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国弟 《上海教育》2012,(Z1):30-31
校训是一所学校文化的灵魂,是贯穿在学校全体成员与每项活动中的精神,是学校文化的象征。《辞海》把校训解释为:"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授认为校训是"学校着意建设的特有精神的表征"。因此,校训不仅反映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的精神,而且也反映学校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和各种集体活动所着力培植的精神。校训体现着全体师生的信念,也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观点、历史积淀和价值追求等办学思想的核心,它不仅具有训育和教化功能,而且能够起到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独特文化作用。丰富"行以至诚"校训的内涵文化的价值在于创造,在于铸造精神和灵魂。校训的文化意义在于推动不断地创新,以学校文化的价值体系所具有的作用去育人。静态和动态是校训文化意义的两种存在形式。从静态的意义来看。通过校训所释放的文化信息,构建学  相似文献   

2.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发展历史、价值追求、精神面貌、特色灵魂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关系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校训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文字标识的形式凝练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呈现一所学校的文化精髓。校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特有的"精气神",塑造中小学生良好品格,培养良好行为。1.校训价值定位:凝练办学理念,明确育人目标《辞海》中对校训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定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  相似文献   

3.
学校校训“诚、勤、朴、爱”贯穿于课程文化之中,是学校的办学之本,校训“诚、勤、朴、爱”所折射出的育人之本是“立德树人”,体现出对人生终极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人本理念.所以学校在课程中积极实践以校训为指导的课堂教学,追求朴素、自然、和谐的课堂文化,注重学生的有效训练,通过构建实施“练习型课堂”,以此来完善学校的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4.
刘旭东  张旭 《唐山学院学报》2016,29(5):28-31,77
每所大学的校史都能够通过其校训加以透视,校训能够反映出大学的独特精神品格。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作为我国近代著名工科大学,在其早期办学历史中凝练成"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这一校训。文章通过历史的视角对该校校训进行解读,客观地揭示了这所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办学理念,以期传承校史文化,弘扬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5.
何谓校训?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是这样界定的:“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尽管“德目”指的是德育方面的目标与内容,“训育”主要是对教育对象进行道德教育,但德育所反映的价值取向与追求通常是一所学校对其文化传统、文化内涵、文化精神的抽象和认同,因此,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和办学风格的高度概括,是其文化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相似文献   

6.
《同学少年》2013,(1):64+61-62
天津市木斋中学(原第二十四中学),是一所有着近80年办学历史的区级重点完中校,是天津市现代化学校之一。学校创建于1932年,由爱国教育家卢木斋先生创办;1952年,更名为"天津市第二十四中学";2012年,经有关部门批准,恢复使用"木斋中学"的校名。学校始终秉承卢木斋先生创立的"诚、朴、勤、勇"的校训精神,传承创新,谋求发展。依据校训的核心内容,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确立了"淳厚、坚韧、奋进、创新"的校风,"尊师、律己、善学、强体"的学风,"爱生、博学、严谨、超越"的教风。  相似文献   

7.
1903年建校的韩师是我国第一批、广东省第一所专门培养师资的学校。百年韩师办学传统与经验可以高度概括为四个方面,即:以校训"勤教力学,为人师表"为贯穿始终的办学理念;传承潮汕文化教育的地方特色;与时俱进的科类与专业设置;侨资、社会各界、海外校友的捐资助学。  相似文献   

8.
办学理念——使命引领、科学取向、和而不同、止于至善育人目标——文化兼容、知行卓越、个性舒展、体魄强健校训:公、勤、勇、毅、诚常青藤实验中学,崛起于全国文明城市张家港币的一所名校。她以“常青藤”命名,取其“绿色、青春、健康、活力、生命、顽强、上进”的意涵;借国际久负盛名的“常青藤联盟”(lvy League)的品牌效应,寄托最美好的教育理想,旨在演绎最动人的教育传奇。占地近150亩的东西两校区,教育教学设施一流,绿地覆盖率近60%,为莘莘学子创造了理想的求学环境。学校以其灵活的办学机制和全新的教育理念,依法办学,严谨治教,坚…  相似文献   

9.
<正>岭南师范学院(原湛江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广东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1904年始设师范科教育,1978年更名为雷州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升格更名为洪江师范学院,2014年更名为岭南师范学院。在百余年的师范教育历程中,学校肩负兴学育人的办学使命,凝练了"勤教力学,立己树人"的办学理念和"崇德、博雅、弘志、信勇"的校训精神,坚持"立足粤西、服务广东、走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应用人才,为粤西地区乃至广东省的教育文化事业和经济  相似文献   

10.
正阳澄湖畔,草鞋山下,坐落着一所百年老校——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学校始建于1906年,学校本着"让每一个孩子享受爱与智慧的品质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唯实、求真"为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亮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的办学策略,全心追求办学的美好愿景: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人格健全、适应现代社会的快乐少年;知书达礼,具有传统文化气质的美德少年;奋发向上,爱学习、会学习的智慧少年。学校坚持书法写字教育为办学特色。自1998年至今,写字教育已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张亮丽名片。学  相似文献   

11.
<正>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为了引导同学们做好人生规划,明确求学方向,某高中“追梦”社团举行了一次以“我有一个梦想”为主题的畅想会。会上,下面几所中学的校训引起大家的极大关注:雅礼中学:公、勤、诚、朴长郡中学:朴实、沉毅长沙市一中:公、勇、勤、朴湖南师大附中:公、勤、仁、勇明德中学:坚苦、真诚周南中学:诚朴、健美、笃学、奋进  相似文献   

12.
正身边的好学校主办单位:湖南教育报刊社协办单位:长沙市芙蓉区教育局友情赞助:湖南省健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投稿咨询:18073182517(何老师)长沙市湘一芙蓉中学地处长沙市两大交通干道——五一路和芙蓉路——的交汇之处,位于省政府对面,是长沙市一中和芙蓉区政府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整个社会教育的公平发展、促进全民素质的整体提高而精心打造的一所品牌中学。学校秉承百年名校长沙市一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长沙市一中成熟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以"公、勇、勤、朴"为校训,以"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优秀学生"为办学理念,既重视学生的德智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中心小学校自建校以来始终秉承"诚、爱、勤、勇"的百年校训,追求"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快乐向上的小学生"的育人目标,走特色办学之路,逐渐形成了"尊重差异,为有效而教"的教风,"勤学善思,为智慧而学"的学风,"快乐、有序、博学、尚美"的校风。学校在着力打造"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呈现着"学校办学有特色,教师教学有特点,学生人人有特  相似文献   

14.
校训是一所学校文化的灵魂,也是一所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它反映出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积淀与历史传承,也体现出一种独有的校园精神,它让学校的师生凝聚起共同的理想信念,追求共同的价值观念,遵循相同的行为准则。本文试图提出了三条途径来引领学校文化的建设:一是讨论制定独特的校训;二是利用校训来统筹规划;三是利用校训来深入实践。  相似文献   

15.
《广东教育》2015,(4):76
广州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广州一中)建于1928年,是广州国民政府创办的广州市第一所公立中学,现为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被验收专家组评价为:"一所有着辉煌办学业绩的岭南历史名校,一所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坚持改革、勇于创新、特色鲜明、成绩显著的优质普通高中。"广州一中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坚守"勤、诚、勇、毅"的校训,打造出了"人本治学、和谐课堂、精致高效、精进发展"的教学特色和"阳光、睿智、博雅、强健"的育人特色。学校结合自身文化特点,开设了"院士星光"特色课程  相似文献   

16.
礼嘉名片     
《辅导员》2009,(6)
它有着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曾被誉为"出常州东门第一校";它的办学理念丰厚,教育形式多样,时时处处焕发着青春活力,它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的一张名片——礼嘉中心小学。多年来,学校坚持锐意改革,勇于发展创新,以"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为校训,以"铸魂、睿智、健体、立美"为  相似文献   

17.
诚爱勤勇     
[校训内涵] “诚”,诚实、忠诚,诚者自成;“爱”,亲爱、热爱,仁者爱人;“勤”,勤勉、勤奋,天道酬勤;“勇”,勇敢、勇气,勇者无惧. [校训故事]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公立中学,1901年由清政府钦定成立,初名五城学堂.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前身)附属中学校.教育家陈宝泉时任北京高师校长,陈校长的教育理念是“崇德重智,德育为先”.为了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陈宝泉校长制定了“诚实、勤勉、勇敢、亲爱”的校训,亦可简称“诚勤勇爱”.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信仰的事业,学校是人文的场所,校训是学校的文化名片。——校长手记教育是信仰的事业,就要传承自己的民族精神;学校是人文教育的场所,就要有自己的办学主题。作为一所新创办的学校,校训的确立,尤其显得重要,因为校训是一所学校校风的凝炼,体现了一所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特有的人文精神和办学理念,是学校展示给社会和历史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是区别其他学校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省无锡市东林小学,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夏,是无锡历史上的第一所公立高等小学堂,其前身是著名的东林书院。学校秉承书院精神,在校训"勤、毅、朴、诚"的熏陶下,形成了"求真、崇美、向上"的校风。学校坚持"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确立了三大教育命题:让教育与生命相连,让教育与生活相连,让教育与幸福相连。学校通过  相似文献   

20.
<正>悠悠秦淮河畔,巍巍古城墙下,古朴优雅的南京市钓鱼台小学坐落于此。学校创建于1931年,有着87年办学历史。长期以来,学校基于"尚勇"的教育理念,进行着智勇融合:"勇敢者中心"特色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一、溯源:我们为什么做(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历来就十分重视"勇","勇"与"仁""智"并称儒家"三达德",寄托了儒家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