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要点: 1.围绕“丧家的”、“资本家的”、“乏”三个限制词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认清梁实秋之流的反动本质。2.围绕三个限制词,突出重点词句,使学生读懂弄通原文。教学课时:三教时教学准备:印发《补充注释》、《内容讲析提要》 相似文献
2.
一、着重讲清逻辑性我们把鲁迅先生著《“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这篇课文调整为讲读课文。这是因为我们认为它县有强大的逻辑力量,是一篇典范的驳论文章。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引导学生体会这篇文章的逻辑力量。 (一)一开始批驳敌论,作者以鲜明的阶级观点给“走狗”下了科学的定义。 相似文献
3.
邓元煊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
鲁迅《“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年五月《萌芽月刊》第一卷第五期“社会杂观”栏,后由作者编入《二心集》,现选进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这里只就教材中提出的三个思考和练习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思考和练习一,要求“熟读课文,划分层次”。关于本文的论证层次,诸家看法不一,有的分作三层(一段为一层,二、三段为一层,四、五段为一层;或一段为一层,二段为一层,三、四、五段为一层),有的分作四层(一段为一层,二段为一层,三段为一层,四、五段为一层)。我认为,就整个文章的布局来看,以划为两大部分为宜。第一部分(一段)叙述论战原由,引出梁实 相似文献
4.
周河冬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1981,(9)
我教《“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时,有过三点想法: 1、在议论文教学中,学生的逻辑知识应该通过运用而得到不断巩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应该在讲读中得到训练和培养。 2、在议论文教学中,利用学生的逻辑知识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有利因素,应该充分重视这个有利因素。 3、在很大程度上,议论文在思想内容上的深刻性,总是通过论证的逻辑性体现出来的;因此, 相似文献
5.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小精悍的战斗檄文。教学这篇课文,要学习它紧扣题目,抓住要害,逐层深入地对敌论进行批驳的写法,同时要体会鲁迅先生杂文的风格特色.教学内容与步骤:一、预习(1)通读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结合课文,阅读注释,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赏赉劣败者以济其……之穷(3)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相似文献
6.
王天麟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1985,(12)
把握了一篇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后,“突破口”的选取是至关重要的。突破口选好了,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事倍功半。鲁迅先生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是篇典型的驳论文,重点和难点容易把握,传统的教法是从疏通文字入手,以引导学生分析该文的论点和论据为突破口,以教师讲 相似文献
7.
黄浩森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1980,(12)
鲁迅先生在这篇杂文里以阶级斗争的观点,深刻而生动地分析了梁实秋这条“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丑恶嘴脸,痛斥了他污蔑陷害革命作家的卑劣伎俩,从而打击了为国民党反动派文化“围剿”打头阵的“新月派”。这是反文化“围剿”斗争中的一篇战斗檄文。文章的标题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它是一个省略了主项和联项的A判断,即“梁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为了充分揭示谓项概念的内涵,在“走狗”前面连用了三个限制词,使概念十分明确,显得判断精 相似文献
8.
周涤非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1987,(7)
一、学习要点: 学习本文紧扣题目,抓紧论敌的实质、要害,逐层深入批驳的写法。开理解本文讽刺辛辣的语言特点。二、学习指要: (一)梁实秋反扑的文章,标题是《货本家的走狗》,“我不生气”更不走梁文的主旨要义,鲁迅为什么特别取“我不生气”一语作为梁的文章的概括说明?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二)下面一句话是单句还是复句?是单句请划分句子成分,是复句请划分层次,标明分名问的关系。“先据《拓荒者》第二期第六七二页上的定义,觉得我自己便有点象是无产阶级里的一 相似文献
9.
赵继祥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高中语文第三册,选自《二心集》)是鲁迅先生三十年代批驳买办资产阶级文人梁实秋时写的一篇杂文。杂文者,从文章的大类看,属于议论文体。从思维方法看,议论文运用的主要是逻辑思维,即通过逻辑推理来论证和揭示其思想观点。分析议论文的论证,应该以它的逻辑特征为出发点,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论证线索,理清文章论证的层次和特点。 这篇杂文的题目比较特殊。它表示的文章完整的论题乃是:梁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但它却省略了判断的主项(梁实秋)和联项(是),实际上只标出了论题… 相似文献
10.
丁良胜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1983,(9)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是一篇据实言理的文章,全篇抓住要害,层层剥脱,推理严密,勾画出“新月派”反动文人梁实秋的“狗”的本相。在文章里,鲁迅首先简洁地陈叙了梁实秋进行自辩的《资本家的走狗》一文的行文脉络,清晰地揭示了他的推理程式: 相似文献
11.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80,(1)
鲁迅先生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中有一个相当长的复句。全省师专《现代汉语》协作教材曾进行了分析。我认为还值得商榷。现按笔者不成熟的意见划分并说明如下,以就教于同志们。 ①他终于不讲“文学是有阶级性 的吗?”了, \②在《答鲁迅先生》那一篇里, (转折) 很巧妙地插进电杆上写“武装保护苏 联”,敲碎报馆玻璃那些句子去,| (并列) 相似文献
12.
史荣光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6)
我们分析一个句子,不仅要从语法上弄清它的句子结构,而且还要揭示句子的深刻含义。鲁迅先生《“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中,有两个极为复杂而精彩的句子,它们都居于同一个中心段,论述的是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梁实秋不仅是“丧家的”资本家的忠实走狗,而且是一个无能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现在分别试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原文】我还记得,“国共合作”时代,通信和演说,称赞苏联,是极时髦的。……加上一个形容字:“乏”。【分析】《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是篇精彩非凡的驳论,鲁迅先生以他所特有的犀利笔触,无情地剥下了论敌的层层伪装、张张画皮,展示其丑恶的走狗嘴脸。双方论争的焦点在于:谁是走狗。梁实秋在冯乃超著文揭露其宣扬为资本家剥削统治辩解的反动本质后疯狂反扑,非但拒不认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是一篇短小精悍、极其犀利的驳论,也是一篇直刺敌人心窝的战斗檄文。它写于一九三○年四月十九日,发表于同年五月一日出版的《萌芽》月刊第一卷第五期“社会杂观”栏,后收入《二心集》。一九三○年三月二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在这前后,正是国民党反动派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人民进行残酷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的时期。当时由徐志摩、胡适、梁实秋等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组成的“新月派”,为了适应这种文化“围剿”的需要,无耻地充当了急先锋。其中自诩为所谓文艺批评家的梁实秋,向反动派献媚取宠,表演得尤为恶劣。一九二九年九月,他抛出了 相似文献
15.
崔春泽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2(2):48-49
本文以鲁迅先生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为范本进行逻辑分析,意在使读者通过文章对鲁迅先生杂文中所体现的逻辑力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6.
齐子义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1979,(5)
几乎象加按语一样的不费笔墨,便使梁实秋的反动面目暴于光天化日之下,可说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写作上的显著特点。我们常说鲁迅的杂文象匕首。这篇文章是相当典型的。文章可分三段:开头到“我可怎么能知道呢?……”为第一段;之后到“称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为第二段;余下为第三段。第一段主要是引述梁实秋的反扑辩白,以为反面材料。文章开门见山,简明地交代了梁实秋的文章的由来后,即用“先据……再下……于是……”这一长句迅速地摘引了梁实秋的自云“我不生气”的文章的原文,重在摆出他的所谓“疑问”。这个“疑问”总起来说有两个意思:一是作一番狡辩,否认他是“资本家的走狗”;二是从“我还不知 相似文献
17.
佘大平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1980,(2)
曹禺同志的《雷雨》,曾以它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震动了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和舞台,空前地激动过那个时代的读者和观众。可是,在“四人帮”横行时期,它却被打成“毒草”,誉满中外的剧作家被打成“牛鬼蛇神”。只有在妖雾澄清以后,曹禺同志的作品才得以再次出版,《雷雨》才得以重新演出。现在,《雷雨》又被选作中学语文教材。这些说明,人民喜爱的艺术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任何力量禁锢不了、毁灭不了的。《雷雨》蕴含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这是由于剧作家当时复杂的世界观和剧本反映了复 相似文献
18.
邱化明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11):25-26
烃是一切有机物的母体 ,其他千万种有机化合物都可看做是经烃衍变而来。烃是中学化学教材中无机化学部分结束后有机化学的开始 ,也是学生系统学习有机化学知识的开端。烃类知识学得如何 ,直接关系到以后有机化学的学习。一、发挥理论知识的指导性教材中《烃》这一章编排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化学键等理论知识之后 ,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理论知识来指导教学。如从碳原子在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 (介于易得电子和易失电子的主族之间 )和碳原子的结构特点以及共价键等知识来分析碳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容易形成共价键 ,并且 4个价电子都能参… 相似文献
19.
正说到基础,一部《怎样写作》的阅读,一定能给青年教师留下深刻印象。教学研究是一件谨慎的事,夯实的地基工作不能草草而过。在此,我再推荐一部重量级、实用型的基础理论书籍——张中行先生的《作文杂谈》。我以为这本书是让大家在作文教学上少走弯路、贴近真理的明灯,仿佛一个抓手,一条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