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洋 《培训与研究》2006,23(10):48-50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历史影视剧的大众文化样态,在后现代史学观和积极性大众文化理论的视野下有其合理性,并对作为选修的大学历史课程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给予了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学界关于大众化价值功能的阐释一直存在着精英主义的偏见,这一偏见可以具体通过“谁在说”、“说什么”、“怎么说”三个方面来检讨。大众化的价值功能的两重性是指大众化同时具有善/恶、利/弊等两种互相矛盾对立的属性。道德理想主义和历史主义的理论话语皆造成对大众化价值功能的单一化的误识,现实主义的判断标准提供了正确分析大众化价值功能两重性的可能性。大众化善恶同体、利弊参半的两重性可以在多个层面上加以求证。  相似文献   

3.
自从利维斯提出将大众文化引入学校课程的主张以来,有关大众文化的课程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众文化课程观进行了梳理,阐述了大众文化课程观从利维斯的精英主义大众文化课程观、班托克的社会分层大众文化课程观、泰勒的校外课程大众文化价值观、吉鲁的批判教育学大众文化课程观到白金汉等的媒介素养教育大众文化课程观的演变过程,揭示了人们对大众文化在课程中的价值认识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悄然兴起的大众文化,深刻影响并在不断改变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更成为当代青少年文化消费的主要方面。而其当初具备的许多积极因素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极因素所消解,呈现出的诸多弊端严重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因此,建构青少年科学的价值观,提升人文素养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5.
大众文化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与工业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工业文明过渡到信息时代,大众文化出现了新的特征。它先是印证了福柯所说的"规训"社会设想,同时又以抵抗的方式颠覆了规训;在信息时代,数字影像和"虚拟现实"使得大众文化成为多种力量"角力"的场所。文章以数字影像时代的大众文化为切入点,探讨了大众文化的霸权与整合、现实与虚拟、宰制与抵抗,以期对大众文化作新的审视。  相似文献   

6.
"大众文化"一词引进中国后,在概念使用上存在一定的模糊和混乱,西方大众文化是在高度物质文明的基础上产生的,科技理性和世俗化在西方大众文化的勃兴和繁荣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国的大众文化是在与西方迥异的历史语境中萌生发展的,和西方的历史进程存在着历史时空上的错位,有它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论大众文化的迷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mageiseverything” ,某摄像机的这句广告词 ,鲜明地道出了大众文化的秘密所在。正是通过形象的表演和展示 ,大众文化破除了固执于传统艺术的物质———精神二元对立的格局 ,打通了意义 价值———物质 消费的隐秘通道 ,给受众以感官愉悦和精神提升的双重许诺 ;而面对艺术 ,受众也似乎因此获得了空前的自主和自由。然而形象无节制的扩张 ,使其成为“失重”的“表象” ,那诱人的承诺也随之变成抛给大众的障眼的魔布 ,迷恋“文化”的大众 ,最终迷失于形象的游戏 ,从中获得的只是虚幻的乌托邦式的满足。一、由“意义物化”…  相似文献   

8.
信息消费时代的大众文化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迅速占据了大陆文化市场、充盈了人们的闲暇时间。大众文化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品格不同于政治文化和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创作者,以及文化批评界,只有坚守文化立场、紧握批判之矛,大众文化才会拥有灿烂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10.
大众文化的兴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尽管其消极作用也十分明显,但是由于它既满足了大众的需要,又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只要我们能扬长避短,提升其艺术含量,使它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统一起来,它必将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黄汀 《怀化师专学报》2012,(10):100-102
对当代中国青年来说,大众文化已经成为青年价值观形成的文化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当前青年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价值取向上更加追求个性,崇尚自由;价值观世俗化、实惠化;对社会主导价值取向排斥、拒绝等。因此,重塑我们的政治价值观,为青年价值观构建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外部环境、用先进文化引领消费时代的大众文化以及重塑青少年人文精神成为消费时代大众文化背景下青年价值观构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大众文化价值观念以其特有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评价标准和审美情趣影响着服装艺术设计,并推动服装艺术设计走向了与现实生活更加贴近,更加丰富多样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军队的女儿》及《桑那高地的太阳》出发,追溯新疆汉民族文学发展的脉络,力求建立其文学发展的谱系,尤其是挖掘其文学所独有的地域特色及人文精神的内涵。新疆汉民族文学中原始自然景观的文化呈现及竭力张扬的创业意识与开拓精神,是对英雄主义与人文精神的发扬光大,是对中国人征服自然与超越自我的再现与讴歌。它成为今天日益消费化、颓废化的商品社会的警醒,能在某种意义上解答当前社会转型中人的精神价值趋向问题。无疑,它是今天西部大开发中精神资源的一种极重要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摄影在发明之初,它的纪录性和可复制性给绘画等传统艺术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摄影在图像复制和传输方面显示出极强的优越性。在晚近文化中,人们的意趣已从文字投向图像,图像大量繁殖,社会已发展到"读图时代"。本文意欲从摄影的纪录性、主观性和复制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性等几个方面,探讨摄影在当今读图时代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思潮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它打破了视文化为高高在上的传统观念,继而砸碎“带高”颠覆“神秘”。它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实在是难以估量的。因此对其梳理一下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从一定意义上讲,大众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可以用建构与解构来概括,即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借助现代传媒工具进行的大众文化的生产以及对这种文化的接受,仍然表现为建构和解构.但是,大众文化也可以有另一种逻辑,即表现大众人们的日常生活、真实情感和追求,现代传媒工具也可以在其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传媒和文化将展示出一种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科学技术特别是传媒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大众文化迅速在中国崛起,已经成为强势和主流文化.受此影响,通俗文学的崛起和大行其道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有必要对近年来大众文化笼罩下的中国通俗文学发展之路进行勾勒,并探讨通俗文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大众文化这一现象和概念是从西方传来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逐渐在我国产生。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已经成为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三足鼎立的文化格局中的重要一级。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它对我国的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应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引领、规范大众文化,使其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不断发展壮大的市场经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更推动着文化多层面的变革。文化是精神,不是物质。但社会生产所追求的是物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尽可能为人类提供纷繁复杂的消费构成。大众文化得以为社会所接受,并迅速流行的重要原因就是轻松感。图书等出版物虽然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但是面对现代人的众多压力,那些能够给受众群体带来快速解除疲劳的文化产品则更受青睐。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和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化冲击等问题,是需要出版工作者面对和深刻思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