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隐含判断是人们经常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过去,它在逻辑科学中是没有什么地位的,不少逻辑著作根本不提它,有的虽然提到了“复杂问语”,也是一带而过.因此,对隐含判断很有讨论的必要。一、隐含判断的界说. 什么是隐含判断呢?一种意见认为,它是隐含在“复杂问语”中的判断.并认为“复杂问语”是指隐含着某种错误假定的问语.(注一)这种意见是片面的.另一种意见  相似文献   

2.
3.
俗话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这当然是不错的。但问题是一句话中包含两重意思,除了明言之外,还有暗示。例如: ①小李今年考取了重点大学。 ②进来! ③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相似文献   

4.
汉语的语法结构形式除具有语法意义之外,还隐含着较为丰富的修辞意义,词的重叠结构具有情感特征、描写功能;短语固化结构中的“一v—v”式有描绘功能、“N中的N”式具有突显功能;句式中的“s比N还N”句式有强化主语“s”的语义含义,突出主语特征,有说话者的主观评价;“N就是N”句式使句子意义强化,加上语境的补充,使之有想象空间,扩大含义;“N2(全体)是N1(个体)”句式强调宾语、凸显宾语。’  相似文献   

5.
6.
7.
作为一个刑法学概念,期待可能性是基于阻却或减轻刑事责任的事由而被提出的,对刑事司法和行为人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该概念和理论却被司法实践所忽略。为了更好地实现刑事司法应有的公正要义,有必要对期待可能性进行分析,并寻找合理的判断标准,使之能运用于实践。为此,把具有一般能力的一般人放入行为人行为时所处的"客观环境"来评价一般人在该客观环境中是否具有以及具有多大的期待可能性,从而得出一个客观标准,再以行为人的能力与一般人的能力进行比较,从而获得一个与客观标准相比较的期待可能性。这个比较法标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标准,会根据"客观环境"及抽查的"一般人""行为人"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8.
五、确定复杂的命题隐含中待定前提的原则和方法 客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和事物之间帝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反映在思维中就是概念与概念之间,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总是多样化的。然而,在复杂的命题隐含中,什么样的判断才是恰当的待定前提呢?只有符合下列原则的判断,才是恰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三、词项隐含 逻辑隐含中通过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由一个判断隐含另一个判断的,叫词项隐含。词项隐含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1.相对概念作主项,种差作谓项的性质判断隐含一个对应的谓项相反而联项相同的判断。 由于相对概念是反映某种关系或具有某种关系的事物的概念,而关系总是存在于事物之间的。这就决定了反映关系的相对概念也总是一对对相比较而存在的,对于某一相对概念总  相似文献   

10.
鲁迅在《故乡》中描写杨二嫂站立的姿态“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于是就用这形象鲜明的比喻来称呼杨二嫂:“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夏衍在《包身工》中记录了一位被榨干血汗的少年女工的形象:“她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象芦柴棒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了她的名字。”在我国的一些修辞学著作中,对这两处地方作  相似文献   

11.
四、六级听力对话题型的问答形式主要有直接型和间接型两种。其中尤其以后一种多见。其实,在实际交际过程中,由于出于礼貌、囿于形势、个人情绪等原因,说话人经常并不直接回答问话,而是采取间接、含蓄的方式,但这并不影响交际。常见的“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conversation?”,“What does the conversation imply?”及“What can we learn about...?”等问句就是在考查对话的隐含意思。间接话语经常需要听者的积极思维来判断说话人的真实意图。这个问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13.
略论性质判断的两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质判断是判断的最基本的形式,有关性质判断的逻辑理论也是形式逻辑的基本理论。但就是这样的基本理论问题,却仍然存在着一些在逻辑界争论不休,始终没有定论的问题。譬如,关于特称量词的逻辑含义问题和全称肯定判断谓项的周延性问题就是这样。本文打算就这两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周延”概念入手,阐明性质判断周延性确立的基本原则。分析了在性质判断中对肯定判断谓项周延问题的几种看法。文章并強调,无论SAP还是SIP,它们的谓项都只能是不周延的。同时指出,只有正确理解性质判断谓项的周延性,才能坚持演绎推理的有效性和准确地把握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5.
标题隐含     
杨亚玲 《语文知识》2004,(11):30-31
有些章的标题往往含有超出字面的意义。如“名茶制作”其实是“怎样制作名茶,制作名茶的方法”的意思,“我写小说”是“我写小说的情况(感想、体会)”或“我是怎样写小说的”之类的意思。这种标题中含有超出字面意义的现象就是标题隐含。  相似文献   

16.
溶液组成习题中的隐含条件,是指溶液组成习题中那些不易察觉,但又直接影响解题思路甚至解答结果的已知条件.许多,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极易忽视它,出现错解甚至解不出来的现象.如果明确隐含条件的隐含形式.那么对正确揭示隐含条件,解答含有隐含条件的题目.将大有帮助.本文拟谈谈初中化学里溶液组成习题中常见的隐含条件的隐含形式.  相似文献   

17.
现代高考命题,使用隐含条件的试题越来越多.解题人如果没有良好的"视力","看"不见这些隐含条件,那么他面对这样的考题,一定是无能为力的.反之,解题人不仅"看"得见,而且用得好这些条件,那么他解题时一定是"高屋建瓴,势如破竹."这些隐含条件到底隐藏在哪里,又如何识别与应用呢?一、隐含在已知等式或不等式中  相似文献   

18.
李津 《初中生必读》2011,(12):33-35
溶液组成习题中的隐含条件,是指溶液组成习题中那些不易察觉,但又直接影响解题思路甚至解答结果的已知条件.许多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极易忽视它,出现错解甚至解不出来的现象.如果明确隐含条件的隐含形式,那么对正确揭示隐含条件,解答含有隐含条件的题目,将大有帮助.本文拟  相似文献   

19.
英语中条件句通常由 if 引导。然而有的句子有条件的意义,但却无 if 引导。这类句子我们统称为隐含条件句。下面就隐含条件句的一些表现形式归纳如下:一、一些介词、连词、副词及其词组常可用来表示条件意义。这种条件句型形式上简洁,意义含蓄,口语色彩浓厚。例如:You couldn't get in without a pass(=if youhadn't a pass).没有通行证不得入内。He had to have a job or go kungry(=if not,he would go hungry).他必须有一份工作,否则就得挨饿。You must make haste,otherwise they willcatch you(=if not,they will catch you).快些,否则他们会追上你的。Break the circuit first in case of,five(=if fire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试题中常常由于忽视隐含条件而造成错解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列举几类易被忽视的隐含条件,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