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单人生     
美国哲学家梭罗为了信仰,28岁时来到瓦尔登湖畔隐居。一张床、一张木桌、三只凳子,就是他的全部家当。隐居期间,他在湖水、森林、月光、鸟鸣的世界里,独自思考着人类该有的生存状态。他说,多余的财富只能换取奢靡的生活,而心灵的必需品无需用钱购买。  相似文献   

2.
文章旨在从文化传译的角度,通过对《瓦尔登湖》徐迟和王光林两个中译本的对比分析,探讨了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对其中引用的大量神话和典故,以及孔孟之道等文化元素进行重现,从而产生的不同效果。译者在不断提升自己审美、表达能力之外,要加强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才能选择最佳译法,达到文化传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本来是晋宋间隐居田园的文人.南宋的理学家根据时代的需要,选择其部分诗文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给他的隐居不仕的节操附加上了儒家的道义,从而生成了陶渊明的儒者人格——作为儒者,可以隐居不仕,但隐居不仕必须依儒家的道义为根本理据.这种儒者人格的生成对后世的士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即士人可以名正言顺地以陶渊明为榜样来效仿他的田园隐居.士人们在效仿陶渊明的儒者人格的同时,又不断完善了这种儒者人格,并进一步推广了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晏建怀 《知识窗》2011,(7):63-63
宋朝人魏野隐居于陕州(今河南陕县)东郊,目对云山,夜观星月,不求闻达。他博览群书,才高八斗.年纪轻轻就著作等身,常常有文学爱好者和士大夫们追随,陪着他吟咏终日,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心情,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之真切感受。他的《宿建德江》就在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6.
明松庭 《科教文汇》2009,(6):224-224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心情,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之真切感受。他的《宿建德江》就在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7.
《瓦尔登湖》是美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梭罗的重要作品,被誉为美国自然文化的代表作。文章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的角度,从梭罗崇尚自然的创作理想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之美、精神世界的和谐之美等几个方面审视《瓦尔登湖》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顾建平 《知识窗》2006,(11):38-38
山中宰相 南朝陶弘景隐居山中,朝廷每有大事,必定遣人询问他,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后来泛指那些不在其位而谋其政的人。  相似文献   

9.
史可非 《科教文汇》2010,(17):69-70
朱舜水(1600~1682)是我国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少年苦读、才学出众、矢志报国。但明末社会的腐败黑暗使他倍感失望,后决意隐居,一心向学。当清朝入关之后,朱舜水以天下为重,投笔从戎,献身于抗清斗争的时代洪流中,并亲历郑成功领导的北伐战争。当1659年北伐失败后,朱舜水东渡日本,开启了自己23年寓居东瀛的人生序幕。  相似文献   

10.
佚名 《发明与创新》2014,(10):47-47
一位著名的企业家,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是人人羡慕的成功人士,可他自己却并不开心。后来,这位企业家听说某地的寺庙中住着一位隐居的禅宗大师,便不远万里上门求教。一见面,企业家便喋喋不休地对大师讲了自己的烦心事:担心自己的生意一蹶不振,害怕儿女不成才,懊悔以前的某些决定等。大师没有打断他,静静地听他说了许久才慢悠悠地同应:“其实你只做错了三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