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甲午海战清政府因为战略判断失误、吏治及军队腐败、派系争斗内耗等原因而战败.甲午海战对今天中国在世界上的发展和崛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中国近代宪政运动的回顾和评论,对近代宪政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制需求、民众信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归纳出近代宪政失败的原因所在,以史为鉴,提出了建设当今民主宪政的措施和建议,从而树立宪法至上权威,使国家真正实现法治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清末政治转型失败是各种"合力"作用的结果。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导致其失败的关键原因有三个:(1)传统政治文化的惰性致使转型缺乏社会动力与活力;(2)传统士人阶层气象的丕变导致组织制度的缺失;(3)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意识形态的崩溃使转型缺乏精神基石。研究总结这一历史实践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更可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宪法宪政精神缺失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政是政治学和法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从逻辑上看,宪政以宪法为基础,只有当宪法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与宪政的精神要义,即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相一致时,宪政的实现才成为可能.然而近代中国宪法与宪政的精神要义总体背离,基本成了确认军阀独裁合法化的工具.反思近代中国宪法缺失宪政精神要义的表现和原因对于当前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实现宪政理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历程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到2004年现行宪法修正案的公布和实施,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走过了整整50年的曲折发展历程。这一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是:既要有一部好的宪法,更要实现宪法从法律理论形态向政治实践形态的转化;必须确立宪法至高无上的最高权威地位,从根本大法上为实现法治创造条件;必须建立稳定有效的宪法实施机制,切实保障宪法的全面实施;必须正确处理执政党与宪法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赵志刚 《考试周刊》2012,(10):18-19
金田起义爆发,标志着举世震惊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在起义之初势如破竹的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最后还是失败了,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TCL因国际化战略的失败遭受巨额亏损,作为中国国际化企业的代表,TCL的这种遭遇反映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中的一些普遍问题。具体分析TCL国际化失败的原因,可以给国内其它企业国际化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对外战争和失败,并不是由于国力、军力的不足和人才素质低下及爱国热忱的缺乏,而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1.吏治腐败;2.政治上专制、保守、封闭;3.少数将领贪生怕死,综合素质不高.中国对外战争的失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养禽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家禽免疫失败原因作了具体的归纳与分析,得出总体性的结论是:疫病因素、机体自身因素、免疫制品因素及免疫程序与操作方法等问题是导致家禽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萧望之是西汉元帝的老师,宣、元之间的儒臣。萧望之的政见多从国家整体的、长远的利益出发,要求皇帝要有宽广的胸怀,具有一定程度的超越性;但皇帝的为政,须从当时局势出发,采用灵活的政治策略,着手解决实际的问题,很难超越现实。在外戚、宦官等利益集团的排挤下,萧望之最终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在与权臣的较量中失败,被迫自杀。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宪政建设的社会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代中国曾开展过多次宪政运动,制定过众多宪法或宪法性文件,进行过多种宪政模式的探索和建设,但最后都失败和废弃了。制约近代中国宪政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方面的主要有: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而市场经济的比重较小是经济因素;农民的数量过多而市民的数量过少是阶级因素;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主题是时代因素;列强的侵略和半殖民统治是国际因素。探索、总结这些社会制约因素和经验教训,对于当代以宪政建设为核心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的宪政乃是一个不断地向外国学习和借鉴的曲折繁复的过程。运用法制现代化的视角,分析西方宪政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可将1840-1912年,即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这一历史阶段划分为四个时期、三个高潮,运用六个指标即传播主体、内容、方式、范围、影响、代表人物等进行考察,这一过程突出地反映了中西法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运动,它提出了完整的革命纲领,建立了严密的革命武装和完备的革命政权,但最终仍然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它之所以没能推翻清王朝,取得改朝换代的胜利,是与其本身的严重错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变法虽然仅进行了103天,就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所扼杀,但它却极大地冲击了封建主义制度,在中国的思想界,引起众多有识之士对国家命运的深广思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许多学者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但一般论著和现行教材都从变法本身和改良派自身寻找原因,其主要观点:一是资产阶级改良派依靠了一个无实权的皇帝;二是害怕和仇视群众,得不到群众的支持;三是没有军权;四是对帝国主义缺乏认识等等。最后,归结为改良主义的道路在中国走不…  相似文献   

15.
制度比事件重要,各种制度在人类文明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到现在还有生命力。考生要结合新史观关注对现今社会有借鉴性的制度,如官僚制度、法律制度、民主制度、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晚清宪政与40年代国民党宪政这两次失败的宪政改革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一)在背景条件上,首先都由经济发展引起的社会结构变化促成改革的启动;其次严重的民族危机成为改革的直接原因;再次都有国内多重利益集团向统治提出挑战。(二)在过程特点上,两次宪政改革都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曲折性,都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而统治阶层都是既保守又无能。(三)两次宪政改革给我们如下启示,民主力量是巨大的,民主潮流不可抗拒;只有代表民意顺应潮流;现代化事业必须有人民的广泛和自愿参与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7.
张春美 《考试周刊》2012,(62):38-39
太平天国运动由于战略失误、宗教问题、争权内耗、外交失利和腐败,最终被外国势力和清政府联合绞杀。本文对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逐一进行了分析,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于家明  任翠霞 《文教资料》2009,(20):107-108
太平天国运动由于战略失误、宗教问题、争权内耗、外交失利和腐败,最终被外国势力和清政府联合绞杀.本文对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逐一进行了分析,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日甲午战争也被称之为第一次中日战争,这一次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成为我国人民心中不可磨灭的屈辱印迹。中日甲午战争事变后,我国签订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马关条约》,破坏了中国领土的完整,也使得清朝政府进一步走向灭亡。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与多方面因素有关,本文就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领导集团过早的、严重的封建专制主义是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太平天国起义时的目的是打击封建势力,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目的下,1853年定都天京后的太平天国却变成了一个新的封建势力。在初期,领导成员来自草莽,志同道合,发动斗争,反对剥削和压迫,兄弟相称,平等相待。曾几何时,永安建制,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