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怀忠 《金秋科苑》2009,(18):231-231
每个人都有对爱的需要,这种需要已经不仅是一种动物的本能,而是人所特有的社会心理需要。一个学生得到教师的爱,就是得到了赞许、表扬和奖励,这种爱会进入学生的心灵,从而激起他们对新知识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2.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教师一切教育方法的核心就是对学生的爱,特别是对后进生的爱。后进生更需要得到关注和爱护,教师应更耐心地和他们交流,用爱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因为希望,决定了一个人想要去做的程度。希望,永远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一种充满爱的艺术!这种爱虽然不同于父母、家人、朋友的爱,但笔者觉得这种爱与其他类型的爱都具有一种共同的特点:无私。学生越来越个性、自主和复杂化,班主任作为专业化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管理好班级,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需要班主任具有科学的教育观和教育方法,更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无私的爱可以融化学生冰凉的心理防线,架起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作为班主任,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将爱无私地撒播到学生的心田,是我们班级管理工作中永不失效的法宝。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一种充满爱的艺术!这种爱虽然不同于父母、家人、朋友的爱,但笔者觉得这种爱与其他类型的爱都具有一种共同的特点:无私。学生越来越个性、自主和复杂化,班主任作为专业化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管理好班级,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需要班主任具有科学的教育观和教育方法,更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无私的爱可以融化学生冰凉的心理防线,架起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作为班主任,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将爱无私地撒播到学生的心田,是我们班级管理工作中永不失效的法宝。  相似文献   

5.
刘青山 《今日科苑》2005,(12):I0001-I0001
关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我们教师的天职。其实,老师对学生的爱实际上是一种爱的集合,它应该包括世界上除了情爱之外的所有的爱,表现出来的有和风细雨式的、有急风暴雨式的、有恨铁不成钢式的……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这种爱的时候更需要讲求艺术,爱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相似文献   

6.
马同友 《科教文汇》2008,(29):67-67
人是爱的动物,爱是人存在的方式。教育作为一种在师生互动过成程中传递知识和技能的实践活动,应该处处充满爱。但当今教育却存在教育爱缺失的现象,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教育丧失了良好的效果。让教育充满爱,需要教师端正对教育事业的认识,看到生命的完整性和发展的能动性,并进行考试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一个受尊重的班主任,首先是一个懂得尊重学生的人,一个受学生爱戴的班主任,还应该是一个热爱学生的人,班主任对学生的热爱是顺利开展班级工作,教育好每一名学生的重要前提。爱学生,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班主任的基本要求,更是推行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爱学生愈深,教育学生的效果也就愈好。因此在小学里,班主任要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出发,从多方面、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对学生真挚的、博大的爱,去培育学生健康成长。如果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时,缺乏爱心,必然是方法简单粗暴,批评多,耐心说服少;责怪多,关心体贴少。这样会使学生处在一个缺少爱心的环境中,不会关心和爱护他人,也不容易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爱护,势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捷尔任斯基曾说过:“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  相似文献   

8.
王静 《科教文汇》2011,(23):10-10,14
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爱。只有教师把真诚的爱投入到教育当中,把爱的甘泉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才能得到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信任和亲近,形成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9.
徐钟灵 《科教文汇》2010,(29):21-21,24
教育学生需要有爱心,对残疾学生的教育需要有更多的爱心和更大的热情。本文从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和宽容学生四个方面论述爱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性。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尊重学生是特殊教育的核心,赏识学生是特殊教育的基础,包容学生是做好特殊教育前提。  相似文献   

10.
胡晓乐 《科学中国人》2014,(7S):170-170
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爱是唤醒学生心灵的钥匙。除了爱,还有教育的艺术,这样学生才能在良好的环境中有信心地茁壮成长,走向人生的新境界。新课程标准倡导快乐学习,提倡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这无可厚非。然而,树木需要施肥浇水,也需要扶苗修剪;树人需要关怀爱护,也需要批评帮助。一个人,如果从小就只听表扬,不接受批评,那他成人后的性格会存在很大的缺陷,因为“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相似文献   

12.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在《教育者的灵魂和教师培养》一书中指出:教育者的本性首先是对塑造具有个性的人的纯真的爱,其次是成功地实践这种爱的能力。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工作、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师爱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教师教育成功的法宝。  相似文献   

13.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更谈不上情感教育。师生之间建立深厚的感情就是情感教育的前提。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如何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让学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呢?对学生的爱是基础,而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得来的智慧也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4.
教育应该教会学生爱,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爱自己,这是学会爱的第一步。在教育中,学生还应该如何回应师长对他们的关爱呢?应该怎样爱他们的同学和朋友?如何去准备爱那些需在关爱的人?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刘瑶 《科教文汇》2009,(35):24-24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师是必不可少的,而其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学生,热爱是一种伟大的情感。"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无论是"白天鹅"还是"丑小鸭"都有这种愿望。  相似文献   

16.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因为有爱,世间处处是温暖;因为有爱,世间处处是真情;因为有爱,世间处处是感动。对于一个教育者而言,孩子们就像是娇嫩的花朵,需要我们用爱的雨露去润泽他们。窦桂梅老师说,"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爱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陌生,人与人这间有着“母爱”、“友爱”、“情爱”等,还有一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爱——师爱.这种爱在学生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母爱,它并不是血缘关系,也不是亲情关系,而是教师的职业中特有的道德标准.也就是说,你是教师,就必需真心实意的对待学生,应该像教育自己的孩子那样爱自己的学生,做到教生如己,爱生如子.否则就达不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教育事业中,“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余年,我体会到了教育的辛酸,也品味到了教育的快乐.有教育就少不了批评,批评是教师手中的常规武器,每个教师都要经常使用.然而,由于对它的本质认识不同,使用方法不同,其效果也不大相同.教育是针对人的工作,由于教育对象的多样化,决定了教育工作的灵活性,针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在过去的教育工作中,曾经与一位学生的“较量”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8.
聂乃贞 《科教文汇》2010,(32):4-4,9
当好一名教师,"师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浸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师爱是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保证,是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体现,是教师教学中出自崇高的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这种爱,促使教师无代价地对学生赋予亲近感、期望感和献身的热忱.师爱是一种最高尚的爱,因为师爱不仅是我们每个教师出于职业的爱,更因为我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教师要对学生负责,要对学生的现在负责、未来负责、一生负责!  相似文献   

19.
赵明 《科教文汇》2010,(17):63-63,82
法国小说家维克多·雨果的巨作《悲惨世界》展现了人类伟大的爱,本文从四方面对爱进行分析。首先,爱具有强大的力量。米里艾主教用仁慈的爱感化了仇恨社会的冉阿让,使他得到救赎,并愿意施爱于人。其次,通过探讨冉阿让悔悟之后对他人的爱,指出爱心可以传递。第三,根据《圣经》中爱的篇章剖析爱的内涵。此外,爱也是伟大的。爱能使社会和谐,使人间充满温馨;爱也能消除仇恨、化干戈为玉帛。最后,爱不只是爱家人和朋友,而且是爱社会、爱贫苦人甚至是爱你的仇敌。  相似文献   

20.
潘小燕 《知识窗》2022,(3):33-35
爱是一种伟大而崇高的情感,是人类借以维系自身发展和繁衍的基本力量。如何让学生充满爱心呢?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可借助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爱家人、爱教师、爱同学、爱身边人的开始,从点滴做起,使爱心在每个学生心中生根、开花、结果,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