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英汉双及物结构的歧义现象中,以“给予义”为基础的歧义是两种语言的共性,但英语双及物结构的歧义主要是由其图示意义和进入这一结构的具体词汇意义互动的结果,汉语双及物的图示意义在歧义句中影响不明显,主要是由具体的词汇意义本身引起的,且有左右向义的动词能进入汉语双及物结构中并产生歧义,这在英语中是不会出现的。  相似文献   

2.
谈玉芳  马赟怡  柳俊 《文教资料》2021,(1):11-14,48
基于自建汉语语料库,本文以给予义双及物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双及物动词、动后论元(与事和客事)和双及物结构探究汉语给予义双及物结构在报道语体、评论语体、自然语体和操作性语体中的分布情况及使用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英汉双及物构式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借助事件相关电位这项技术展开实证研究,探讨了在汉语语境中,汉语双及物构式对不同水平中国学习者的英语双及物构式的习得类型、理解、输出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被试的英语水平与英语双及物构式类型的习得效果关系复杂;中国学习者的英语双及物构式的语言理解水平高于语言输出水平;汉语环境下,中国学习者的英语双及物构式的习得效果呈“波浪形”分布。  相似文献   

4.
双宾结构(DO)和与格结构(PO)是启动研究中最常研究的一对句型。本文旨在探究汉语双及物结构是否存在句法启动。研究者采用瞬时回忆范式,观察母语为汉语者在产出双及物结构时的结构启动现象。研究发现,当启动句为DO结构时,被试倾向于产出DO目标句;当启动句为PO结构时,被试更多产出PO目标句。汉语双及物句式在言语产生中存在明显的句法启动效应。  相似文献   

5.
关于英汉难易结构的研究多侧重于分析英语和汉语难易结构的句法生成,而关于难易谓词的研究相对匮乏。本文认为汉语难易谓词分为两类,一类以"容易"为代表,其基本相当于英语tough谓词,与之后的动词是相分开的;另一类以"好"为代表,与之后的动词组成一个整体,即"好+V"。本文同时指出汉语难易谓词的使用具有不平衡性,即"容易"可以在不及物、及物、双及物难易结构中使用而"好"在及物性难易结构中接受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6.
双及物结构是语言中的常见句法现象,不同语言中的双及物结构是否存在共性和区别以及如果存在,其共性和区别有体现在哪些方面是文章要探讨的话题.针对中国英语专业的学生,文章从汉语、英语和法语入手,应用生成语法对该三种语言中的双宾语结构进行了对比,找出了其共性和差异,旨在为上述的学生以及出国留学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英语双及物构式的语义理论研究入手,对英语双及物构式的语义蕴含进行深入的分析,不仅可以从语义角度了解语言知识的本质,更深刻地认识人类句式结构存在共同的深层结构,希望对语义理论研究有所帮助,全面提升学习者对英语双及物构式的运用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从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视角观察英语双及物结构,对双及物构式与其论元间的互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构式的内在规约了论元的选择,论元的适切与否决定了具体的双及物表述是否合理、是否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英语复合及物结构的特征,介绍和归纳了英语复合及物结构的主要类型,并对英语复合及物结构的每一类型实例进行了详尽叙述。  相似文献   

10.
桥本万太郎最早关注到中国境内语言的南北类型差异,这种地理类型差异在双及物结构上同样存在.作为典型个案,汉语方言南北类型过渡地带的江苏方言,其双及物结构呈现出自北向南的演进式地理类型格局.处于我国西北部OV型语言和东南部VO型语言之间过渡地带上的彝语方言,其双及物结构呈现出自东北向西南的演进式地理类型格局.均处于地理类型过渡地带上的两种语言在双及物结构上所呈现的相似地理类型格局是由语用语法化的创新动力和语序固化的保守阻力共同塑造的.  相似文献   

11.
以Goldberg和Croft等人的构式语法为理论框架,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统一定义了汉语双宾构式,分析比较了英汉双宾构式的异同,重新探讨并划分了汉语中使得/失类双宾句.  相似文献   

12.
双宾语构式是英汉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法现象,在语法意义、动词使用等方面存在着认知差异,但根本区别在于它们的表向性。由于民族认知心理和民族文化的不同,导致英汉两种语言在对双宾语构式进行概念化时出现出现差异。生成语法对这一现象无法给出圆满解释,而构式语法却能给出明确答案,这表明认知语言学和生成语言学具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13.
英语双及物句式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英语双及物句式和双及物动词的分析发现,能进入双物句式的动词只有少数词义是直接的。给予”义;接受者和受事者之间可以存在领属关系,也可以有平行关系,施事者和接受者也可以是同一人。  相似文献   

14.
按照构式语法,词汇义和构式义在整合时,会出现语义相互压制。转喻是压制的认知心理机制。在英语双及物动词中,其构式义对词汇义的转喻压制主要体现在四类动词上;词汇义对构式义的转喻压制以未来领有类动词为典型;即使在构式义占据优势时,动词义也并非无所作为。  相似文献   

15.
A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sentence patterns in various languages,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has been a hot issue argued by many linguists and scholars.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verbs of"Giving"class of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in English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rbs and constructions,in attempt to reveal the features of this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6.
英汉语中都存在一种用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的句式——意义被动句。然而,这类被动句在英语和汉语中无论是从形式结构还是从使用频率来看却都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从使用的谓语动词、表示的时间范围、语序和使用频率这四个方面对英汉语中的意义被动句作一简要对比。  相似文献   

17.
双及物结构普遍存在于世界诸多语言,在句法语义研究中的作用显著,但国内有关侗台语双及物结构的研究却极为鲜见。壮语在表达“给予”义时,更倾向于介宾状语式和介宾补语式,少用或基本不用双宾句式。通过分析各句式的适用性、标记性、受限性及其优劣,壮语给予类双及物结构存在等级序列。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各自的语言中。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所以中西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英汉词汇的非对应性。从词汇语义、词汇语域、词汇语用功能等方面阐述了英汉词汇的非对应性,并对如何正确理解、翻译英汉词汇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主要考察两周金双宾语结构及替换结构和双宾语动词的使用情况,并且分别与先秦典籍和殷墟甲骨作共时与历时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0.
英汉表量结构都经历了虚化度最低→虚化程度较高→虚化程度更高的语法化路径。英汉表量结构语法化都涉及到语义演变、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方式、类推和重新分析的语法化机制。通过英汉表量结构虚化程度的对比,可以得出汉语中出现了典型的表量结构,其虚化程度比英语表量结构高;通过对英汉表量结构语法化路径的对比,证明汉语表量结构的结构更加固定,英语表量结构有着向汉语表量结构的结构发展的趋势。因此,汉语表量结构的语法化程度比英语表量结构的语法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