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者的话:在《语文世界·红A版》第10期上,我们发表了肖冰波老师关于古诗文解题思路的一篇文章。本期我们精选了今年中考试题中古诗欣赏的几道题,供同学们练习。同时期望同学们能在两者的比照中悟出解答这类题的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活动目的结合小学语文第8册第六课的两首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绝句》 ,课前收集诗人杨万里、杜甫所写的其他古诗及课内外已学的古诗。通过课堂讨论交流 ,深化课文内容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二、活动过程(一 )启发谈话 ,复习揭题1.同学们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在这灿烂的文化园中 ,有一个美丽的古诗园。古诗园中的诗歌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丰富多彩 ,引人注目。我们刚刚欣赏了第六课唐朝诗人杜甫、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诗 ,谁能背一背 ?(指名背 )谁能把诗…  相似文献   

3.
吴爱萍 《贵州教育》2005,(19):29-30
一、创设情境,自然引入师:同学们,你们都会背古诗吗?谁愿意来背一背?可以摇头晃脑背,也可以闭上眼睛背……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背就怎样背。生摇头晃脑背了一首《春晓》。师: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小诗人!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古诗?生:《静夜思》《所见》《村居》《小池》。师:咱们都来当当小诗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齐背其中一首《静夜思》,好吗?生(齐)用各种方式背古诗。师:同学们,古诗语言精炼,琅琅上口,而且能很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你们知道吗?古时候,有一位大诗人,年轻时就离开了家乡,到京城去做官,八十多岁才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的一草一…  相似文献   

4.
板块一趣味揭题师: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孟老师和大家去语文百花园畅游(CAI出示课题:语文百花园),准备好了吗?生:(齐)准备好了!板块二古诗堂师:首先我们来到的是——古诗堂(CAI出示:古诗堂),本学期我们又学习了不少的古诗,还记得是哪几首吗?生:我们学习了《望天门山》《山行》《暮江吟》。师:能背吗?生:(齐)能!师:《望天门山》,男孩子背诵,女孩子和。(生读)师:有高有低,读出了气势。《山行》,女孩子、男孩子连环读。(生读)师:真好听!《暮江吟》,一起来背诵。(生齐诵)  相似文献   

5.
古诗大擂台     
教学目标 :1 .能够比较熟练地背诵已学过的古诗 ;2 .采用擂台式的游戏活动 ,激发学生爱学古诗、吟古诗的兴趣 ;3 .通过背古诗 ,学古诗名句 ,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 ;4.了解学古诗的好处 ,激发创造欲望 ,鼓励学生创作。活动方法 :将全班同学分成红、黄、绿、蓝四队进行比赛。按先红队 ,再黄队、绿队、蓝队顺序交替进行 ,答对了给分 ,答错了不给分。老师和一位同学担任主持人 ,负责抽题、评判、记分。题目写在小纸片上 ,比赛时逐一告知。每队学生有相应的座位号。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同学们 ,从幼儿园到现在我们学了很多古诗 ,而且平时也在背…  相似文献   

6.
2004-11-24星期三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一直以来我都希望我的学生可以喜欢上古诗。可有一次我让我所教的一年级学生用汉字或拼音写古诗,几乎所有的学生除了《咏鹅》《静夜思》外,就很少写别的了。怎么办?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上古诗,让他们养成学古诗的习惯?来场比赛吧。今天下午,我班举办了第一次“背古诗”比赛。全班学生分为两组,每组背对一首得1分。为了争得比分,孩子们小脸急得通红,最后获胜的第二组只背出了10首诗。这时我说:“同学们,通过这次比赛,你有什么感想?”“我觉得自己会背的古诗太少了。以后一定要多读、多背。”“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流程】板块一:复习导入,揭题释题1.回忆所学,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马诗》,一起来背一背。(生齐背《马诗》)师:我们在琅琅书声中感受着诗人李贺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悲叹。2.齐读诗题,理解题意。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首咏物诗。齐读诗题。  相似文献   

8.
传统经典诗文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意存高远。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丰富思想,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传统经典诗文已大步走进校园,使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积极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奠定基础。一、诵读诗文,感悟情怀1.自由诵读,重在积累古诗文简短精炼,琅琅上口,节奏明快,小学生特别喜欢。因此,我们鼓励学生人人手里常备《小学生必背古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每天早晨利用10-20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诵读诗词。个人诵,小组诵,同桌比赛诵,哪种形式都可…  相似文献   

9.
[课例1]活动一智慧售票窗——秋游干什么1.谈话:同学们去年秋游去过哪儿?玩得怎么样?说说看。2.激趣:大家对上次的秋游记忆这么深刻,肯定是玩得挺开心的。马上又该组织大家秋游了,校长为了考验大家是不是能快快乐乐地秋游,平平安安地回家,特地设置了三道闯关题,你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闯关?3.假设秋游地点与活动:这里是“智慧谷”的智慧售票窗,可现在买不着票,小组  相似文献   

10.
活动目标: 1.通过古诗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对学习古诗的情趣. 2.积累古诗,提高学生的古诗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用读、唱、吟、舞四种方式学习古诗,体会诗的意境。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达到自主学习古诗的目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趣导古诗小朋友们,在经典诵读活动中,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名句吧?今天我们开一个"小小赛诗会",希望每位同学能背一首古  相似文献   

12.
一、设想——让语文课充满阳光每个学年初,当我接到一个教学班的语文教学任务时,便向学生了解“你喜欢什么样的语文活动”“你需要什么样的课前五分钟”。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令人兴奋的,同学们都表示了积极的愿望和浓厚的兴趣。经统计,同学们提出的设想多达几十种。于是在同学们所提希望中设计了一个学期的课前五分钟活动计划。根据同学们的要求和实际,本学期设计的课前五分钟活动计划如下:1.自由演讲;2.讲名人故事、背名人名言;3.背诵古诗;4.设计每日一题,比比谁的反应快;5.课本剧表演等。二、尝试——你说我说的天堂六年级上学期一开始就进…  相似文献   

13.
一、揭题导读,渗透学法(一)轻松背诗。1.出题背诗。师: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已经学过许多首古诗词了。我们来个背古诗比赛,好不好?(1)出示诗题《赠汪伦》,学生背诵。(2)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在干什么?2.提高难度。师:如果你能根据老师出示的画面,就能想起来这是哪首诗,那就更厉害了,现在我们就尝试一下。(1)出示《回乡偶书》《夜书所见》的插图。(2)先个别背,再集体诵读。(3)这两首古诗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二)寻找规律。1.教师出示每首诗的关键句,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诗有什么共同点。2.师:透过这些诗句,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以考查学生语言积累和运用能力的“情境题”成为中考语文试题的一大亮点,但从学生答题的情况看,问题多多,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误。笔者想就“情境题”的类型及解答技巧作一些分析,希望能给同学们以启示。综观近年中考的“情境题”,主要有如下类型:一、默写或选择古诗文的情境题请看2005年重庆市中考“古诗文积累”部分的两道“情境题”:1.根据下列语境,各用两句连续的古诗句填空。漫游祖国各地,面对名山大川,人们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感慨。站在黄河边上,我们会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站在高山之巅,我们会想起“__…  相似文献   

15.
趣说歇后语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丰富学生的歌后语仓库,体会欣后语诙谐、幽默、富有哲理的特点,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与同学团结协作的精神。活动方法:1.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进行活动,每小组答对一题加一分,累计最高分为优胜。2.教师作为主持人评分,并为优胜小组颁奖。活动过程:一、——今天我们举行一个说欧后语的活动,希望各组同学到时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咱们今天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而是通过活动,互相学习,增长见闻,丰富知识,这就叫听君一席话一一胜读十年书。希望同学们团结协作…  相似文献   

16.
友谊比赛     
在黑板的左边开辟了一角“诵读经典,终身受益”,每天晨读时往上抄一段《三字经》或一首古诗,学生简单理解之后就开始诵读。相信古代优秀文化会慢慢浸润他们的心灵。一日,学到“积累运用”中的一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问:“你们知道这句名言出自何处吗?”生均摇头。“这是岳飞的词《满江红》里的句子,明天早上我们来背它。”第二天早上,我把这首词抄在黑板上时,同学们惊呼起来:“这么长?怎么背得下来?”虽说已是五年级,但他们似乎没接触过宋词,以为还是四句诗呢。我忍不住笑起来,说“:其实这首词我也不会背,不如我们一起努力,明天…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熟悉《三字经》吗?我们来一起背几句好吗?(生背略《)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相似文献   

18.
正一寻找教学切入点师:最近我们学过两首诗,一首是《游园不值》,我们背一背!(生背诗)师:背诗和读书不一样。背诗要慢一点,慢了有时间去想象,有了想象,才能看到画面,有了画面,我们才能欣赏到古诗的美。我们再来背另外一首《宿新市徐公店》。(师生同背)师:刚才我们背的两首诗出自《古诗两首》,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古诗两首》(板书课题)。看这两首诗,题目很长,谁能读好这两个题目?(学生读诗题,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一、活动准备学生每人一瓶七彩液 ;有照相机的同学从家里带照相机。二、活动程序(一)谈话入题同学们喜欢吹七彩泡泡吗?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吹 ,好不好?(二)活动过程1 自由活动(吹泡泡)当学生的兴趣被激起时 ,我趁机说 :“同学们喜欢怎样吹?”这时学生一定会说出许多种吹法 ,等学生说完后 ,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吹法尽情地吹。通过活动 ,使学生充分参与 ,初步发现七彩泡泡的美。2 集体活动师 :刚才老师看见吹得方法有很多 ,下面我们就按照轻轻吹、用力吹、齐吹的顺序一起来吹好吗?①轻轻吹师 :轻轻吹出的七彩泡泡会是什么样呢?…  相似文献   

20.
感受唐诗     
活动目的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背诵唐诗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唐诗的能力 ,感受《唐诗三百首》的魅力。活动准备 :每生一本《唐诗三百首》 ,画笔、颜料、纸和奖牌。活动过程 :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诗更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俗话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唐诗三百首》 ,不仅能开阔我们视野 ,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唐诗三百首》吧!1 背一背《唐诗三百首》。按《唐诗三百首》的编排顺序 ,五分钟看谁背得多 ,背多者获胜 ,并颁发“记忆电脑”奖牌。2 画一画《唐诗三百首》。在《唐诗三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