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品德与社会的教法有别于语文课,更不同于班队活动课。它既是道德认知的教育,又是道德行为实践的指导,既有鲜明的思想性、有力的说理性,又有很强的导行性。过去,我曾在《多媒体组合与思品课激情明理》的课题研究中,总结出思品课"激情、明理、辨析、导行"四环式教学课型。"激情",让学生动情,为"明理"奠定基础;"明理",知理,懂得道理,提高道德认知水平;"辨析",辨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教师把握好明理、激情、导行三个环节,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求"准"中明理,在求"真"中激情,在求"实"中导行,从而内化学生道德认识,指导学生道德行为,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终目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了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我在教学中总结出"品德教学导行六法":即:创设情景导行法、析图明理导行法、扮演角色、表演陶情导行法、辩析事理导行法、榜样导行法、对比导行法."品德教学导行六法"形式灵活多样,加之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朱熹说过:"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理和行,明理是品德课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直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让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品德课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只有建立正确的道德认识才能产生良好的道德动机,也就是说"明理"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只有"明理"明得透,"激情"才能激得真,"导行"才能导得实。  相似文献   

5.
“激情、明理、导行”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它反映了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符合思想品德形成的四个要素:“知、情、意、行”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怎样处理好在小班课堂教学中“激情、明理、导行”的关系,使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不流于形式,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小班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小学思品课教学的特点是:"明理、激情、导行"三者的统一。而如今的小学生因见多识广,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故事,往往就能明白其中包含的道理。教师可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明确道德行为的规范。但学生明理并不一定就能落实在行动上,因此"导行"更为重要,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人的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所构成的。道德认识的形成,道德情感的产生,道德意志的培养,都是为道德行为服务的。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只有把握准道德行为的方向,在教学中坚持全程式导行,才能真正使导行落到实处。一、诱发内部矛盾,确定行为导向教学前,学生对所要求的行为方向可能模糊不清。这时候,教者如能释疑,让学生在接受道德认识之前,对道德行为做出选择,就能诱发学生内心矛盾,便于教者纠正其行为方向,在明理时就能抓住重点,对症下药。如讲授《虚心好问》一课,教者针对…  相似文献   

8.
明理·激情·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特点,也是关系到该课教学效果的关键问题,所以它受到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关心和重视。一堂思想品德课明理、激情、导行处理得好,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概念,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行为动机,而且会使学生明确如何遵照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下面就明理,激情、导行的含义、重要性及其注意事项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明理 所谓明理是指启发学生掌握一点浅显的政治常识、道德知识、道德概念,初步树立一些正确的道德观点,懂得一定的做人的道理,逐步提高道德认识。使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明理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产生相应道德情感的思想基础,也是道德行为的先导。通过明理,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动机与冲  相似文献   

9.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教育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认知、激情、明理、导行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四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品德与社会课更要注重情感教学,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掌握和深化道德认识。  相似文献   

10.
小学思品课中的“导行”又称行为实践,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和巩固学生言行一致的高尚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导行是思品课的特点,又是思品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它是在激情、明理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在现实生活中知道怎样按照道德规范去行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行为训练,反复强化,使道德行为发展成为具有一贯性、稳定性的习惯,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是“明理、激情、导行”,绝大多数的课文中都相应地包含了明理、激情、导行三方面的内容。有人根据其侧重点的不同,把课文分为明理课、激情课、导行课三种类型,但不管是哪一种课型,都具有导行的任务,这是不庸置疑的。明理和激情,归根到底是为了导行,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知行统一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特点。怎样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把认识化成行动呢?关键在于“导”。  相似文献   

12.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学校教育工作中比较系统、直接地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一门课程,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 我校全体思品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有利于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小学思品课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宗旨,深入进行实验研究,构建了小学思品课"明理"、"激情"、"导行"三种课型的素质教育基本教学模式认识体系。它优化了课堂教学,把明理训练、激情训练、导行训练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具有…  相似文献   

13.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教育中的主导思想,激情、明理、导行是教学中的主要环节,整个教学是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心理学认为,情感可以催化学生认知明理,促进学生提高道德认识,情感是激励学生道德实践的内动力,它为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起主架桥梁的作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情感作用,也就促进了道德行为的形成,从而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王念萍 《辅导员》2010,(8):53-53
品德与生活课学科能力有社会性特征、自动化特征、调控性特征、稳定性特征和发展性特征。因此德育要求教师要顺应儿童的天性,从激情明理到导行的过程中转变德育观念,注重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结合课堂常规渗透心理教育,不拘泥于思想品德课教学,一定要有意识地去开发儿童周围的教育情境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比较系统地直接地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是德育的主渠道。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以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即导行),是提高道德认识(明理)和培养道德情感(激情)的目的所在,亦即明理、激情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导行。二、导行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教育性、情感性较强的课程,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三要素是激情、明理、导向。教师在品德课堂中,要善于运用情感教学,促使学生知理动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社会课主要特点是明理与导行的统一,如何指导学生学文明理呢?只有通过读,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的理解才能深刻,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读的优势;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做到读思结合,在教学中,让学生针对教材中的某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由此得知学生对道理的理解和明确程度,以便有的放矢。学生在通过"读、思、议"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了"怎样做"的问题,形成了情感定势,这种情感支配下的行为,才是教师所期望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明理是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抓好这一环节对品德课成功很重要,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做法。一、说图明理《品德与生活》教材图文并茂,以图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思品课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思品课道德观点的认识、道德情感的激发及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思品课要做到明理、激情、导行,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上进的心态中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认识,规范行为,提高课堂效益。一、设置悬念设置悬念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如教学《做事要有始有终》一课时,  相似文献   

20.
思品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教材中主人公的思想品德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感情,让学生产生遵循道德行为规范的愿望。抓好思品课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于提高思品课教学效益大有裨益。“激情、明理、导行”是思品课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一定要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成为课堂的主角。在导人新课时,要贴近学生,亲切自然,饱含情感,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激情”时,要描摹一种可感可知的道德氛围,注入相应的情绪色彩,爱憎分明,让学生置身其间,启动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