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观点认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别物诗,主要意蕴是抒发诗人对母校康桥的眷恋之情。这种理解其实并不全面。如果联系康桥对诗人一生的影响、创作《再别康桥》时诗人的情感状态以及诗歌文本选景用物的特别用意,就会发现怀人才是《再别康桥》的主要意蕴。  相似文献   

2.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引发了我对告别母校的思考.告别是一种悲伤吗?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告别母校的之作,笔者以为它是写惜别恋情的。  相似文献   

4.
《教参》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告别母校的,我以为它是告别恋情的。  相似文献   

5.
《再别康桥》是二十世纪中国最出色的抒情诗之一。但就该诗的主题,现行教材却莫衷一是。人教版高中课本认为该诗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高教版中专教材则认为该诗抒发了热爱和留恋母校的情怀,但又超越了“母校”这一实体,而表达了对“精神家园”的渴慕与追求。对“精神家园”却又所言不详。学者对此更是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6.
《再别康桥》作为新月诗派著名大家徐志摩先生的代表作品,因其蕴含的真挚情感、流畅华美的音调、浓厚的古诗韵味、圆熟的写作技巧等,一直被选作高中语文课程,受到相关教育者及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就康桥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展开了最《再别康桥》所表达的对母校的怀念、对过去的告别及对爱情憧憬的多个主题。  相似文献   

7.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经典之作,写于1928年,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康桥康河的无限挂念,对昔日美好生活的无限神往。吟诵全诗,怎一个"美"字了得!语文教师可以试着从节奏、韵律、结构、意象和意境几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解读,带领学生穿越时空,领会志摩和母校风轻云淡的约会,领会志摩和母校青烟微波似的款款深情。  相似文献   

8.
《再别康桥》是二十世纪中国最出色的抒情诗之一。但就该诗的主题,现行教材却莫衷一是。人教版高中课本认为该诗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高教版中专教材则认为该诗抒发了热爱和留恋母校的情怀,但又超  相似文献   

9.
胡适曾经对徐志摩有一个评价:"他的一生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1])徐志摩的诗歌主要表现的就是对自己爱情、自由、美的向往。《再别康桥》这首诗就出色地显示了诗人的才情与个性,此诗不仅仅抒发了作者对母校康桥深深的依恋以及离别愁绪,更是诗人一生"爱、自由、美"独特追求的艺术再现。  相似文献   

10.
根据<再别康桥>这首诗歌的题目,许多人便认定它是抒写诗人对母校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这其实是一种误读和曲解.通观全诗,从字里行间实在无法找到离别或者说惜别这样的感情意图.我认为,从诗歌看,他表达的其实是在追忆流逝的岁月和永不再来的恋情的甜蜜旧梦.  相似文献   

11.
被林语堂称为“奇才”和“情才”的徐志摩写《再别康桥》,绝非简单地在写他跟母校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和令人流连忘返的康桥美景,而是在抒发他内心深处难以割舍的情感,释放他心口的美丽伤痛。胡适曾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相似文献   

12.
《教参》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告别母校的,我以为它是告别恋情的。教材认为“彩虹似的梦”是“暗指作者昔日的愿望和理想”,我以为是指昔日的恋情。“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为何要到康河畔“青草更青处”去寻梦呢?由此,我想起了汉代古诗《饮马长城窟行》中  相似文献   

13.
诗题解读:初看诗题——再别康桥——即包含意蕴。康桥之译胜于剑桥,中国人对"剑"与"康"是有基本的心理判断的。"再别",有故事性,其前定有一别,现在又别,内心若何?令人猜想。第一节诗解读:康桥母校,来而别,别而来,来又别,暗合诗题。"西天"可为实写,即诗人于船上所见;或为虚写,即康桥母校。"云彩"何等艳丽、美好,令人向往。  相似文献   

14.
理性地说,徐志摩在其诗《再别康桥》中作别的是母校一康桥,然而,诗中几次作别的却是"西天的云彩"。这是为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诗人徐志摩的心里是最清楚不过的。那么,让我们走进诗中,走进诗人的心里,去探究一下诗人的用语意图。一、西天的云彩,意境开阔,激人想象。这里的"西天"既可实指西方,西边的天际,暗指位于英  相似文献   

15.
一、把握诗歌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诵读现代诗,首先必须把握其思想内容,根据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如《再别康桥》,写的是离愁别绪,其情感基调定在一个“愁”字上,而且,这愁,不是哀愁,不是浓愁,而是轻淡的柔愁,愁中又带有一丝对康桥美景的沉醉,带有一丝对母校眷恋的深情。二、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诗歌诵读的语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述的,速度采取中等为宜。”比如,《再别康桥》与…  相似文献   

16.
正诗歌是一种表达,是对世界对人性的表达。诗歌的表达比其他文学体裁更直接凝练,更形象丰富,尤其是诗人独特的隐喻世界更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和探索。《再别康桥》就是其中的一部经典诗作。本文试图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解读诗人的内心世界,发现诗歌独特的隐喻含义。诗人"作别西天的云彩"实则是告别圣洁的母校和那关于理想、青春、爱情的甜蜜往事。"新娘、水草和彩虹"三个比拟,对应隐喻的正是"爱,自由和美"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17.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它为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材,一直以来它也被当作写景抒情诗来解读,说诗人如何对康桥母校难舍难分,说康桥风光如何旖旎可人,种种这些,在该诗之中也都可以找到几句明确的诗句以应证,但笔者以为,在诗句表象的深处,该诗另有一番风味。的确,《再别康桥》是以景物描写为中介,来驾驭诗人思想情感,但严格地说“景物描写”是散文术语,对诗而言,是不够恰当的,在诗里应以“意象”相称,会更到位。而“景物”一旦进入“意象”领域,它的内涵往往具有充沛的张力,在语意所指方面,多具有丰富的弹性,  相似文献   

18.
《再别康桥》是高中课文中的一篇,这也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诗歌所反映出对剑桥的眷恋、对离别的不舍以及对风光的爱慕都从文字中得以展现,透过《再别康桥》,仿佛能够看到剑桥如画一般的魅力,能够看到徐志摩意气风发的模样,也能够看到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我们在学习《再别康桥》一文时,对于徐志摩诗歌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进行分析,对于徐志摩剑桥诗整体风格的把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经典,对《再别康桥》的美学思想、艺术表现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徐志摩诗歌的特点,对《再别康桥》的特色及价值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再别康桥》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荷塘月色》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足见《再别康桥》与《荷塘月色》之重要。有趣的是,《再别康桥》以"绘画美、音韵美、建筑美"之"三美"著称,而《荷塘月色》则以"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之"三美"闻名于世,二者一诗歌一散文,可谓教材中的极品。更令人称奇的是,二者在用词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譬如其中的"悄悄"和"轻轻"就是典型范例,颇有意味。《再别康桥》中的"轻轻""悄悄"分别出现在  相似文献   

20.
贾皋 《教学随笔》2014,(22):173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读者多认为康桥已然不仅是实实在在的一座纯美的小桥,更是作者一种精神情感的象征。本文旨在以分析徐志摩的康桥情节,解读《再别康桥》一诗中情感的纠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