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嘉嘉 《母婴世界》2014,(3):107-107
吃饭篇——多吃蔬菜身体好 大萝卜、水灵灵,番茄红似大灯笼,多吃蔬菜身体好,小白菜、绿莹莹,黄瓜一咬脆生生,壮壮实实少生病。  相似文献   

2.
嘉嘉  家碧 《母婴世界》2014,(2):107-107
宝宝边玩边吃饭?吃完糖果总是不刷牙?还是睡觉从不安乡拇那不如一起来学个简单的儿歌,“吃饭、漱口和睡觉”,和宝宝比一比,看谁做得快又好!  相似文献   

3.
唱童谣     
淘淘:丁丁,听我给你唱一段: 小小孩,上南洼, 刨个坑儿种西瓜。 先长叶,后开花, 结个西瓜圆又大, 乐得小孩笑哈哈。  相似文献   

4.
大家都很喜欢童谣,也都非常喜欢唱歌。你听说过“唱童谣”吗?如果没有,就请您到宣武区上斜街小学校园里来坐坐吧!看,学校的阳光电视台正在播放节目呢;听,大家在一起唱童谣呢!“早晨进学校,同学互问好。看到老师后,鞠躬问声早。慢步靠右行,有序进教室。听到国歌响,立定快站好。注视五星旗,庄严行个礼。”还有“课间到,休息好。楼道里,不追跑。操场上,不打闹。做游戏,不喊叫。眺眺远,做做操。书和本,准备好。”……  相似文献   

5.
2003年9月,我校正式把《北京童谣》作为校本课程,写进了二年级4个课改实验班的课表内。《北京童谣》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每周每班安排一课时, 做到专时专用,经常研究。课堂上,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童谣、吟诵童谣、感受童谣、创编童谣,活跃了思维,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知识,训练了语言,提高了文化和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6.
学童谣     
童谣是幼儿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是人生中最早受到的启蒙教育。好的童谣对孩子具有性情陶冶、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孩子在欢笑的愉悦中,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黄啊云 《考试周刊》2013,(32):187-188
童谣是伴随每一个少年儿童成长的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闽南语童谣充满了浓烈的闽南生活文化气息,不仅包含丰富的知识,还蕴含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人生智慧,具有传播知识和教育引导作用。作者把带有浓郁民族艺术特色和闽南地域特色的闽南童谣引入教学活动中,在幼儿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下民间艺术的种子,埋下爱乡爱国思想的种子。  相似文献   

8.
汤樱 《考试周刊》2014,(13):190
人之初,听的是童谣,唱的是童谣。一首首内容浅显、音韵和谐、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童谣,既富生活情趣,又富教育意义,对婴幼儿阶段孩子认知能力的提高、性格的培养、情感的熏陶、美感的启迪等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孩子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和阅读特点的童谣作品,是必要而且必需的。幼儿园要让孩子说童谣、唱童谣,让孩子在童谣声中成长。  相似文献   

9.
新童谣     
《小学生》2007,(12):34-34
用你们清亮的童声、欢快的情绪吟诵这些属于你们的新童谣吧!愿你们在这样的童谣中快乐着、成长着。  相似文献   

10.
苏红 《中国德育》2012,(12):73-73
问:孩子上小学了,经常胡乱篡改歌词,还唱得很起劲。我很担心,该怎么办呢? 答:当前学校里流传着很多被改编的歌曲,因为有些内容比较消极,被称为“灰色童谣”。对于孩子喜欢传唱“灰色童谣”的现象,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和过度干预,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步步深入,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1.
童谣素材     
小蜡笔 小蜡笔, 真听话; 画鸟飞出鸟, 画马跑出马。  相似文献   

12.
怀念童谣     
怀念童年,更怀念童年时那一首首童谣……小时侯,我家在农村。在那儿,男孩是受家长格外关照的,我也不例外,母亲特别疼爱我。她经常把我带在身边给我讲故事,讲“鹊桥送子”、“牛郎织女”、“西游记”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让母亲给我唱童谣。每当空闲的时候,我骑在母亲的膝盖上,她  相似文献   

13.
春天的童谣     
范永昭 《下一代》2012,(1):96-96
迎春花 迎春花,不怕寒,朵朵开得红艳艳。春姐姐,要回家,满山铺上红地毯。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依山傍水,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流布于当地胜浦“三宝”,即胜浦宣卷、胜浦山歌、胜浦水乡传统妇女服饰,堪称“尚未发掘的巨大艺术宝藏”,已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在苏州乃至全省广大的乡镇中并不多见。其中,“胜浦山歌”是“胜浦三宝”中的一宝,是胜浦人周围边哼边唱的歌谣,韵律优美,朗朗上口,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内容丰富,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劳动情趣以及游戏语言魅力,积淀了深厚的吴地文化底蕴。然而,“吴地童谣”以其清新活泼、风趣幽默、朴实直白的特点,显然已成为吴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很显然,这里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生活社区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地方文化资源,给我们提供了广博的教育素材,是我园课程建设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5.
童谣     
乐子  舒言 《母婴世界》2013,(7):103-103
氹氹转 在困难时期,生活艰难,但也有欢乐:在麻石小巷里,三五个小朋友手拉着手,围成圈,边跑边唱:“氹氹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嘻嘻哈哈,小巷子里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16.
童谣在儿童语感发展初期有着重要作用,且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可以提炼成童谣的元素,本人以二年级本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日诵童谣,增强低年级学生语感的实践研究,经研究所得借助童谣能够有效促进儿童语感发展,而且能够促使教师在处理语文低段教材时更贴近儿童的认知需求。同时指出,日诵童谣的日益推广,可使儿童的语感有切实的增强。  相似文献   

17.
童谣流行线     
《小学生》2007,(12):33-33
童谣,你两生吗?其实在二三十年前,我们的爸爸妈妈还小的时候.他们没有电视可看.没有掌上游戏帆或者电脑玩.也没有流行歌曲可以听.他们少数的几个活动就是大家聚在一起跳皮筋,踢毯子,唱童谣。  相似文献   

18.
英语童谣的语音、语调优美,内容生动有趣,而且通俗、简练、押韵、富有生活情趣,又易于朗读,便于记忆,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儿歌这种手段进行辅助教学,符合小学生的特点,会使教学变得丰富、有趣,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19.
邵琪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0,(12):125-126,129
所谓阳光童谣,就是内容积极、健康、向上,对儿童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良好导向作用的童谣。它以其自身的快乐性、生活性、闲暇性、多样性等特点天然地成为小学德育的新路径。因此,应以阳光童谣为载体进行小学德育,并构建阳光童谣所寓含的小学德育内容。在实施方面,具体可以采用使阳光童谣课程化,开设阳光童谣校本课程;将阳光童谣融于学科教学之中;组织丰富多彩的阳光童谣活动,巩固德育成效;创建阳光童谣氛围,形成校园文化等多种途径来实施基于阳光童谣的小学德育。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以"阳光童谣"抑制"灰色童谣"。  相似文献   

20.
刘培芝 《老年教育》2011,(12):38-38
儿媳生了“龙凤胎”,我和老伴便常去帮着照看孩子。看着两个白白胖胖的小家伙,我们老两口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