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玲 《青海教育》2003,(12):10-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三年级起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自2002年秋季省级实验区的实验工作开展以来,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进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黄玉凤 《辽宁教育》2011,(10):24-25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说,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因此,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多渠道多角度地开展。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作为国家课程、地方管理、学校开发的必修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课改的亮点,也是难点。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开放的课程,既没有统一的教材,又没有可供直接运用的具体的操作模式或范例。本刊在此推出部分学校的实践和思考,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必须以理念为先导,准确把握课程实施要素与目标;以培训为保障,切实提高课程实施水准与质量;以研究求实效,积极创设课程实施的条件与氛围;以管理促发展,着力做好课程实施的组织与督导,以保证其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课程能够集中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效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促进其进一步内化,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可细致分析综合实践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的重要性,反思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多方面渗透注重探究过程等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分科教学,过分强调学科知识、强调学科体系,缺乏对知识的整合,忽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受。学生一离开书本,进入社会,就显得与社会不相适应。基于对这种弊端的思考,课程改革提出了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的开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对丰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类型,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均有独特的作用。那么学校究竟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本期“课改在线”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和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新型的课程,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难度很大,本文试图从一个区县教研员的角度,结合当前课程改革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探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的策略和方法,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提供一些鲜活、有益的经验,为这门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分科教学,过分强调学科知识、强调学科体系,缺乏对知识的整合,忽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受。学生一离开书本,进入社会,就显得与社会不相适应。基于对这种弊端的思考,课程改革提出了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的开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对丰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类型,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均有独特的作用。那么学校究竟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本期“课改在线”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和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78):3-4
我国传统小学教学课程普遍都是老师单向向学生传输书本知识,与生活联系少,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课业负担重,实践机会少。根据新课标课改的要求,要改革小学的教学方法,让课堂充满生机,教学中要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多组织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基于此,本文立足当前小学教学现状,分析开展实践活动课的对策,力求为小学教学的创新发展做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以项目化实施的方式,进行整体规划与实施,解决偏于研究性学习,以研究性学习替代了其他的综合实践活动方式的弊端。通过多元整合、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教育制度不断改革深化,为了培养出高 素质、全方位发展的学生,有关教育部门提出:为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增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必修课程。教育部门要求初 中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注重此课程的实施,利于学生积极参 加社会实践活动,更利于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其中,课程校本 化实施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依据不同学校的不同特点 对学生进行教学,因材施教。但是,课程实施也面临一些问题,教育工作者应该针对这些问题实施有效的策略,以此促进该课 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赵士伟 《教师》2016,(6):108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三年级到高中设置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程从根本上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如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研究成为课程进一步建设的难点以及重点。学校合理开设此课程,成为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关键;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是该课程常态化实施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加入到教学大纲中,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及其核心目的。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致使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法切实地得到常态化实施,并且缺乏相应的参考标准。本文针对不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顺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发展要求是适应教学发展的进程,也是契合素质化教学的整体发展理念,现在小学的综合实践课题对于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地推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提升。本文主要是在介绍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从学生、小学教师和学校等三个方面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提出可行性的意见,有效地推动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发展的实施。小学在三年  相似文献   

15.
正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型课程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它以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全面的要求使每位教师耳目一新。那么,如何有效开展这门新课程并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呢?笔者现就结合自己班级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谈谈看法。一、合理分组,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团队1.自由民主,尊重学生意愿在每次根据主题定好小的研究话题时,我都让学生自由组合,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让愿意研究同一话题的同学组建成学习伙伴。当然,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对每个小组的人数有所规定,各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10人以内,最合适为6~8人;  相似文献   

16.
17.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增设活动课以来,许多学校在研究与实施活动课程的同时,开辟了许多活动基地(包括校园基地、校外基地),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金培元 《湖北教育》2004,(22):51-5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中小学(3—12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要求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培养中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这是课程结构的重要突破,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成果,它对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中小学(3-12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要求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培养中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这是课程结构的重要突破,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成果,它  相似文献   

2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一)实践性。通过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提升情感、培养态度,从而获得新的认识和发现。(二)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等方面具有全方位的开放性。它以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现象、事件等鲜活的材料来设计组织活动主题,其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