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老爱情珍贵,是因为爱情很难长老。爱情是易碎品,老爱情很稀有。在大多数情况下,爱情长不老,常常是还没长老,就破碎和凋零了。要想知道爱情真不真,惟一的办法,也许就是等待,看爱情会不会长老。作品中那对老夫妇之间的老爱情,深沉而真挚,看上去不动声色,实际上却惊心动魄。正是这种老爱情,为他们平凡朴素的人生,蒙上了美丽的传奇色彩。其实,所有的老爱情,都是一种传奇。老夫妇抬煤是作品中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很容易被读者匆匆扫过的目光忽略。可是,这种不起眼的细节,却显示了老爱情的动人之处。“一只箩筐,一根扁担,丈夫…  相似文献   

2.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关怀是理想爱情的基础,理解是理想爱情的条件,责任是理想爱情的保障,尊重是理想爱情的主导。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的爱情教育观及对性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什么是爱情?怎样对待爱情?在青年刚懂得爱情的时候就要教育他们怎样去爱,怎样陶冶爱情这个心灵的高尚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视爱情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从教育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研究,对我国的性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屠格涅夫以善于描写爱情著称于世,他的小说生动感人地展现了爱情的美好,却无一例外地让爱情走向悲剧性的结局。屠格涅夫本人的生活及爱情经历,使他认为爱情不可捉摸、个人在生活中不可能找到幸福。他对爱情悲剧的描写一方面来自于他的爱情观,另一方面也是揭示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恋爱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爱情是人生的重要内容,但不是人生的全部,正确认识爱情的本质,认识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是正确恋爱观建立的基础,也是青年学生谨慎驾驶爱情之舟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晓鹤 《职业技术》2006,(7):33-34
女人的故事总是和爱情有关。只是,有的爱情芬芳甜蜜.有的爱情苦辣酸涩。而因了这爱情的迥异滋味,故事与故事之间便有了这样或那样的不同。穆兰(化名)的故事和爱情有关。故事是个坏故事,而那爱情呢,拿她自己的话说是:我曾爱上个错。2005年1月,农历猴年的三九天,我来到高墙下,走进穆兰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当前社会生活中关于爱情在观念与实践层面广泛存在的种种疑问,本文对此论证了这些现象与我们相关理论的滞后具有某种一致性。笔者在梳理有关爱情的各种理论,详细考察爱情的静态结构及相关因素的复杂互动关系的同时,探讨了爱情发生与发展的自然过程及规律,指出爱情概念的内涵及其特征,重新对爱情作用更为确切的定义,并就爱情教育的重要性及基本方法给出了提示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郭文斌的《睡在我们怀里的茶》是一篇爱情小说,是讲现代都市白领女性爱情的小说,如果用茶来比喻爱情,那么,这决不是普通大众所喝的大碗茶,而是有着“小资”情调的爱情功夫茶。小说结尾徐小帆觉得第二次爱情中的男友蒋方舟是熟睡在自己怀里的一泡茶,换言之,徐小帆觉得第二次爱情中的爱人是一泡茶,再换言之,则是现实婚姻中的爱情是一泡茶,与题目“睡在我们怀里的茶”比较,作者想表达的是,  相似文献   

9.
吴登云 《现代语文》2006,(12):38-40
爱情历来是学创作的重大主题,每一部表现爱情的作品,都体现着作家的爱情观。然而,五四学革命以来,区别于其他爱情主题的特点,就在于作品主题直接突出作家的革命性的爱情观。鲁迅、丁玲、舒婷这三个作家在作品中所表现的爱情观,分别代表了新学史上不同阶段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富有现代价值的最经典的爱情革命观。  相似文献   

10.
德才兼备的心灵有条件产生美好、丰富的爱情,美好、丰富的爱情应致力于实现有价值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可以保护并发展美好、丰富的爱情,这是爱情正剧美的良性循环。如果不去实现有价值的人生,这样的爱情只能以悲剧关留给后人。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李杨之爱情 李杨帝妃之间的爱情是经典的,具有传奇性的,他们的流传首先是在民间,这足以说明他们的爱情是大家公认的,确实存在,是作为真挚爱情的代表而备受关注的。  相似文献   

12.
爱情之所以成为学创作的重要例题,其原因有二:1爱情生活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2.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宣泄和补偿功能使作家读对描写爱情生活的作品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在如何描写爱情生活的问题上,我们认为,应当掌握性爱描写的分寸,注意艺术的美感,同时,我们认为,艺术作品应当重点关注普通劳动正常的爱情生活,应当宣扬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健康的,美好的爱情观念。  相似文献   

13.
无法栖居的失乐园 --北村的爱情救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村的小说充满了对人类现状的不满和对人类未来的忧虑,但观察和描述的角度大多是爱情.爱情危机正是人的存在的危机,在北村的笔下,当他用一个基督徒的目光打量这个堕落的世界时,他看到的是,在神性缺失的20世纪,人已无力建立现实的爱情.北村作品中爱情主人公的失败,表明了爱情在现世生存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学中爱情题材的审美教育会宁县二中赵生煜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爱情题材和与爱情有关的篇目,占有较大的比重,都有很高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正确进行爱情题材的审美教育,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一、感知形象美爱情题材的作品,都塑造了一些血肉饱满、...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诗人何其芳的早期爱情诗作,往往是在为他逝去的爱情吟唱挽歌。本文选取了其中的一首《雨天》,并结合何其芳真实的爱情体验进行解读,在理解诗人爱情感伤情绪的基础上,对诗人早期的创作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这个文学与大众疏离的年代里,池莉是自觉地放弃了自己的知识分子启蒙立场而“平民化”的一位作家,她用自己敏感的心追逐着生活,警惕地注视着现实生活中平民阶层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尽管池莉一再宣称,不谈爱情,可她的小说仍与爱情有关,她在解构中传达自己的爱情观。从她的《不谈爱情》、《绿水长流》、《来来往往》等小说里,池莉一一化解了罩在爱情字眼上浓烈的虚幻色彩。使爱情走出浪漫,走出诗的氛围,回归到凡俗人生的生存状态。池莉曾在一篇随笔中写到:“我的小说将以拆穿虚幻的爱情为主题之一。”说明她对爱情的探求过程实际成为了她解构爱情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莎士比亚在自己的一系列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情的看法。他推崇一见钏情的爱情模式;反对爱情中含有功利性目的;主张在爱情生活中要宽容,因为嫉妒往往会招致灾祸;认为人们应当遵守“爱情秩序”,反对人们越轨。但作为一个艺复兴时代的人主义,尽管莎士比亚思想中有较多的进步成分,却没能最终突破门第观念的束缚。  相似文献   

18.
上海新版初三语文课本新添了一个单元.叫“爱情如歌”,在全国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说明爱情教育已引起了普遍关注。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忽略了爱情教育,而忽略的后果,不但仅是使孩子们失去了对爱情的正确向往,而且导致了道德教育的残缺。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语文课本能够正视这个问题是个进步,表期我们特邀部分知名学者、作家以及教师和学生,就爱情教育选个敏感的话题。各抒已见,共同讨论。有的虽然没有论及爱情教育,但他们时爱情的理解。同样给我们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我们的目的,不是增大鼓励学生早恋。而是希望从理性出发,让青少年学生在感受爱情的神圣和崇高、欣赏爱情的高雅和优美的同时,思考生命、事业、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和人生观,正常发育并自然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彼得拉克的生平与思想入手,借助史料记载,客观剖析彼得拉克与劳拉之间的爱情实质,具体分析其代表诗集《雅歌》中的爱情因素。得出在爱情背后,彼得拉克借爱情这个能指,而把所指指向他一生追求的人文主义思想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20.
汉乐府民歌中涉及女性爱情婚姻的诗作较多,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汉代女性的爱情与婚姻状况,她们或大胆冲破束缚,追求爱情;或情感真挚,缠绵相思;或富贵不淫,威武不屈;或柔韧坚强、忠贞不渝,体现了汉代女性健康向上的爱情价值观,并揭示了造成她们不幸命运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