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农村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儿童十四种人格因素问卷,对随机抽取到的农村756名四种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和623名普通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较多,隔代监护留守儿童有较多的消极人格特征,单亲监护留守儿童与隔代监护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状况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单亲和同辈监护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差异较小.建议采取单亲监护方式较好,或改善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家庭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情绪适应状况的差异.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问卷、积极/消极情感量表、抑郁量表、孤独感问卷对1085名来自完整家庭的不同监护类型农村儿童进行调查.结果:(1)在情绪适应各指标上,与父母监护的一般儿童相比,祖辈监护的双留守儿童、母亲监护的单留守儿童和父母监护的曾留守儿童的总体幸福感低、积极情感少、消极情感多、抑郁高、孤独感强;上述差异在男生、初中生中较明显;(2)在总的情绪适应状况方面,有留守经历的三类儿童明显差于父母监护的一般儿童;(3)在情绪适应类型的分布方面,有留守经历的三类儿童中情绪适应良好型人数比例明显低于父母监护的一般儿童.结论:留守现象对儿童情绪适应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全国农村留守幼儿的状况、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表明,在农村留守儿童总数中,0-5周岁幼儿的数量规模已达1585万人,占27.05%。全国农村留守幼儿在科学喂养、预防接种、亲子交流和学前教育机会等生存与发展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然而,这些问题远未得到政府和社会应有的关注。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包括农村留守幼儿在内的农村留守儿童档案数据库和监测系统,完善农村卫生保健管理体系,建设农村家庭教育支持网络,大力发展农民工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学前教育,开展针对留守幼儿的各种社会关爱活动。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不断增多,由于各种复杂的历史与社会原因,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不能随着父母一起进城生活、学习和成长,而是越来越多的孩子被留在了农村老家,成为留守儿童.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不断增加,一系列有关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关心和关爱.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监护状况、基本问题、对策建议等方面加以分析和阐述,试图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和策略来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以公平正义为基础,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儿童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留守幼儿的现状尤其令人担忧。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将产生很多不利影响。它的解决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以及政府“四位一体”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主体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一般由其单亲、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管.目前,留守儿童在心理、教育等方面已出现了各种问题,暴露出我国现行未成年人监护主体制度的缺陷.对此,应从监护主体的种类、变动、监督、报酬、指导、培训等方面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主体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7.
运用问卷调查法以三所农村幼儿园35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农村留守幼儿的亲子关系与自信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非留守幼儿在母子亲密、父子亲密方面的得分极其显著地高于留守幼儿,在母子冲突、父子冲突方面的得分极其显著地低于留守幼儿;非留守幼儿在自信心及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极其显著高于留守幼儿;留守幼儿的母子亲密、父子亲密与自信心及各维度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正相关;父子亲密、母子亲密能对留守幼儿自信心能够产生正向影响,父子亲密对留守幼儿自信心的影响作用大于母子亲密对留守幼儿自信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调查和比较不同留守类型儿童的积极与消极情绪特征。结果表明:在积极情绪上,留守儿童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单亲在外明显低于双亲在外的留守儿童,单亲在外的留守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积极情绪间存在正相关;三类儿童积极和消极情绪特征的年级差异显著;在消极情绪上,留守儿童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女生高于留守男生,留守时间越长消极情绪越强,消极情绪与三类儿童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相关不显著。留守儿童在积极情感上的具体特征都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消极情感方面的特征主要是与留守有关的孤独感和莫名烦躁。  相似文献   

9.
不同留守类型农村儿童的情绪特征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和比较不同留守类型儿童的积极与消极情绪特征.结果表明:在积极情绪上,留守儿童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单亲在外明显低于双亲在外的留守儿童,单亲在外的留守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积极情绪间存在正相关;三类儿童积极和消极情绪特征的年级差异显著;在消极情绪上,留守儿童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女生高于留守男生,留守时间越长消极情绪越强,消极情绪与三类儿童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相关不显著.留守儿童在积极情感上的具体特征都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消极情感方面的特征主要是与留守有关的孤独感和莫名烦躁.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目前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不断转移,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新生的社会问题开始凸现,尤其是处于学前期的农村留守幼儿。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从投资、制度调整、各部门协调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改革,协调推进,以解决农村“留守幼儿”问题。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据统计,2016年外出务工农民数量达到了28171万,其中相当大的比例已经为人父母,这也造成很大一部分农民迫于现实问题而与子女分离,这些子女交由农民工的父母、亲戚看管,这部分孩子就是人们常说的"留守儿童"。同时,因留守儿童导致的犯罪问题屡见不鲜,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研究也收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本文从留守儿童的问题现状出发,分析留守儿童犯罪现象的原因,找出留守儿童犯罪现象的特点,并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养缺失探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有效介入的缺失,导致家长期望目标失效;农村家庭育子目标的错位,导致留守儿童的品行失范;农村家庭教养角色的错位以及缺乏完整的家庭教养,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失衡。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养缺失问题,必须加快社会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壁垒;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业;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和监护体系,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加强父母双方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作用;通过各种渠道,使留守儿童家长获得更多的科学育子知识、育子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考察不同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自我接纳的差异,从而为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采用自我接纳问卷对310名留守儿童和714名一般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一般儿童自我接纳得分最高,显著高于各种类型的留守儿童;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自我接纳得分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类型的留守儿童。(2)性别和留守类型在自我评价上的交互效应显著,表现为母亲外出留守儿童中女生的自我评价得分显著高于男生。(3)学段和留守类型在自我接纳上的交互效应不显著,但学段的主效应显著,表现为SAQ总分上随着学段上升而上升,且各个学段之间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留守儿童"是现代化的代偿物,为文学提供新素材、新人物形象和新的心灵图景,与乡土中国的现代化构成"互文"。新世纪文学以儿童经验叙事和代言"非虚构写作",抒写留守儿童之于现代性追赶的物质、精神、心理和文化等方面的断零、怨羡及创伤体验,在成人理性与儿童懵懂的罅隙和两极间,揭示留守儿童不能承受的"轻"与"重"。"现代化"对特殊群体的"压抑",亟需反思和改变。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闲置劳动力外出打工,虽然他们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但是也给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美术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农村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现阶段留守儿童的美术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面临着困境,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和应对方式量表对211名农村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在性别、父母外出时间等变量上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人格特征的内外向、神经质,应对方式的自责、求助、退避等因子上与非留守儿童存在显著差异;男留守儿童的精神质、解决问题、自责等因子远远高于女留守儿童,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在父母外出时间上,人格特征中的内外向特质有显著变化。在教育中,教育者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并根据性别、父母外出时间等因素给学生以适当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预防"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异常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留守幼儿的数量日益攀升,他们社会性发展的异常表现及由此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逐渐被人们所发现和重视。家庭、幼儿园、政府与社会都应采取措施以保障留守幼儿社会性各方面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阶段,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面临严重困境。产生困境的原因涉及多方面:家庭方面主要表现为家庭结构不完整、心理环境不佳、家庭教育主体素质较低及教养方式不当;学校方面主要表现为教育理念的偏差、物质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不良、学校教育主体素质较低;家校合作形式主义严重,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