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45名老年跑步者进行血清VitA、E的测定,并以28名不参加锻炼的老年人作对照组,结果表明:①老年跑步组血清VitA平均水平较对照组高(P<001),跑龄、跑程对血清VitA水平未见显著性影响;②老年跑步组血清VitE平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依跑龄、跑程的增加下降明显。提示:坚持跑步运动对维持老年人血清VitA水平有一定的作用,老年跑步组血清VitE是否低于对照组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温针灸和穴位注射影响运动员血清CK,SOD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实验将20名男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和实验两组。实验组每日温针灸和穴位注射一次,连续五日;第五天进行5000米跑。分别测定运动前及运动后1小时、16小时、24小时血清CK、SOD活性。实验结果表明:1.对照组CK在运动后24小时内持续增高;SOD在运动后下降明显P<0.05。2.实验组CK恢复提前;SOD在运动后保持相对恒定,相应时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P<0.001)  相似文献   

3.
检测14名体育系男生200W踏车疲劳性运动前、运动后即刻、5min、10min、20min时,动脉化耳血的PH值、tCO2、PCO2、BE、SB、AB、PO2、O2ct、Hb以及K^+、Na^+、Ca^2+浓度。结果:血PH值、PO2、tCO2、BE、AB和SB在运动后20Omin钟内均明显低于运动前(P〈0.001),并且,PH值与这些血气指标均存在高度正相关。Hb、PO2、O2ct、K^+、N  相似文献   

4.
以大鼠力竭运动为模型,研究力竭游泳后即刻、24h和48h,大鼠端脑中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NE)和多巴胺(DA)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动态变化的趋向性。结果:端脑中5-HT在力竭运动后即刻、24h、48h均明显升高(P〈0.05、P〈0.001、P〈0.05),24h达到最高。端脑中NE在力竭运动后24h明显升高(P〈0.001),可能与机体应激反应的延迟发生有关,48h已恢复正常。端  相似文献   

5.
力竭运动对大鼠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观察了10只大鼠安静时、力竭运动后即刻、力竭运动后24小时耳廓微循环的动态变化。观察结果表明:力竭运动后即刻大鼠微循环发生明显障碍(P<0.01)。休息24小时后微循环障碍得以明显改善(P<0.01及P<0.02).但是,与安静时比较,血管形态积分值和总积分值仍有显著性差异(P<0.02),而流态积分值和管周状态积分值已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运动员红细胞免疫功能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酵母花环法检测45例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系学生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红细胞免疫调节促进因子;抑制因子及红细胞增强中性粒细胞吞噬作用试验。同时选择年龄、性别与运动员组相同条件的四川省卫生干部管理学院41名体检正常学员作为对照组。实验结果显示运动员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红细胞受体花环促进率(RTER)高于对照组(P<0.005),吞噬增强率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7.
不同方式的力竭运动对大鼠细胞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方式的力竭运动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让大鼠分别进行游泳和跑步两种方式力竭性运动。并测定大鼠血浆皮质醇和免疫细胞CD^+4、CD^+8含量,实验结果:两种方式力竭性运动后血浆皮质醇均显升高(P〈0.05),CD^+4显下降(P〈0.01),跑步力竭组CD^+8显升高(P〈0.05),而游泳力竭组则无明显差异,同时显示跑步力竭组血浆皮质醇及CD^+8升高值和CD^+4下降值与游泳  相似文献   

8.
运动员血气指标的近似昼夜节律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0名男性运动员血气指标(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总量、pH值、碳酸氢根离子含量、标准碳酸氢盐含量)在24小时6个不同时刻的量变的研究,以探讨运动喘安静状态下的血气指标的时间生物学特征,为运动医务监督和运动训练提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血红蛋白、二氧化碳总量、碳酸氢根离子、标准碳酸氢盐和pH值均表现出明显的近似昼夜节律(P<0.05);而氧饱和度、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未表现出昼夜节律(P>0.05)。  相似文献   

9.
Wingate测试法的代谢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初步研究30sWingate测试的做功与体成分、能量代谢的相关,以及运动后血乳酸恢复特点与个体无氧阈(IAT)的关系。结果显示:30sWingate运动测试中最高功率(PP)与去脂体重、10s测试平均功率有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62(P<0.01)和0.866(P<0.02);30s运动后30min内各时段的血乳酸恢复百分数与IAT值相关显著(0.80≤r≤0.951,P<0.05),分别建立了用去脂体重推导PP值和用第15min血乳酸恢复百分数推导IAT值的回归方程。经过与国内外有关研究结果的比较、分析认为,通过体成份、30sWingate测试及运动后第15min血乳酸恢复百分数的连续测定,有可能实现有氧、无氧两种代谢能力的一次性测试和评定。  相似文献   

10.
柔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心理监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显示,在大负荷训练期间,不论男女POMS总积分(T—POMS)比非赛季基础积分皆显著升高,减量后T—POMS与自感疲劳指数(RPE)明显改善;期间T—POMS与RPE之间呈线性相关;大负荷训练期间,不论男女处于过度疲劳状态的T—POMS与其非赛季基础积分的升高程度皆显著高于非过度疲劳状态的T—POMS的升高程度;当T—POMS比自己非赛季基础积分升高55%以上,且亚疲劳积分大于精力充沛积分时则可考虑该柔道运动员有早期过度疲劳。  相似文献   

11.
运动员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时间生物学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6名男性运动员的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可的松(Cortisol)、睾丸酮(T)在24小时内的不同时刻的量变的研究,以探讨其时间生物学特征,为运动员选材提供依据。结果发现cAMP、Cortisol、T均表现出明显的近似昼夜节律(P<0.05),cGMP不具有昼夜节律(P>0.05),cAMP的峰相位处于上午8时左右,Cortisol、T的峰相位与cAMP基本同步。可的松的节律稳定性好,可作为判定机能调整幅度的标志节律。  相似文献   

12.
氢硫酸与氯水的反应实验的改进党育红(北大附中)一、改进目的硫化氢是无色、恶臭、有毒的气体,是大气污染物之,空气中含有0.05%的H2S气就可闻到恶臭味,含有0.1%的H2S气就会使人头痛晕眩,吸入了大量的H2S气还会造成昏迷或死亡.考虑到现今有些中学...  相似文献   

13.
补充抗氧化剂对老年运动小鼠脂质过氧化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抗氧化剂(维生素E、维生素C和硒)对老年运动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给老年运动小鼠初充抗氧化剂(每5ml钦用水中含VitE0.25IU,vITC0.5mg,亚硒酸钠0.005mg),时间长达5个月,测定小鼠肝脏胞浆,线粒体抗氧化酶生,结果发现,补充抗氧化剂可显提高运动小鼠肝脏CuZnSOD及胞浆GSH-px活性,而对肝脏MnSOD、线粒体GSH-px及胞浆Cat活性影响不明显,补充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4.
有氧运动训练对成年大鼠血清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成年大鼠血清脂蛋白以及脂质过氧化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12只12月龄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训练组在跑台上训练8周(每周训练5天,每天训练30min,速度为20m/min)。结果如下:(1)8周后,训练组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2)训练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变化不明显,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15.
对中方10名竞走运动员(世居海拔2260m)和日方10名竞走运动员(居住平原,10m)在青海多巴高原的训练基地(海拔2366m)和平原(海拔10m)训练期间进行了4min递增负荷实验的血乳酸,心率的测试。结果表明:高原训练初期与后期相比,中日双方运动员的无氧阈速度ATV分别由3.of士0.42m/s、2.78±0.52m/s升至3.22±0.25m/s、3.30±0.34m/s,血乳酸一速度曲线右移程度较大。中日运动员高原训练后期和初期的同级负荷运动心率相比均有所降低。同时从ATV与比赛平均速度的相关系数看(男子运动员r=0.85,P<0.01;女子运动员r=0.65,P<0.05)它们之间存在较高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太极拳运动前后心肺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系统观察测试部分长年参加武术锻炼和无训练者在完成规定的太极拳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的心肺功能指标变化后发现:长期从事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心脏射血速度和射血加速度均显著性优于普通人(P<0.05),而且肺活量也显著大于普通人(P<0.05)。此外,一系列指标显示长年从事太极拳运动对促进老年人心肺功能的改善确实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大量的研究结果也为老年人如何参加该项运动锻炼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E和硒对运动大鼠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大鼠腹腔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复合注射液0.4ml/Kg.W.D,45天,测定疲劳性游泳前后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的有关指标。发现,亚硒酸钠维生素E使大鼠游泳耐力提高了75.82%,并抑制大鼠疲劳性游泳后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程度.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在对膜结构的保护上,硒、维生素E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能抑制疲劳性运动导致的线粒体膜流动性的降低,保护膜蛋白功能的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动预处理后内源性阿片肽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运动预处理组(EP组)和运动预处理+纳洛酮组(EPN组)。在运动预适应模型基础上,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多道生理记录仪描记血流动力学参数,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血浆β 内啡肽(β End)、强啡肽A(Dyn A)和亮氨酸 脑啡肽(L Enk)含量,用原子分光光度法检测心肌中钙离子(Ca2+)浓度。结果:①与I/R组相比,EP组在再灌注期LVSP、±dp/dtmax降低幅度明显减小(P<005);与EP组相比,EPN组在再灌注60分钟后LVSP和 dp/dtmax值下降,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与I/R组相比,EP组血清cTnI漏出明显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EPN组血清cTnI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EP组相比,EPN组中血清cTnI值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I/R组相比,EP组和EPN组血浆中β End、Dyn A、L Enk浓度均明显升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EP组与EPN组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④与I/R组相比,EP组心肌细胞胞浆中Ca2+浓度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EPN组心肌细胞胞浆中Ca2+浓度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EP组相比,EPN组中心肌细胞胞浆中Ca2+浓度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内源性阿片肽可能通过对抗交感神经兴奋和经阿片受体后途径维持细胞内钙稳态,保持细胞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维持心脏舒缩功能,发挥早期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9.
热休克蛋白及其对运动的应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休克蛋白(HSP,heathockprotein)是应激后细胞内优先合成的一组蛋白质,又称为应激蛋白(CSP,stressprotein),或分子伴侣(chaperones)。它具有重要的细胞功能,如细胞内运输,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的折叠、组装与转运,变性功能蛋白分子的降解,线粒体蛋白质分子的跨膜转位等。剧烈运动能够诱导热休克蛋白的合成,目前研究发现在运动应激时HSP70家族的诱导表达和运动时应激强度呈正相关,不同类型的骨骼肌纤维中HSP70的表达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大鼠疲劳模型的建立及疲劳对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研究旨在探讨糖酵解供能下运动疲劳模型的建立及运动疲劳对肝脏功能的影响。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三组实验组大鼠负重游泳,当分别出现水淹过耳、水淹过眼、水淹过鼻尖,身体下沉不能浮起等体征时,捞起立即断头处死,取混合血20μl,测定各组的血乳酸值及酶组化活性,切取肝脏在光、电镜下观察其结构改变。结果表明:该疲劳模型下血乳酸明显升高(P>0.01),肝细胞肿胀,肝窦变窄,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LDH活性升高,SDH、ICDH、CCO活性降低,并在不同运动疲劳阶段呈现不同变化。此外,肝细胞在运动疲劳初期出现脂滴贮留,导致脂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