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世滨 《中国教师》2005,(12):14-16
人的发展有内在层次的差异,教师的专业角色水准亦如是。依据专业角色的层次不同,教师大体可分为教书匠、名师和人师三种角色境界,类似于“木头存在”的三种形态特质,即“木头的具体样子”、“木头的形态”与“木头的本源”。教书匠——“木头的具体样子”这类型教师的角色水平就如同“木头的具体样子”,譬如,“木桌”、“门”、“窗户”等等。他们存在的依据是具体、明确的,能力相当的局限。例如,门与窗户的功用,他们之间本质上并无“价值”大小之分,“境界”无高低之别,互为“平行”与“对等”。教书匠的特点是:循规蹈矩,惯于接受,死扣教材…  相似文献   

2.
人的发展有内在层次的差异,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如此。依据专业水平的层次不同,教师大体可分为教书匠、名师和人师三种境界,类似于“木头存在”的三种形态特质。即“木头的具体样子”、“木头的形态”与“木头的本源”。  相似文献   

3.
教师专业发展境界是以教师的内在本性为依据,在一定的教育时空情境下,教师的内在精神修养、专业能力所达到的水平和境域,以及人性所能达到的层次和高度.教师专业发展境界,一般可分为技师、经师、智师、人师、大师五层次;从教学角度,可分为第一教学、第二教学、第三教学三层次.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峰,是达到相应的人格境界.  相似文献   

4.
教师专业发展境界是以教师的内在本性为依据,在一定的教育时空情境下,教师的内在精神修养、专业能力所达到的水平和境域,以及人性所能达到的层次和高度。教师专业发展境界,一般可分为技师、经师、智师、人师、大师五层次;从教学角度,可分为第一教学、第二教学、第三教学三层次。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峰,是达到相应的人格境界。  相似文献   

5.
要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睾求,让教师从一名“教书匠”转换为“研究型”的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必不可少。本文总结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三种途径: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提升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录制优质课例,促进数学教师自身成长;构建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提高数学教师教帮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中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也越来越重视。好的教科研成果越来越多出自教师之手,越来越多的教师从一名“教书匠”逐渐发展成为一名“研究”。但也有许多教师由于课题过程管理不善,往往有了一个好的“开头”,而却没有一个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为师三境界     
清末王国维曾提出做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我认为,做教师也有三种境界:一是职业境界。所谓职业,就是谋生饭碗、赚钱手段。你雇我,我干事。你给多少钱,我干多少事。能混则混,能蒙则蒙。一本教案守5年10年不换,一套教法历百课千课不易。重知识,轻能力;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只求课堂有序,只要学生听话。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惟参考书是从,惟领导命是听。有考试评比之忧,无进修科研之累。知识有余,才情不足;匠气有余,灵气不足,是为教书匠。有人坦言:“如果离开《教学参考书》,至少有80%的教师写不好教案,上不…  相似文献   

8.
师者之境界     
教师是对社会上从事教育职业的人的称呼。不称从事教的人为教者或教民,而在教后面置“师”字称为“教师”,以与普通的“人”或“民”区分开,是整个社会对教者特意的、专属的尊称。“师道尊严”与“王道尊严”和“父道尊严”并列为三大尊严,而“师道尊严”的产生并不具有先天的社会条件,而是建立在“师者”具有知识丰富、精神高贵、智慧宽广深厚和风范优雅适度的前提下。同样作为师者,存在着教学能力上的层次之分,由低到高可以形象地划分为东西境界、房子境界、院子境界、田野境界、正反境界等五个层次。师者应该在做人、认识、教育三方面提高自己,以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尽量地上升到高层次的境界,以对得起“师”的尊称。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从事教师工作,有不同的目的,就有不同的目标和层次。通常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职业层次——专业层次——事业层次(教育专家)。相应这三个层次,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应努力做到:认清职业角色——提高专业素质——迈向事业境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们对教师专业的讨论,所期望的是教师职业能走向专业化,使教师能够不只是一个“教书匠”,而是经过努力可以提.升到像医生、律师一样专业水准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是高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构建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是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本文依据教师教学实践行为表现,分析了当前高职教师实践能力存在的问题,提出三层次教师实践能力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对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做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校长专业化?依笔者之见,应包括专业的思想与精神、专业的道德与修养和专业的知识与能力等三个方面的专业素养。1.什么是校长专业的思想与精神?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使命感、责任心和对学校、教师与学生发展的强烈追求。缺乏这种思想与精神,就不可能有办好教育的激情。而激情对校长来说是一种极重要的心理品质。当年因提倡新学、教育强国而创办南开中学而后南开大学的张伯令校长,就是这种专业思想与精神的至高境界,堪称后世校长之楷模。具体说,校长必须是一个“识大势、明大事、成师表”的人。所谓识大势:就是要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时代对…  相似文献   

13.
辩证地把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是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目标和归宿。教师个人教育哲学具有在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彼此修正的辩证张力,其主要内涵是以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师个性等为关键要素的一整套教育信念,可以回应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三个层次的价值诉求:层次一、二分别是引导“理论之师”走出理论困境、引导“经验之师”走出经验失序,层次三是进一步引导“哲学之师”形成经验系统、塑造实践理论。就生成之路而言,从理论困境到实践理论的关键在于完善“实践框架”,而从无序经验到经验系统的关键在于演绎“理论假说”。  相似文献   

14.
专业发展始于专业观念,物理观念规定了物理专业的发展走向,观念发展水平高低决定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的高下.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通过其专业观念在时间和空间上向未来开放和绵延,推动自身专业结构的深层次的变革.物理教师只有建立和发展"专业"的知识观、"层次递进"的教育观、"系统贯串"的学习观与"文理合一"的伦理观,才能逐步达到"业之精"、"育之深"、"学之博"、"道之大"四重境界.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南过去的“教书匠”转变为“专业强、素质高、能创新兼具奉献精神与合作能力的人”.教师不再是一个仅限于“授业、解惑”的工匠,而应成为教育的合作者、支持者与引导者。针对教师队伍年轻有余、经验不足、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提升专业素养,从教书匠向教育家位移。要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从事教育科研工作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但幼儿教师参与科研工作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教师们感到缺乏必要的研究时间,缺乏必要的研究经费,缺乏必要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缺乏必要的高水平的专业工作者的指导,普遍存在从事科研工作进入角色难、上层次难、水平提高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杜连森 《江苏教育》2022,(68):6-10+15
服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首要目标,而专业实践能力是“双师”能力的主要属性,因此,专业技能实践应当是教师企业实践的核心内容。从与专业实践技能发展的紧密程度上看,教师企业实践存在三个层次:浅层次实践、一般性实践、深层次实践。教师企业实践的浅层化问题表现为:实践内容的表层化,实践过程的“观光化”,实践考核的形式化。浅层化的本质原因是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组织异质性导致双方在开展教师企业实践活动的目的上存在根本差异。促进教师企业实践深层化的对策包括:合理调整教师企业实践的目标定位,破除教师融入企业的身份障碍,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  相似文献   

18.
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是任何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三个基本要素。依据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存在形态,可以将教师的教学分为“无书无我”“有书无我”“有书有我”“无书有我”四种状态。在新时代结合“四有好教师”的标准分析教师教学状态的现状,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更有利于我国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说法·数字     
《师道》2012,(2):61-61
最新推出的“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南三部分构成。其基本理念提出;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基本内容中分别对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提出60余条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0.
老子“有无合一”的境界形态哲学思维,在人生社会领域表述为与“柔弱”合一,“有无”与“柔弱”合一是对人生社会领域“无”与“无中之有”统一于“无”之境界的境界形态“天人舍一”思维方式的论证。王夫之以实有形态的“有”与“有中之无”舍“柔弱”于实有,一方面揭示老子境界形态“有无”思维的“虚无”思想根源;另一方面,论证了实有“有无”为思维基础的“有无”与“柔弱”舍一于实有之“有”的实有形态哲学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