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教版初一《生物》第二册描述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时,是以小麦或玉米为冽,通过对比得出结论:种子萌发不需光。这种结论实际上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种子前发除了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空气外,有时还需一定的光线。种子萌发时对光线的需求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与光线无关光对大多数种子的萌发设有影响,在光照和黑暗的条件下均可以萌发。如小麦、向日葵、豌豆等。二、喜光性种子种子在黑暗处不发芽或发芽很差,而在光线下发芽良好。如高直、烟草、长齿草、田边草、黑种草等。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把高畜种子放在…  相似文献   

2.
在首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试题中有一简答题是:“满足萌发条件的种子,放置在黑暗的条件下能不能萌发?试题的标准答案为:“能”。即满足萌发条件的种子在黑暗的条件下都能萌发。初看起来,没有问题。经仔细推敲。就会发现问题。一般种子要满足其萌发的条件有:水、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满足了,就能萌发。对一般的需光种子而言,在其吸胀后要经红光处理,然后放在黑暗的适宜条件下,才能萌发;但对于那些需要光周期的种子,虽经上述一次处理也不能萌发。  相似文献   

3.
为展现光照、温度和重力3个环境因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设计了油麦菜种子的萌发实验,探究光照和温度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力对幼苗根、茎生长的影响.可为"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一节的教学内容提供良好的教学素材.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光照长度、pH值、渗透势、盐浓度等各种生态因子对春飞蓬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L/24D,8L/16D,12L/12D和16L/8D等四个光照长度条件下,春飞蓬种子的萌发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pH6到pH8的环境中春飞蓬种子的萌发率均超过O.30,在pH7时萌发率最高,达0.51±0.05;在pH4和pH5、的酸性环境和pH9和pH10的碱性环境中,春飞蓬种子均不能萌发.种子对渗透势浓度的变化敏感,在-0.05Mpa及更低的渗透势浓度下,春飞蓬种子的萌发率比对照(0Mpa)显著降低.春飞蓬种子能在适度的盐浓度(0.05mol/L到0.10mol/L)条件下萌发,在NaCl浓度为0.15mol/L及以上时几乎不能萌发。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探究冰岛罂粟种子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萌发情况,缩短种子萌发时间,提高种子萌发速率.以冰岛罂粟种子作为材料,从春化时间、培养基、温度、光质4个主要方面对冰岛罂粟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探究,研究表明:冰岛罂粟种子的最适春化时间为2d,在B5培养基中发芽率最高,最适萌发温度条件为18℃,黄白混合光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试验结果为今后开展冰岛罂粟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蔊菜为材料,研究植株的形态特征和种子萌发试验.植株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蔊菜平均株高为12.38cm,平均茎生叶厚为5.32mm、叶长5.10cm、最大叶宽2.28cm,平均果实长1.91cm.用不同理化因素处理种子,其萌发实验结果表明:在单因素处理中,50%H2SO4处理15min发芽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提高了14%;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处理中,50%H2SO4处理5min、35℃恒温浸种36h、每天光照培养12h蔊菜萌发效果最好,发芽率最高可达99%以上,其中对蔊菜种子萌发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培养光照时间,其次是药品处理时间,再次是35℃恒温浸种时间,硫酸浓度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向日葵种子根的向光反应特性及光照时间、光照强度IAA和GA3对其向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向日葵种子根表现为负向光性倾斜生长;(2)在2~8h的光照时间内,向日葵种子根的负向光性与光照时间成正比;(3)在5~25 lx的光强范围内,向日葵种子根的负向光性与光强成正比;(4)0~10-4mol.L-1的IAA可促进根的伸长和增强其负向光性反应,随着IAA浓度的升高,向日葵种子根的负向光性反应消失,生长也受到抑制;(5)10-5~10-4 mol.L-1的GA3能促进向日葵种子根的伸长,但对其负向光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探究植物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初中生物学重要的实验之一。立足真实生活情境,创新性地开展探索尝试,以光照为实验变量,以绿豆种子为实验材料,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探究光照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以油菜为实验材料,采用3种光照水平(L1、L2和L3分别为100%、45%和25%光照)和3种氮素水平(N1、N2和N3分别为0.4%、0.8%和1.6%NH4NO3)的双因素实验,研究光、氮及其互作对油菜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相同光照条件下,油菜种子的发芽率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0.8%氮浓度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2)种子发芽势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在相同光照强度处理下,1.6%氮浓度处理的种子发芽势显著低于其他两处理组(P<0.05)。(3)在L1、L2光照条件下,发芽指数随着氮浓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L3光照条件下,发芽指数随着氮浓度的升高呈现下降的趋势;在相同光照条件下,以1.6%氮浓度的种子发芽指数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4)在L1光照下,种子的活力指数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以1.6%氮浓度处理组最低,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理组(P<0.05);在L2、L3光照处理下,种子活力指数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种子活力指数以1.6%氮浓度处理...  相似文献   

10.
将西藏传统塑绘颜料分类为无机矿物颜料和有机植物颜料,选取雌黄和石绿作为无机矿物颜料的代表;花青和胭脂作为植物颜料的代表,以颜料颜色褪变色差ΔE与作用时间t的关系,探讨西藏塑绘颜料色调变化的影响因素;同时根据颜料的耐受性,在颜料中添加耐蚀耐光性颜料添加剂AX,对提高耐受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酸性、碱性和氧化性等腐蚀性物质对塑绘颜料影响的规律是随着时间先快后缓;而无机矿物颜料和植物颜料受到的影响程度不同。太阳光、红光、紫外光3种光源对两类颜料的影响为:随照射时间的延长,色差值越来越大,显示太阳光<红光<紫外光,光照对有机颜料影响更大。AX能提高颜料的耐蚀性和耐光性,还可提高颜料色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1、为什么常用红光表示危险信号?汽车遇到红灯就要停下来,在修马路时,到了晚上修理点亮起红灯;汽车的尾灯也都做成红色。为什么常用红光来表示危险的信号呢?红光颜色鲜艳,给人一种醒目的感觉,是否仅此而已?不是的,这里面还包含着许多重要的光学知识。我们知道,白光里面包含着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不同颜色的光,波长不一样,其中红光的波长最长,它能绕过雨点、尘埃、雾珠等细小微粒;紫光波长最短,当光照在空中细小的微粒上时,波长较短的光,像蓝光、紫光都容易被散射开来,从而偏离原来的方向;而波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内容简介】《种子的萌发》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学期《新的生命》单元中的一篇教材。教材安排了三个内容:第一部分"浸泡种子",种子萌发时,需要足够的水分,这个部分学生将进行几种种子吸水量的研究;第二部分"种子的内部构造",学生将在这个环节中,亲自将种子剥开,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第三部分"发芽的蚕豆",学生将把浸泡的种子放在盘子中,对种子进行持续的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变化过程,结合对种子内部结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1题目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1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再通过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2)萌发过程中在-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  相似文献   

14.
种子的萌发     
一说起种子,你马上就会想到大米、小麦、绿豆、赤豆、黄豆、蚕豆……的确,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种子,比如米饭、面食、豆制品等等,它们都是由种子加工而成的。种子不光为我们提供营养,而且为植物最初的生命活动——萌发,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当种子处在水分充足、温度适宜、空气足够的环境中,一般情况下都会萌发。那么,什么因素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呢?种子萌发过程会不会受到不利因素的干扰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相似文献   

15.
学生知道种子的结构,但对于如何辨认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感到很困难,对于与种子萌发相关的知识也只停留于机械的记忆。鉴于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做种子萌发实验:了解植物吸水的原理;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知道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干重和湿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吸烟在我国的历史比较悠久,根据《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目前我国吸烟人群逾3亿,另有约7.4亿不吸烟人群遭受二手烟的危害;每年因吸烟相关疾病所致死人数超过100万,成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堪承受之重。为此,笔者设计探究香烟中的煤焦油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来检测吸烟的危害程度。1实验原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条件,在萌发初期,种子需要进行细胞增殖和分化,而吸烟后的产物对种子的萌  相似文献   

17.
【例1】现有一种植物种子,已知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为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依据所给材料、用具,设计实验的方法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被子植物开花传粉、形成种子。种子是幼小的植物体。种子是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植物依靠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的成分、结构、形成、发育,各部分的遗传组成,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的储存、催芽,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新陈代谢变化、营养方式的转变等等都是考试中常常涉及的内容。现对以上各考点以试题的形式展开分析、归纳,进行“种子”专题讨论。  一、种子的成分和结构种子是植物体的胚胎,是生命活体,它的成分与一般植物体有共性,也有特殊性。因子叶或胚乳中营养成分的不同,种子可以分为:淀粉类种子、油料类种子、蛋白类种子…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楸树的良种选育和种子快繁,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对楸树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恒温条件下,种子发芽率与光照时数呈正相关,全光照楸树种子的发芽率最高,达78.3%.种子发芽前期给予适当时间的黑暗处理,可大大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前期黑暗处理虽不能改变楸树种子的光发芽特性,却能加强其光感应度.种子发芽后期给予黑暗处理,对种子发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大树,还是小花、小草,最初的生命都是一颗小小的种子;我们人类的灿烂文化,科学技术的成果其实也是一粒种子萌发起来的,那是一颗创造力的种子;创造力的种子孕育在每个孩子的大脑中,这颗种子需要生根。发芽必须精心播种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播撒创新的种子,去唤醒创新的潜能,去鼓舞创新的志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