盘就成了我学棋的课堂。 高考那年,没有考上大学的我觉得没有颜面去见亲友,那时就想过靠下棋能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启事     
吕游 《围棋天地》2006,(18):74-74
我第一次接触围棋是从与我老公谈恋爱时开始的,现在算来已经有十六年了。十六年来,打谱声、棋子碰撞声成了我们家业余生活的主旋律。读《围棋天地》上的棋闻棋事,也成了我每月的必修课。在我们家,围棋就是一瓶酿造发酵多年的美酒,猛喝一口还有一些辛辣,细细品尝却回味悠长。  相似文献   

13.
棋界前辈陈祖德老师曾经在讲座《围棋与东方智慧》中提到:“围棋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矛盾体,比如这个‘围’字就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围地,另一个含义是围子。这两种含义,一种是防守,一种是进攻,包括了攻守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而诸如攻与防、进与退、大与小、急与缓、厚与薄等辩证思想在围棋中比比皆是。围棋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棋盘含有“天圆地方”的意思,棋子的黑白两色代表阴阳。棋诀“攻彼顾我、舍小就大、动须相应”处处体现出中庸思想。  相似文献   

14.
很多人开始关注起结城聪来了,那个人就是我。经常有人问我胜率多少,又赢了几盘棋,可我总是让他们失望。我对数字的概念很模糊,可能你觉得一个以棋为生的人会这样有些不可思议。在我5岁的时候妈妈拿了副围棋给我玩,为的是不让我缠着她讲故事。我从小就是个听话的孩子,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玩,妈妈总是向别人夸我懂事。我发现这些黑黑白白的东西很适合我,我常常一整天用它们在棋盘上摆出各种图案。那时候我是快乐的。可是有一天爸爸告诉我那是用来争胜负的,我第一次感到了恐惧。现在还能清晰地记起在正式比赛中赢棋的情形,看到对手痛苦…  相似文献   

15.
在围棋室里有快棋室,规则是:10分钟保留时间、加上1分钟1步的读秒时间。 这里很多人来下棋,原因是不用定麻烦的时间规则。联众围棋制定的时间和步数规则有很大的空间——0秒至~23小时59分59秒的读秒时间和每分1~400步,这给下棋的人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另类游戏空间——超快棋”。 超快棋(读秒时间里下的都算)每步30秒已经很快了(真正的下棋这已经算超快了),但我在联众见过10秒一步的,还见过5秒一步,30秒3步的(如果这样也勉强算是下棋)。 我还下过几盘很另类的对局——超、超、超快棋!!! 第一盘(这…  相似文献   

16.
乱解围棋     
1、大龙:龙本是祥瑞,起于渊,止于天。纵横六合,隐现八荒。 围棋中的龙就没这么幸运了,一般是起于一角(边),狼奔豕突,忽长、忽跳、再拐、再扳,别说飞腾,就算跳那么一步,都怕首尾难顾。在狭小的地方苟延残喘,好容易双目全睁,已然楚歌四面,困于源底。 2、手筋:人类上肢中那些胡乱错杂的神经、血管、肌腱。 围棋中手筋往往是在行棋者扔掉数枚烟头、摇坏几把折扇时,一不小心,手发抖,棋掉在棋盘上,居然是神来之笔。 3、死话:生命的两种形态,生者荣、死者枯,很容易判断的一件事。 围棋中死活就复杂多了: (1)、弃子:…  相似文献   

17.
张丽 《围棋天地》2005,(18):55-55
“方若棋盘,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以此来形容围棋的博大精深,动静相宜,是很贴切的。于是,归纳修改,一副漂亮的小楷“动静方圆,围棋天地”便在2002年的夏天贴在了我专门为《围棋天地》辟出的书架上。  相似文献   

18.
堆砌积木     
王元 《围棋天地》2005,(5):81-83
在上一期的本讲义中,挂出了《纲举目张》的标语,又涉及了一些棋中原理。对于初学围棋的朋友,我想作出的建议正是:在明确围棋就是围地的游戏之后,一边紧紧抓住围棋的本质即效率,一边了解、消化围棋的原理,这样,也许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吧。而对于硬啃以“一大堆”为单位的“定式”、“死活”、“布局”、“官子”等书本这样的学习方式,我不认为是值得推荐的。  相似文献   

19.
陈友鹏 《围棋天地》2011,(21):106-107
棋中有三味,棋书是明师。《精妙收官》则是我搜罗的棋书中的“真经”,有它引路,曾经过二十多年修炼的我,也终于混上Tom的面6。当初为求得一本,颇费了我许多心思——为伊消得人憔悴 初识围棋就是比吃子,多年来,中盘决胜负就成了我的招牌动作,往往是盘上刚下数个子,就是肉搏厮杀。  相似文献   

20.
本刊专访     
《围棋天地》2005,(8):13-13
记者:首先要恭喜你捧得理光杯,夺冠之际,你最想说些什么? 谢赫:此时我最想感谢的是原北海舰队司令员苏军,他老人家已于去年6月16日去世,今天(4月5日)正值清明节,我的夺冠也算是告慰他的在天之灵。我幼时学棋,当时青岛的围棋环境并不是很好,就在我学棋一年后,苏司令邀请国手华伟荣七段到青岛讲棋,当时华老师认为我在围棋上很有天份,这使得爸爸有了让我走职业道路的念头。可以说这个契机是我人生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