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項陽 《中国文化》2013,(1):31-40
学界对於《诗经》的研究持续了两干余载,学者们从史学、文学、诗学、经学等诸领域进行把握,可谓精深而周致。音乐学界通过“歌词”把握音乐的结构意义,亦有相当收获。  相似文献   

2.
一 究明经术 对马一浮先生的研究,目前实仍处於泛说阶段,论者大抵仅能就大方向论其学术匡廓与规模,说明其性质,对於内部问题还较少探究。最明显的,是其经学。  相似文献   

3.
傅斯年遗作选刊之一──中西史学观点之变迁这个题目可以分三方面讨论:(1)中国历代对於史学观点之变迁,(2)西欧历代对于史学观点之变迁,(3)近代数种史观之解释。今依次说明於後:(1)中国历代对於史学观点之变迁客观史学方法,非历史初年产物,而为後起之事...  相似文献   

4.
孫衛國 《中国文化》2012,(1):147-162
郑天挺(1899-1981)是中国著名的明清史专家,翻开任何一本有产中国20世纪明史研究概况的著作,几乎无一忽视郑天挺的重要地位。但他对明史学界的独特贡献,在明史领域的独到见解,即使回顾与总结性的著作,以及产注郑氏史学成就的论文,也鲜有详细介绍。在明史研究领域,郑天挺既没有在清史领域像《清史探微》那样的标志性专著,甚至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亦不多。可是,却无人否定他对於中国20世纪明史研究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上海人     
余秋雨 《中国文化》2014,(1):219-225
近代以来,上海人一直是中国一个非常特殊的群落。他们有许多心照不宣的生活秩序和心理规则,说得好听一点,可以称之为“上海文明”。一个外地人到上海,不管在公共汽车上,在商店里,还是在街道间,很快就会被辨认出来,主要不是由於外貌和语言,而是这种上海文明对於别种文明的敏感。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中的人文精神与宗教精神有无关系?这个似乎古老的问题的答案,对於思考一个对当代中国文化有着重大意义的问题,即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与基督宗教或一般宗教的关系,肯定会构成思考的背景,影响思考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国民党对北平文教界的组织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兵 《中国文化》2007,(1):108-108,109-124
抗日战争时期,故都北平的政治形势错综复杂,国内外多种势力互相角逐。由於政治中心南迁後,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党政军机构相继离去,北平依然保持着传统的学术文化中心的地位,文教界对於社会各界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力,因而各方均重视争取和利用学人,  相似文献   

8.
读刘著《对於当代新儒家的超越内省》一文有感钱胡美琦一前言一九九五年五月,香港新亚书院举办“钱宾四先生百龄纪念学术研讨会”,我以家属身份受邀在开幕式时讲话。由于近几年来,外子钱穆先生是否当属“现代新儒家学派”?似乎成了海内外中国学人大家讨论的话题。我在...  相似文献   

9.
悼王静安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悼王静安先生顾颉刚噩耗传来,本月二日王静安先生自沈於颐和园昆明池中死了。这个消息蓦然给我一个猛烈的刺激,使我失望而悲叹。我对於他虽向少往来,但是恋慕之情十年来如一日。三年前,曾给他一信,大意是说:“颉刚现在困於人事,未得专心向学;待将来事务较简,学业...  相似文献   

10.
对于当代新儒家的超越内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的目的在处理下列三个问题:首先,由解释学的探究看史学与哲学的互相对立与依存的关系。其次,由方法学观点诉之於钱先生著作与书函的徵引与诠释证“钱穆非新儒家”论旨之非是。最後,由超越内省的角度寻觅当代新儒家的自我定位。文章结论指出,当代新儒家的重心已由道统的继承逐渐转移到学统的开拓与政统的关注。而新儒家对於文化与价值的担负使他们有别於一般学者,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大传统在现代延续下去的象徵。  相似文献   

11.
龚隽 《中国文化》2013,(2):77-90
顾名思义,禅宗与传统佛教史上的"坐禅"当然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思想关联,在中国禅宗的发展史中,对於禅坐的观念也可谓经历了相当复杂的"典范转移"(paradigmatic shift),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坐禅"观念。这些不同类型的禅坐观念间既有内在的思想联系,也存在异质性的变化。简单地把中国禅宗各家有关"坐禅"的观念理解为佛教历史上一次思想革命或旧传统的复归,都无法深入解释禅宗史上"坐禅"思想的复杂性。①本文拟就中国禅学史——主要是六到九世纪这段禅学史中有关"坐禅"的若干问题展开讨论。严格地说,这并不是对禅史中的"坐禅"概念进行全面的历史论述,而是抽取其相关的几个重要问题作思想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吴存存 《中国文化》2013,(2):128-136
了解晚明社会和文学倾向,黄方胤的《陌花轩杂剧》应该说是一部无法忽略的作品。虽然在清代这部杂剧集由於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受到重视,但对於晚明的社会文化史研究来说,我们不能不庆幸我们现在还能读到这么完整的一部直接以当代都市的普通人生活为题材的叙写金钱与肉欲之交缠纠葛的剧作集子。中国的剧作,一向多倾向於从历史题材中撷取故事和灵感,但晚明中国,尤其是江南的高度繁荣和逐渐扩张的都市文化使这一带的小说家和剧作家充分地感受到了当代社会生活的内在诗意和在文学上再现这种当代社会生活的冲动。与晚明的风靡一时的世情小说的流行相一致的是,剧作家们也更多地把他们作品的时间背景设置为当代生活。而《陌花轩杂剧》尤其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部在艺术风格上会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小说集《拍案惊奇》或《欢喜冤家》的系列短剧集子,在内容上专注於"尘寰情态",尤其是情爱与物质欲望的交缠和挣扎。本文试图通过对这部剧作集中的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1879.10—1942.5)是中共党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党史界对陈独秀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既有多部研究陈独秀的史著面世.令人瞩目.也有不胜枚举的研究论文.新论迭出,成立了多家专门研究陈独秀的学术机构和团体。学术活动频繁,至今仍然是人们研究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14.
张伯伟 《中国文化》2013,(2):217-225
2013年3月15日清晨六点多,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我从梦中唤醒:"张老师,我是徐雁平。刚刚接到张剑的电话,说张晖可能快不行了。"我一下惊呆了,怀疑是不是听觉有误:"你说的是张晖吗?怎么可能?""是的,我打算等下就去北京。"上午八点多,我给雁平电话,他告诉我正在赶往火车站的路上。下午四点多,雁平发来短信,说医生已无力回天。我立刻与张霖弟联系,想谋求一点绝处逢生的希望,她回答:"医生已宣布脑死亡。"就在那个瞬间,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失去了记忆,失去了感觉,失去了一切判断。稍稍恢复,我在本子上记下几个句子,应该就是当时最强烈的感受吧:天欲丧斯文!天丧予!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老泪纵横,一下就弥漫开来,身心沉浸在无尽的悲哀之中。自己是读过佛教书的人,对於世事的无常  相似文献   

15.
四川客家问题的特殊性及研究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客家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殊性,与闽粤赣客家相比,表现为1.演进阶段不同;2.族群关系不同;3.文化表现形式不同;4.客家身份不同。四川客家问题的特殊性,决定了四川客家研究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四川客家问题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八十年代逐渐形成热潮,并于本世纪初达到高潮,总体来看,四川客家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成果多为表象描述和动态报道。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20世纪中国学术史,这是重要的历史课题,需要加以研究。本文拟探讨任继愈先生(1916.4.15~2009.7.11)学术研究的唯物史观特色,向读者朋友们请教。  相似文献   

17.
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形态的审美文化都是不断发展的、体系.它们总在更新着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由艺术的思考而产生的问题。随着21世纪的来临.今日的电影美学已步入空前复杂地交织了多元化因素的关键阶段:在显层面上.真实性与假定性、生活与梦幻、艺术性与娱乐性之类概念依然交错互生.彼此约化:在深层次上.整个电影理论体系则因研究对象及其性质的裂变而日益陷于尴尬之境。  相似文献   

18.
人类文化总是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地向其广度和深度拓展。作为曾经是人类文化活动源头与基干的群众文化.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但事业上有了很大发展.而且理论体系从无到有。从初具雏形到逐步完善.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以玉溪为例,到八十年代中期.全地区各乡镇都元一例外地建立了乡文化站:大多数的县文化馆新建了馆舍并添置了设备:地区群众文化学会应运而生.群文理论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群众文化工作者队伍空前壮大。  相似文献   

19.
“古玩”即“古董”,是古代器物.包罗万象.林林总总。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古玩可供后世的人们鉴赏研究.能了解古代文化。文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发展历史上有价值的东西。从形式逻辑意义上来认识辨析“古玩”与“文物”这两个概念,至少存在交叉关系.即文物中有古玩.古玩中有文物:但在特定的表意区间范围内,古玩与文物确实表现为同一关系。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中国人来说.意大利这个国家并不陌生熟知历史的人必定知道古罗马帝国的辉煌.喜爱艺术的人必定了解“文艺复兴”的伟大:研究建筑的人必定不能无视“水城威尼斯”的存在:只要是球迷就必定曾为意大利球队的精彩表现拍案叫绝……意大利有太多值得“炫耀”的资本.对于这一点.意大利驻华大使白龙义先生微微一笑.并不否认。在正值中意两国建交30周年之际.记者和大使间关于彼此两个国家的话题自然也特别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