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新闻工作者岗位话成才──新华社青年干部理论学习班编辑记者恳淡录本刊记者编者按:本刊上一期在这个标题下刊发了十几位青年同向岗位话成才的体会,现将这些座谈会上的后一部分有关内容刊登于此。在深入生活中学习和提高胡宏伟(浙江分社主任记者):我认为要想成为...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在新华社举办的青年记者读书班上,穆青和郭超人同志就青年记者在现有基础上如何不断提高、怎么成才的问题,同参加学习的同志进行了推心置腹的座谈。他们结合自己的经历语重心长地讲了一些看法和体会,穆青同志说:“我看成才不成才有一个先决条件,也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东西,就是如何做人。如果连人都做不好,还谈什么成才!”郭超人同志说,要当好记者,  相似文献   

3.
张方 《新闻爱好者》2008,(12):19-20
穆青是新闻战线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也是在人民群众中享有盛名的著名记者。他曾在党的三代领导人直接领导下工作,并且完整亲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五个历史阶段。穆青说,“作为一名老新闻工作者,我热切地期待年轻记者早日成才,成才的年轻人越多越好。后继有人,党的新闻事业就愈有希望”。笔者在拜读穆青新闻作品时,也深切感受到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对青年记者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望。尤其在青年记者如何成才的问题上,这些期望和教导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青年新闻工作者岗位话成才──新华社青年干部理论学习班编辑记者恳谈录本刊记者文璐,翟跃文,皮钧写在前面的话:新闻工作是一项年轻人的事业。如今,80年代以后上岗的青年从业人员已成为我国新闻队伍的主体和骨干,青年新闻工作者怎样在工作岗位上尽快锻炼成长;怎样...  相似文献   

5.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在我们新闻队伍中,走来了一批又一批有作为的年轻人,他们沐浴在党的阳光下,经历着改革开放的风雨,在不断地发展壮大,锻炼提高.在纪念“五四”青年节73周年之际,我们特请省会的几位青年记者谈谈他们在成才之路上的体会。今后,我们将设立“青年记者笔谈”栏目,欢迎青年记者在这块园地交流思想,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6.
由大众日报社青年记者编辑部和社群部联合主办、济南民康制药厂协办的“民康杯”山东业余记者十佳评选活动已经开始。这是对辛勤工作在我省新闻宣传战线上的广大通讯员的第六届评选和检阅,旨在激励业余新闻工作者尽快成才成名。提高新闻业务水平。凡是符合条件的业余新闻工作者均可在11月20日前将报名材料寄送至青年记者编辑部。  相似文献   

7.
作为青年记者,究竟如何把握自己,勇敢地踏上跋涉之路,许多老记者、名记者皆有成功之经验,我只能谈一些跋涉途中的酸甜苦辣,和青年朋友们共勉。痴志——历史感——责任感古人有句名言:“好之不如痴子,不痴不能成才”,“书痴者文必工,气痴者技必长”。我对记者职业的痴志开始于少年时代。初中时一  相似文献   

8.
我从1985年走上新闻工作岗位至今,深感需要多参加战役性报道的磨砺,这有助于青年记者各方面素质的迅速提高。 目前,《新疆日报》各编辑部青年采编人员占50%以上。如何加快这批年轻人的成才步伐,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呢?笔者从实践中认识到,吸收青年记者参加战役性报道锻炼,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笔者曾参加过几次战役性报道活动,体会颇深。  相似文献   

9.
王珑 《青年记者》2009,(18):93-94
读了《光明日报》、《大众日报》和《青年记者》等报刊发表的当代好记者陈中华的事迹,很受教育。笔者深为齐鲁新闻界涌现出这样一位记者的楷模而感到自豪。陈中华的事迹是对新时期优秀新闻记者应有素质的生动诠释,也是一个新闻记者自觉提高思想境界和人生目标的光荣实践。他的事迹为记者的成长、成才带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当代新闻界,穆青是一位在党的三代领导人直接领导下工作过的老新闻工作者.笔者在拜读穆青的新闻作品中,感受到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对青年记者的殷切期望和拳拳教导.尤其在记者成才的问题上,这些期望和教导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读了<光明日报>,<大众日报>和<青年记者>等报刊发表的当代好记者陈中华的事迹,很受教育.笔者深为齐鲁新闻界涌现出这样一位记者的楷模而感到自豪.陈中华的事迹是对新时期优秀新闻记者应有素质的生动诠释,也是一个新闻记者自觉提高思想境界和人生目标的光荣实践.他的事迹为记者的成长、成才带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2.
针对青年馆员的成才问题,探讨青年馆员成长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分析影响青年馆员成长的重要因素,认为青年馆员是一支极具可塑性的群体,研究青年馆员的成才问题,是关系到图书馆事业未来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学术会议是青年编辑成才的好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朗 《编辑学报》2013,25(3):304-305
学术会议是青年编辑成才的好平台。探讨青年编辑参加学术会议的必要性,参会的问题及对策。认为青年编辑要从"要我参会"转变为"我要参会",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促进自己快速成长与成才。  相似文献   

14.
南振中同志的《与年轻记者谈成才》,又一次引起我对“成才”问题的思考。作为一名老新闻工作者,我热切地期待年轻记者早日成才。成才的人愈多,党的新闻事业就愈有希望。“成才”是一个延续了数千年的话题,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年轻记者成才的先决条件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人是第一位的,成才是第二位的。如果连人都做不好,还谈什么成才!即使成了“才”,也是“歪才”。我这一生中碰到过各种各样的人物,有些人的确是“才华横溢”,可惜最终未能成才,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做人的问题上没有过关。年轻记者在做人的问题上,必须…  相似文献   

15.
韬奋是一代名记者,他的通讯和言论唤醒了一代青年走上民族解放斗争的道路。不仅如此,在长期的新闻斗争与实践中,在反复的比较和选择中,韬奋还形成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终跨入了马克思主义者行列。韬奋与他领导的新闻事业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研究韬奋,探寻其成才内因,对于当代青年记者的成长应当说是不无启迪的。自觉的思想改造  相似文献   

16.
陈玲  邹栩  郑晓南 《编辑学报》2011,23(3):268-270
当前,高校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学历层次明显提高,自我实现的要求也与日俱增。以中国药科大学期刊编辑部为例,总结编辑部领导营造青年编辑成才环境的具体措施,如实施参加业务培训班、鼓励攻读在职学位等继续教育工程以及开展集体编辑业务学习制度等,同时要求青年编辑通过积极开展编辑学研究、工作中主动汲取知识等方式自我完善,实现新时期的复合型编辑人才的架构。认为高学历青年编辑必须利用外界营造的良好成才环境及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实现早日成才。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三日至二十八日,《中国青年报》连续发表了记者张建伟采写的八篇报道——《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这组报道见报以后,立即在读者中、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中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也引起新闻界一些同行们的兴趣和重视。为什么会引起反响和兴趣?  相似文献   

18.
吴建英 《大观周刊》2012,(36):34-35
近年来,随着科研所“人才强所”战略的实施,科研所青年人才数量逐年增长,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青年人才是科研所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科研所发展繁荣的崇高使命,他们的成长成才关系到科研所事业的兴旺发达。科研所青年如何很好地成长成才,实现科研所发展自我成长的目标,笔者想谈几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9.
每一位青年新闻工作者都希望能够尽快成才,但是成才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只有方法对头,才可以少走弯路。作为地市级党报的记者,我们感到最重要的是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如何才能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呢? 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吃透精神,找寻中央的方针政策与基层群众意愿的联系点,我们认为这是深入基层采访的基础。要想做一名高水平的记者,观察问题时必须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并以此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这样,大局在胸,面对新出现的各种新事物时,就会把它放到更广阔的范围里观察、分析,就不会盲  相似文献   

20.
(四) 基层是记者成才的沃土 新闻界的有识之士,都是把深入基层,深入生活,看做是记者生命的脐带,当做提高新闻报道质量,记者成才的必由之路。他们认识到,若离开基层、离开生活,新闻作品就失去了生命。 我自从学当记者始,就把记者写出的好新闻与占有新闻事实的关系,比做鸟的翅膀与空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