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用信息技术为主要研究方法,对2012年澳洲网球公开赛决赛中德约科维奇和纳达尔发球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显示:发球时间短暂、动作的连贯性,抛球的轨迹、高度、屈膝角度都是影响发球质量的因素。同时指出:"搔背"利于蓄力击出高质量的发球,发球随挥时作用于球上的时间越长,球速就越快。  相似文献   

2.
对男子排球比赛中发球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每球得分制"的实行,发球同一攻体系、防反体系一道决定着排球比赛的胜负.发球还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它是即存在着得分,又存在着失分,同时又对一攻和防反起着决定性影响的环节.针对男排比赛中的发球特点,从发球技术、战术上着手研究,以确定男排比赛中发球的地位,从而试图将发球作为同一攻、防反体系相对应的一个体系去认识它,研究它.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高尔夫比赛中发球的不良心理进行分析,认为球杆选择焦虑、对发球结果担忧、首发球与第一洞发球紧张、对距离期望过高等严重影响了球员的发球行为,并从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提出成功发球的心理策略与自我心理调控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网球发球具备技术精湛、动作复杂和高损伤风险特征,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生物力学方向。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网球发球力学研究进展,总结技术动作规律,分析损伤制因和创新器械结构,为网球发球力学特征提供系统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国内网球发球研究应当拓宽研究角度,加强实验设计严谨性,选取指标时注重全面性和针对性原则。平击发球击球力量来源于肩关节内旋(Internal Rotation, IR),末端关节调控击球点参数,形态学特征对发球质量影响较大,但更取决于训练因素和技术表现。击球点空间位置、拍面角度、速度分量和旋转速率是决定不同类型和不同落点发球的关键指标。提高网球发球隐蔽性能够增加接发球方提取预判信息的难度,进而提高发球质量。发球过程中易损伤部位发生于腰部(Low Back Pain, LBP)、脊柱(Lumbar)、肩关节(SLAP)和上肢关节,挠背和随挥阶段是各部位出现损伤风险最高的时段。球拍材质、质量分布(Mass Distribution)、惯性矩(Moment of Inertia)、"感觉"(Felling)和线床(String bed)与球员个人喜好、形态学特征、技战术素养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显示,网球发球力学研究逐渐从总结技术规律、损伤致因向各关节力学特征、动力学指标、器械创新和研究动态化趋势过渡。  相似文献   

5.
我国男排与世界男排发球与一传技术运用效果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现场统计、数理统计及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对十运会男排预选赛(福州赛区)中进入决赛的五支球队的发球和一传技术效果与第十届世界杯排球比赛的发球和一传技术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揭示我国男排与世界强队发球和一传技术目前存在的差距,旨在为男排今后的训练工作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摘要:在乒乓球技战术分析中首次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目的:1)分析张继科发球类型对王皓得失分的影响;2)分析张继科的发球类型、王皓的接发球类型和张继科的第三板技术,前三板技术组合对王皓得失分的影响;3)分析王皓的发球类型、张继科的接发球类型和王皓的第三板技术,前三板技术组合对王皓得失分的影响。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确立研究设计;用录像观察法收集原始技战术统计数据;用Logistic回归法对乒乓球比赛前三板建立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王皓接张继科发侧旋球要好于接逆旋发球。侧旋发球是张继科逆旋转发球的有益的、重要的补充;当张继科发逆旋转和侧旋转球时,王皓接发球控制的效果要好于进攻的效果;张继科发转不转球和长球对王皓的威胁较小;王皓的发球轮中,王皓发逆旋球、张继科进攻、王皓第三板进攻可能是王皓最好的套路组合。对于张继科的优势接发球技术“拧”,王皓在数据和场面上都有优势的。总体上分析,王皓输在自己的发球轮而不是接发球轮中。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观察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08年—2010年三届网球大师杯赛中15名世界优秀职业男子网球单打选手的发球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显示:抛球动作娴熟,抛球高度准确、落差较小;后摆引拍方式仍是职业选手引拍方式的主流,抛球与引拍同时进行和中间无停顿的流畅型发球引拍节奏是优秀选手发球的主流。  相似文献   

8.
运动感知觉对排球发球技术教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初步确定与排球发球准确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六项感知觉指标后,进行了发球教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运动感知觉指标中,用力与知觉反馈对发球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显著相关。利用运动感知觉体验的方法进行排球发球教学,提高了发球的准确性、稳定性,学习效率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每球得分制条件下一攻与防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观察统计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通过对1998~2000年国际与国内大型排球比赛的调研,探索了一攻与防反的关系.结果表明,发球得分制下发球、拦网、防反等得失分规律在每球得分制规则下仍发挥着作用.技术得分排序没有变化,发球得分的比重增大.防反在比赛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世界优秀羽毛球混合双打运动员在近两年的20场国际比赛的发球技术运用情况进行研究发现:运动员发球多选用前场1号区,男、女运动员在发球落点区域的选择上不存在显著性差;6号区和3号区的发球得分率较高,2号区发球失误率高,1号区失误率最少。男、女运动员发球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男运动员发球得分的能力要强于女运动员,男运动员发球失误率高于女运动员。  相似文献   

11.
高等体育院校大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科学技术异常迅速的发展,使知识陈旧周期缩短,知识更新日益加快,任何大学靠增加知识量的办法已很难使学生能够跟踪未来科学的发展,所以教育的中心应该是使学生具有学习的能力。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任何一个人学习的进步,事业有成及超人的天资,最终取决于内因自我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开发劳动力资源、直接向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的重任,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是关系到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这就决定了它对教师队伍建设有着特殊的要求。只有科学、合理地调整和完善高职教师的学历、知识、能力结构,构建高职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质量保障体系,努力提升高职师资整体素质和激发高职师资内在潜能,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优化、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双兵器从最初的双手持握不同兵器到同种兵器、从战阵所用到武术器械,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为了理清双兵器形制演变对技法特征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分析,认为双兵武艺的技法特征是随着兵器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尚力到尚技,一步一步朝着轻快便捷的方向演进的。  相似文献   

14.
本论文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影片解析法、对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起跳技术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李延熙在上板速度上已接近世界优秀选手,但在蹬伸技术上存在不足,造成第二跳距离所占比例较小,第一、二跳水平速度损失较大.希望能为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在今后的教学、训练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体育旅游的内外动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体育旅游的产生包括内、外两方面动因,外部动因是体育旅游产生的条件,内部动因是体育旅游产生的关键。体育旅游的外部动因是体育旅游业发展,国内经济发展,余暇时间增多,体育事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及和平环境和安全保障;内部动因是体验异地艺术文化的雄奇,感悟个体生命的充盈,释放压力、疗治心灵的伤痛,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寻求刺激和增长知识。提出了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开发特色性体育旅游资源,培养专业体育旅游导游和服务和救护人员等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运动训练学》若干定义的重新审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定义与概念、有效控制原则、周期安排原则、速度素质、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定义及构成、竞技能力和竞技状态的定义进行了分析、总结、质疑。目的在于进一步健全与完善运动训练学理论和内容体系。研究发现,上述这些研究对象多存在异议,至今尚未统一,且使用不规范。这些基本理论多是训练理论的骨干,若其内涵模糊、结构关系不明确,那么对学科发展以及训练实践所造成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笔者采诸家之长,综合运用现有学科理论,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院师资队伍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表明,首都体育学院已形成了以教授、副教授为教学主体,其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相对合理,各项比例相对优化,学历层次较高,科研成果比较丰富,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8.
根据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体育院(系)开设体育营销专业,培养适应体育事业和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级体育营销专业人才,既能满足体育职业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体育院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9.
这马斯卡运用对比的手法分析了影响事实认定的五大要素即司法组织的构成、法律程序的目的、政治/权力结构、法律文化、事实认定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并从举证责任、证据调查方式、证据可采性与证明力、证明标准、品格证据等方面对两大法系的证据法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20.
力量训练时的速度和功率的变化,反映了运动员的力量耐力水平,通过控制运动员完成每次动作的速度和输出功率,可以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力量耐力水平。本文通过研制的力量素质测试设备,对武汉体育学院赛艇运动员最常用、最简单的负重深蹲25kg,4min力量训练手段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