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活中常有小颗粒状物体混在一起,究竟要怎么分离?办法有很多,但在尝试使用各种工具后,幼儿发现使用筛子能很快将两种混在一起的小颗粒状物体分开,而且一直对筛子充满着浓厚的探究兴趣。因此,我决定进一步让幼儿来探究筛孔大小与被分离小颗粒状物体大小之间的关系,运用所积累的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设计意图 “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使大班幼儿领会“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我尝试让幼儿参与各种操作活动、游戏活动,去感受、探索、发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可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积极情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刘彦芝 《今日教育》2006,(8):28-28,3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生活中有多种不同材料的垃圾,垃圾、废旧物的乱扔乱丢现象也屡见不鲜,严重污染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但是,只要我们动用自己的智慧,发挥我们的创意,我们身边看似废弃的物品经过巧手加工,就可以得到合理的再生,变成宝贝。为让幼儿从小学会节约,对废旧物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特生成了本次活动《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4.
马昕  张韵怡 《教育导刊》2004,(18):44-47
影子包括人的影子,树木、水、楼房等的影子,是幼儿即熟悉又有神秘感的现象。周围的自然影子或通过人为造成的影子都能吸引幼儿的目光。  相似文献   

5.
卢琪  王黎敏 《山东教育》2003,(33):34-34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萌发对数字的兴趣。活动准备1.活动前布置任务,请幼儿在周围生活中找一找“哪里有数字?它们表示什么意思?”2.教具:0~9数卡二套,有数字的物品若干,数字信息若干条。3.学具:幼儿人手三套0~9的数卡。活动过程一  相似文献   

6.
石头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它能用来玩游戏,能观赏,还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作用。在组织幼儿散步时,我经常发现他们将小石头捡起来装在口袋中带回教室,与同伴们‘研究”小石头。“咦,我们走的鹅卵石小路是不是这种小石头铺的啊?”“石头上的花纹好漂亮啊,像水墨画。”“小石头可以这样玩……”于是,顺着幼儿的兴趣点,生成了这一活动,旨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开拓幼儿视野,在看看、玩玩中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体验合作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吕静 《山东教育》2012,(18):41-42
活动分析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特别强烈。特别是大班幼儿,他们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的重要时期,对常见的任何事物、现象都喜欢刨根问底。生活中,幼儿经常会发现很多现象:为什么刚栽上的小树要在旁边绑很多木  相似文献   

8.
有个幼儿带来了一本《小小车迷》的书,许多幼儿都被里面各种各样的汽车吸引住了,总听到他们聚在一起说:“哇!这辆车真漂亮!”更让我惊奇的是,幼儿对许多汽车的牌子都了解得十分清楚。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也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幼儿接触汽车的机会增多了,他们对探索汽车的兴趣伯.很浓.所以.  相似文献   

9.
设计意图:鸡蛋是幼儿常见的生活物品,带着幼儿在玩蛋、磕蛋,观察小鸡出壳时的时候,教师生成了“神奇的蛋壳”的课题。旨通过直观操作让幼儿明白蛋壳的受力原理,并用经验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从而揭示科学社会化、科学生活化的内涵,激发幼儿运用这种相似性原理去发明创造的欲望。  相似文献   

10.
正【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两面镜可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数量和两面镜夹角大小的关系,对两面镜成像的现象感兴趣。2.能认真观察与记录,乐意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探索结果。【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已认识镜子,有照单面镜镜子的经验。材料准备:单面镜若干,幼儿人手一个两面镜及记录表、彩色笔等。【活动过程】1.照两面镜,引入活动。师:单面镜能照出一个自己,这里有一个两面镜,小朋友照照看,能看到几个自己?引导幼儿猜想在单面镜和两面镜中可看见的物体像的数  相似文献   

11.
刘隽  季燕 《山东教育》2005,(27):29-30
设计意图 幼儿在活动中常常会操作各种玩具、材料,不同的操作方式会带来物品不同的运动状态,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力”已经有了许多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联系幼儿的生活,对于大班的幼儿可以提升到粗浅的科学知识,以合适的方式让幼儿形成“力”的概念。基于这样的认识与需要,我们设计了“神奇的力”的活动,让幼儿在反复操作中体验探索带来的乐趣,了解“力”的初步知识。  相似文献   

12.
活动的产生: 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医院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通常教师给幼儿提供的都是一些药瓶、听诊器,针管、血压计之类的属于西医方面的用具。没有关于中医方面的游戏。幼儿的生活经验中可能有过看中医的经历,但都是非常浅薄的,只知道看了中医就要喝黑色的苦味的汤药。另外,幼儿在野外玩过家家时,很喜欢用草、树叶、枯木等作为游戏材料。根据这些现象,设计了此项活动。  相似文献   

13.
周丽萍 《山东教育》2005,(15):32-32
活动室的自然角里饲养了几只大龙虾,孩子们兴奋地跑去看,有的孩子忍不住伸手想去捉,可被大龙虾那张牙舞爪的大钳子吓得缩回了手,孩子们纷纷惊叫着:“哇,龙虾的钳子好厉害哦!”“是呀,它的大钳子会咬人的,上次我妈妈的手就被咬住了,很疼很疼,还出血了。”“老师,你看,龙虾的大钳子像剪刀。”  相似文献   

14.
设计意图 本活动巧妙运用纸板这一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沿着“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验证-结果讨论”这一线索层层推进,让孩子们通过积极主动地操作,去探索物体平衡这一科学现象。活动由情感激发导入,始终把幼儿探究习惯的养成融人丰富的问题情境中,让幼儿亲历探究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魏宁 《山东教育》2008,(3):37-38
我园的户外活动场地上新置了一些废旧轮胎供幼儿操作、玩耍,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或滚动或搭建,百玩不厌。在一次活动中浩然小朋友忽然问我:“老师,这些轮子这么好玩,是怎么做出来的?”这句话使我陷入了思考。幼儿对轮子并不陌生,从咿呀学语时的玩具汽车到路上的车水马龙,可以说轮子遍布在幼儿生活的各个角落。但越是熟悉的东西就越容易被忽视。轮子有什么小秘密,以前没有轮子时人们怎么运送物品,轮子是怎样演进来的,幼儿都无从知晓,因此我设计了“和轮子玩游戏”的教育活动,通过玩游戏、看动画,帮助幼儿在探索、实践中了解、认识他们熟悉但不熟知的轮子,知道轮子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幼儿的科学活动不是被动地接受科学,完全是自己主动地探索科学,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在教育中进行生活。因此,运用生活即教育理论,以大班科学活动杯子叠叠乐为例,从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来源于生活;科学活动的开展融合于生活;科学活动知识的转化回归于生活这三方面来阐述如何将这一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  相似文献   

17.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实践、科学实验及有趣的游戏让幼儿知道光在空气中是直线传播的;了解光与影的关系。2.激发幼儿探究自然的兴趣,学习探索自然的方法。活动准备手电筒、幻灯机、动物卡片、蜡烛、纸板(两块)、音乐游戏磁带、录音机、彩  相似文献   

18.
陈娟 《山东教育》2009,(10):42-43
设计思路 本活动是根据生活中的“物体下落”现象预设产生的,贴近幼儿生活,体现了“科学教育生活化”这一《纲要》精神。“纸蜻蜓”的折法很简单,但转落起来又美丽又好玩,它还会因为某些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我的目的并不是要孩子们掌握深奥的科学知识——“纸蜻蜓”旋转的秘密,  相似文献   

19.
生成背景 为了使幼儿度过快乐的晚间生活,我们想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转移幼儿的注意力。于是,我们对幼儿晚间需要进行了调查,有的幼儿提出想去看月亮。在一次“看月亮”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对天空有很大的兴趣,他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月亮上有什么”、“月亮上的阴影是什么”……于是,我们决定沿着幼儿的兴趣点开展“月亮”的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20.
设计意图葱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佐料",营养价值很高。但是对于葱的功用,我班的幼儿并没有意识到。比如午餐时,经常听到孩子们喊"老师,我不要吃这个长长的东西(葱)";"我不喜欢吃葱,帮我拿走啊"……我想,既然幼儿对葱关注得比较少,不了解葱的特征和多种用途,为何不给他们一个学习的机会,把生活中常见的葱作为科学探索的材料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