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社会中,在两性关系上倡导“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伦理道德规范,这使得女性一生都处于卑下的从属地位。鸦片战争后,伴随着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人们关于男女角色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这大大促进了女性的觉醒。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女性投身到家庭以外的社会领域,其自身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实现与提高,从而为保障人身与人格的独立提供了现实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2.
着重对诗中的“双鲤鱼”意象展开讨论,用实证的方法探寻鱼形书函的起源,归总了“双鲤鱼”在《饮》诗中的多重含义:不仅实指鱼形书函,还有诚信之意,并且特别蕴含了“男女好合”的意思,是爱情的象征。在此基础上,得出对《饮》诗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卢君 《阅读与鉴赏》2007,(1):122-123
“男尊女卑”、“重男轻女”是一种中国几千年沉淀下来的观念.留在了人门的骨子里,以至在现代社会里,在许多男性的观念里就是大男子主义思想,在许多女子的意识里就是相夫教子、夫唱妇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家庭伦理道德。男尊女卑现象的存在是干扰一个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影响着“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俐侎人对待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期待从孩子未出生就开始了,他们将这种期待融入当地的育儿习俗中.俐侎人对待男女两性儿童在求子习俗、生育和养育三个环节上有具体差异,其育儿习俗中的孕育、生育、养育过程中处处折射出当地人“男女有别”、“男尊女卑”的传统社会性别观念.要转变俐侎人的社会性别观念需要男女两性的共同努力,男性应该抛开性别偏见,而女性应该提高自身的觉醒意识,转变传统的角色认同.  相似文献   

5.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成人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这其中,虽不乏成人女大学生的身影,但为数较少。调查表明,仅是脱颖而出的这极少一部分女大学生,在成才过程中也历尽磨难。女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以及从业岗位上受到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制约,已经成为一个现实问题,正在限制着成人女大学生的进一步的发展。制约因素之一:传统思想观念和封建残余的束缚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崇尚的封建宗法传统,在妇女问题上规定“男尊女卑”、“夫为妻纲”、“夫死从子”,女人要“三从四德”,“相夫教子”,核心意思是女人不可以有独立的思想,更不能…  相似文献   

6.
吴晨皓 《当代学生》2012,(12):41-42
回望古代,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关系中便不难看出男尊女卑的社会倾向。然而,今天的男女地位与之却已是霄壤之别。男生女生不但早已平分秋色,反倒是"男生危机"被愈炒愈热,显得男生还稍逊一筹。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曹刿论战》中有一段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话:“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其中的“再”字,是“第二次”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中的“再”意思不一样。此外,古汉语中还有“二”、“贰”、“两”等.这几个词意义和用法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它们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尔雅·释亲》是我国最早研究亲属称谓的专著,比较全面地阐释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人际亲疏关系。其中所释亲属称谓,如“姑”、“舅”、“婚”、“姻”等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男女的地位关系,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中国社会“男尊女卑”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吴起杀妻的做法向来为人所诟病。人们多指责其“贪名”,而少有人以男女性别角色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男尊女卑、夫尊妇卑的性别角色定位模式在先秦时期便已形成。由于文化、习俗的差异,在春秋、战国之际的列国,性别角色的分布又不尽相同。然而吴起杀妻在男尊女卑、夫尊妇卑的性别角色定位模式和政治利益的双重作用下却得以无罪。经考证,吴起杀妻的确切年代应为周威烈王十四年(公元前412年)。  相似文献   

10.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男尊女卑”、“重男轻女”是一种中国几千年沉淀下来的观念,留在了人门的骨子里,以至在现代社会里,在许多男性的观念里就是大男子主义思想,在许多女子的意识里就是相夫教子、夫唱妇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家庭伦理道德。男尊女卑现象的存在是干扰一个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影响着“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正>青海锡铁山子弟学校卢吉明问:《愚公移山》中“荷担者三夫”的“三”一般都注为“三个”,是不是理解为“多”更好?这个“三”字解为“三个”是不够好,但依我看,也不是“多”的意思,而是指“少”,这句是说愚公手下只有不多的几个强劳力。  相似文献   

12.
秋瑾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杰出的资产阶级女革命家、巾帼英雄。她在妇女问题上,一反数千年之旧传统,创蓁辟莽,别开新界,以崭新的妇女观彪柄于中国近代历史上,启迪着干百万妇女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自身的解放而奋斗。 在她的妇女观中,首先是一反数千年来“夫为妻纲”、“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旧传统,主张男女在人格上、社会政治地位上应一律平等。她用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天赋人权学说来观察妇女问题,指出:“天赋人权原无别,男女还须一例担”;“男和女同心协力方为美,四万万男女无分彼此焉”。她对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束缚压迫妇女的封建伦理斥之为“胡说”、“牢笼”、“囚狱”、“黑暗界”,也就是说妇女同男子的平等地位是被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平等和不平等的一般概念出发得到关于男女不平等的确切概念后,从哲理上证明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经济根源是劳动形式也即母权社会向父权社会过渡期间人类生产方式的变化,直接导因则是男女性别分工变为社会分工,男女生理差别只是起着“自然根据”的作用。文章还分析了男女不平等持续至今的原因:一是人类至今还未放弃效益原则,而男女社会分工在今天仍能提供较高的社会生产效率;二是文化的原因,即男女不平等已积淀为社会制度和人们的心理习惯,以至男女被塑造成“两个人类”,这些成了反对消除男女不平等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从社会成员的多样化需求来说,还是从支配阶层控制社会的基本方针来看,学校被期待承担的社会角色都不仅仅是“教育”机构。现实中的学校实际扮演的社会角色除了“教育”机构外,还有“象征”机构、“分化”机构及“销售”机构等多种类型。学校应承担的社会角色是“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社会结构和谐发展的教育、学习及甄别机构。  相似文献   

15.
女尊小说营造了一个男性生子、女性“三夫四侍郎”的性别颠倒的虚拟世界,它诞生于世界女性主义浪潮的大环境下,契合当代女性的心理。不过,女尊小说所架构的社会,本质上是对现实男尊女卑社会的颠倒,缺乏现实基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教师角色辩护的基础与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认识教师角色,讨论教师角色具体有哪些内容,这并不是最重要的课题,关键是要阐明“教师是什么”,它决定着“教师怎么做”及“做什么”。这就要揭示认识教师角色的思想方式,这是前提。因而需要在教师与现实世界的相互构成中理解教师角色,从变化着的社会生活背景思考教师角色,这是研究教师角色必要的思想路径,有助于克服仅仅从知识、技能的维度阐析教师角色的局限,有助于开拓教师角色的理解途径。  相似文献   

17.
“夫”是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单在初语七年级至九年级文言文中就出现了20次之多。读准它的音,对于理解文言语句的意思,正确把握文言文内容主旨有很大的帮助。笔者试就这20处“夫”的读音进行归纳,以引起大家的关注。 在2002年12月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刘卓主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对“夫”的读音是这样说明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中国婚姻史、妇女文化史,《易经》是上古时期不可多得的一部文献,其中反映了妻从夫居、男尊女卑、多女共夫、婚姻不自由、贞节萌芽、婚龄、婚期、男主外女主内等现象。然而当前学界对此尚未给予应有的关注,故尔,本文拟以历史文化的视角对这些现象作出说明,并指出它们对以后历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无论何时何地,每个人都有意无意地扮演着某种角色”,教师亦是如此。每一位教师都扮演着多种角色:社会中的公民、学校中的教师、家庭中的成员等等。教育学将教师视为“教育者”,社会学视角下的教师则是一种“社会角色”。本文试图从另外一个视角,即社会学的视角对教师的角色特征进行剖析,充分理解教师角色,缓解角色冲突的危害,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是”字在文章中使用频率高,它最主要的用法是表示判断。例如:“他是小学教师”,“九月十日是教师节”。另外它还有以下几种用法: (一)表示“凡是”的意思。如“是少先队员的,都应佩戴好标志”。 (二)表示“虽然”的意思。如“写是写好了,就是不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