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卓如 《大理文化》2010,(9):102-112
一云龙是盐马古道的一个重要起点,这是由于在云龙江沿线以诺邓井、石门井、宝丰井、天井、大井、顺荡井、师井、山井等古代云龙各产盐区盐业的开发和繁荣而形成的。盐马古道的存在,使云龙人民在高山大川之间架设起了一座座各种各样的桥梁,使云龙成为了有名的"古桥梁博物馆";盐马古道的存在,使云龙沿途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古代集镇,如石门、宝丰、旧州、漕涧、诺邓等;使云龙的经济和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人才辈出,民族融合,使远在边地的云龙  相似文献   

2.
云龙县位于大理州西部,处滇西北"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南端,这里地广人稀,山高谷深,但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厚.特别是盐井文化、桥梁文化、兰花文化、吹吹腔文化,以其独具特色和魅力吸引着州内外有识之士前来云龙进行调研考察.……  相似文献   

3.
地处大理西陲的云龙,是滇西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境内群山壁立,江河纵横。几千年来,在山高谷深、水网交错的高原山川上,勤劳勇敢的云龙人用智慧和胆识建造了数以百计的桥梁,开辟了独特的桥梁文化,谱写了人类战胜蛮山大川的史诗,创造了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4.
天池行记     
杨木华 《大理文化》2017,(12):71-74
正"来了不想走,走了还回来,我想把云龙偷走,我的心却被你偷走,我本想把云龙偷走,最后却被你偷走。"这是《偷走云龙》中回环往复的歌词,一声声,一遍遍,道尽了我的心声。1对于云龙来说,我是过客。可是,我确实是走了还回来的过客。这是我第四次到云龙了。后来和云龙的老同学聊天时我说:我都可以当云龙的导游了。云龙是滇西一个偏远的山区县,更多人熟悉的是上过"舌尖上的中  相似文献   

5.
走进云龙     
云龙地处大理州最偏远的西部.这里峡谷险峻、山峰雄伟,澜沧江、怒江、批江穿过县境,怒山、云岭纵贯南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为丰富.这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桥梁文化,古老的民间艺术,还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众多的民族和多姿多彩的服饰,迷人的山歌和古朴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云龙二题     
老井云龙多盐,云龙多井。所以云龙多以"井"为地名。古代的云龙,八大盐井辐射了周边地区,云龙食盐远销腾越、西藏和印度。因盐运而兴起的驿道四通八达。在那些盐贵如金的岁月里,当打卤熬盐作为一种淘生方式在历史的舞台上为这一方的人们带来幸福生活的希望的时候,在人们心里,用马帮驮回来的,已不仅仅是物质经济的往来、  相似文献   

7.
正沿着奔腾的澜沧江逆流而上,只为再次探访滇西高原深处的秘境云龙。是夜,在功果桥镇枕着澜沧江的涛声安然入眠。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就被云龙的诗人若河叫醒,说要看看澜沧江东边大山上的"云龙"。江边的稻田已泛黄,晨风将稻香轻轻送进鼻孔,沁入心间,让人好不惬意。"看,‘云龙’现身了!"一抬眼,对面大山的腰际,一条长长的云带在轻盈地飘逸,云带的南端,还  相似文献   

8.
走进漾濞,就走进了一个群山捧翠的人间福地.这是一个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绿意盎然、绿潮涌动、绿波轻扬,满眼的绿闪烁着勃勃的生机.尽管这里有"博南古道"的遗踪,有"铁锁云龙"的悠远,有石门关的雄险奇峻,有蜿蜒游走的漾濞江,甚至还有"唐标铁柱"的沧桑可以追溯.……  相似文献   

9.
顺荡古村     
"云龙八井"之一的顺荡,位于云龙县城石门以北70公里的江畔,隶属于白石镇,是一个依山傍水、树木掩映、屋舍俨然的白族村落,是一个  相似文献   

10.
杨卓如 《大理文化》2014,(1):97-109
正云龙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白族、阿昌族、傈僳族、彝族、回族、苗族、傣族、汉族等8个世居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早在先秦两汉时期,这里就是嶲、昆明、僰、比苏、哀牢人等众多古代族群活动的地方,唐代以降,摆夷人(今傣族)、阿昌族、蒲蛮人(今布朗族)、僰人(白族先民)、傈僳族、彝族罗武人等逐渐成为了云龙境内的  相似文献   

11.
海沧是云龙的一个乡,在地理位置上离县城并不远,但由于大山的阻隔,使这里的生活变得简单、落后,长久以来,都是靠人背马驮的交通。2008年,村里修通了一条土路,现在有两、三辆农用车偶尔来回跑,帮村民运输农用物资和生活用品。  相似文献   

12.
印象云龙     
杨湛 《大理文化》2012,(11):73-77
寓居大理,前后也有二十余年了,其他县都去过,就是没有到过云龙。壬辰正月初四,与妻儿驱车,欲取道云龙、兰坪到剑川马登。下高速,至漾濞跃进,便走上了至云龙的二级路,新修的柏油路平坦宽阔,车少,路沿顺濞河往西北,过黄莲铺、永平北斗,到团结乡,已是云龙地界。穿隧道后,一路下坡,至谷底,一片楼群,数条街道,是为云龙县城。云龙县城坐落于溉江河畔,沿河建城,四山围聚,所在清秀,窃以为,有山有水,便是好地方,云龙山水俱备,幽静窝严,因白族聚居,斯文一脉,自古亦然。  相似文献   

13.
云龙盐文化是指云龙盐井业的发展中自生和外来形成的盐业文化,它是云龙历史发展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结晶,是白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进步的象征.盐文化是推动云龙社会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云龙盐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组成的一部分,是中国先进文化茫茫沧海中的一粟,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今天.  相似文献   

14.
正到了诺邓,你才会知道,倘若只带着眼睛与耳朵,即便是一次轻浅的出游,也是远远不够的。在大理,依山就水的去处不可胜数。单是云龙,?江、怒江、澜沧江偎云岭与怒山萦回曲折,星罗棋布播下众多鬼斧神工般的人间胜景。一路走来,只觉山有山的纵横清奇,水有水的娟秀畅美。反正,你记忆的内存有多大,这里美景的供应就有多足。  相似文献   

15.
夏游虎头山     
云龙虎头山,在县内名声不小.然而整天忙于俗事,晃眼几年没有探访,于是在夏日午后,才忙里偷"闲"匆匆到虎头山一游.……  相似文献   

16.
吕巧 《大理文化》2021,(1):73-78
去大浪坝"浪"的想法由来已久.早听说云龙天池后面有一大片草甸,风景秀美,但因路途较远,一直未能成行.去年中秋国庆双节同庆,假期时间宽裕,跟先生一合计,就去了. 去之前,先生跟朋友打听过路线,朋友不久前刚去过,提供的路线非常准确.从大理出发,上大保高速行驶41公里至顺濞收费站下高速,沿215国道行驶至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7.
李昱 《大理文化》2008,(6):59-64
在苍茫叠翠的横断山脉腹地云龙、永平、漾濞、洱源四县结合部,聚居着一支彝族支系"聂苏支"后裔,自称"聂苏颇",他称"罗武"族,现有人口2万余人,有单独的民族语言和民族服饰.于明朝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起源地称为"箭杆场",后称"箭杆里".……  相似文献   

18.
“诺水之阳,产邓井“(雍正&;lt;云龙州志&;gt;).诺邓是云龙县澜沧江以东开发最早的一个白族村寨.&;lt;新纂云南通志&;gt;载:汉代云南有二井,安宁井、云龙井.唐&;#183;樊绰&;lt;蛮书&;gt;戴:剑川有细诺邓井(当时属剑川节度地,这里的细诺邓井,即现在的诺邓村).云龙五井(诺邓井、石门井、天井、大井、宝丰井)中,诺邓井是开发最早的一个盐并,云龙五井盛产食盐,曾远销至保山、腾冲,直达缅甸边境,因而闻名全滇.明朝至清雍正年间曾设有诺邓井盐课司,并派任盐课大使.诺邓这个白族小山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云龙,人们称诺邓不叫村或镇,而一直称为“诺邓井“.……  相似文献   

19.
杨名飏(公元1773年——1852年),号崇峰,白族,云龙石门人,生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卒于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终年79岁,是道光年间一位著名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20.
云龙,地处滇西北高原的三江并流腹地,是个多山、多河流、多民族的偏远地区,其历史渊源流长,早在西汉元封二年即公元前109年就有史料记载,名为比苏县;宋《大理府志》云:"澜沧江上夜覆云雾,晨则渐升如龙",遂更名为云龙。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杂居着白族、傈僳族、汉族、回族、彝族、苗族等二十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