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地方税收立法权制度亟待建立。赋予地方税收立法权,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规范地方财政收入行为,修正由于我国地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造成的税收不公平的现象。地方税收立法权的建立,要合乎我国实际情况,要不违背我国现行法律,要建立完善的监察机制。  相似文献   

2.
王培剑 《中国科技信息》2006,(23):307-308,312
平等要求相同情况相同对待。如果没有十分强的理由,同一治理层级之间的立法权配置应当平等。我国目前同一治理层级立法权配置存在着较严重的不平等现象,这造成或可能造成各地公民生活在不同制度安排下、不利于加强政治认同、地方间竞争不公平等诸多不可欲的结果。为此,应避免而不是加强地方立法权的不平等配置。  相似文献   

3.
建立、健全与WTO规则和我国入世承诺相一致的法律体系是中国入时后立法的首要任务,而地方科技立法作为我国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也必须适应入世的要求。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地方科技立法适应入世要求应采取的举措:首先,拥有立法权的各级地方人大及政府要实现立法观念的入世;其次,要正确评估当前地方科技立法中不适应WTO规则的内容;第三,按WTO规则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地方科技立法。  相似文献   

4.
刘燕  周改 《科学与管理》2007,27(2):22-23
地方税收立法能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减少因中央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制定地方税法带来的效率损失,使地方在清费立税,收入减少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税收立法权因地制宜地合法取得收入,减少效率损失,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柳州市、县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现状,提出了在市、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工作中实行共建共享的思路,并思考了利用"共享工程"实现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可行性办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5—2017年市级面板数据,以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所涉城市的科技创新效率为被解释变量,分别构建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扩容"前后的门槛模型并实证分析研发投入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扩容"后的门槛值更低,各类创新主体能够以更低的研发投入达到原定的科技创新效率。超过门槛值之后,"扩容"后的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有更高的系数弹性,更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加速发展。控制变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在"扩容"后显著,并与科技创新效率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我国《宪法》、《立法法》等法律明确赋予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权,但同时由于立法上规定模糊,实践中地方利益驱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我国地方立法和中央立法在诸多领域构成了紧张甚至冲突。如何在党中央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话语下建构和谐立法体制,是摆在我国法律界学仁面前的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高新区管委会在高新区的初创、二次创业、扩容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阶段享有不同职能,呈逐步膨胀之势,并超出了"园区管理"的范围而趋同于一级政府,这种职能膨胀不具备宪法上的正当性依据。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的要求,此种转化既有法律依据,也有现实基础。为实现此种转变,园区管委会在组织结构上须与地方政府分离,可从派出机构转变为自治组织;在职能上需剥离管理职能,强化服务职能;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上实现从"领导"到"指导"的转变,同时确保科技企业通过章程实现对园区管委会之控制与监督,使之致力于为科技企业提供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4,(1)
正[导读]近日,济南市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扩容后首批企业集体挂牌仪式在济南高新区举行。济南高新区9家企业登陆"新三板"近日,济南市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扩容后首批企业集体挂牌仪式在济南高新区举行。济南高新区9家企业搭上全国扩容"首班车",将率先享受"新三板"带来的融资资源和便利。济南高新区自2007年启动"新三板"工作以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大力推动"新三板"上市工作。确立了企业上市是"最大的对外开放、最好的发展平台、最有效的融资渠道"的新观念,制定了"上市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推进计划,开辟了企业上市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新建地方高校在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存在着主客观方面的发展制约因素。在综合实力方面,新建地方高校远远落后于"985"、"211"以及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在政策支持方面,高职高专院校又有国家重点支持政策。新建地方高校进则无法与"985"、"211"以及省属普通本科高校进行抗衡,退则无法与高职高专院校展开竞争,处在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境。一、高层次人才的严重缺失时制约我国新建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百科知识》2020,(13):62-67
<正>坐落于四川省自贡市东南部的仙市古镇,在"千年盐都"的怀抱里,最不缺的就是味道。仙市,一个还未遇见就开始制造执念的地方。初闻其名,取其字面意思——"仙境中的市井",从镇名就开启了非凡的滤镜,一股浓郁的混搭风拂面而来,容不得你细细思考,就早已满脑的问号。问题来源于仙市,答案也皆停留在仙市。待我漫步仙市,在盐堆里寻觅,于云端中探触,深感"纵览天上人间,不如遍尝仙市烟火"。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我国国家立法权正当行使的历史入手,探讨了国家立法权正当行使对我国法制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技术创新"背景下,科技情报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是地方政府实现科技驱动经济转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必然过程。从目前我国科技情报信息服务的要求和发展趋势入手,构建了适合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现状的科技信息"全链"服务体系,通过面向市场开展的政策法律咨询、科技信息服务、企业决策支持、人才培训、技术促进、创业导向、市场开拓及金融支持服务三个层次构成,从多级联动和长效合作机制方面促进产学研协调创新,以实现科技创新与创新创业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我国国家立法权正当行使的历史入手,探讨了国家立法权正当行使对我国法制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雾霾治理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作为环境治理的核心主体,有效提升地方政府环境政策的治霾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从政府环境治理的政策工具差异、空间关联和门槛效应的3个视角出发,本文提出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降低雾霾污染的3个理论假说,并基于中国2003-2016年30个省(市、区)和2007-2016年217个城...  相似文献   

16.
《学会》2008,(8)
<正>7月26-30日,2008年度学术性社团评价学术研讨会暨"学会之星"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位中国科协、地方科协与各地省级学会代表参会。  相似文献   

17.
1982年国务院规定每年从4月上旬至5月中旬,在全国各省、市、区开展"爱鸟周"以来,各省、市、区均已开展"爱鸟月"活动.许多省、市、区由于方法得当,措施有力,取得了有效的保护成果.但也有些地方乱捕滥猎鸟类的陋习依然如故,加上大力使用农药,导致鸟类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有些鸟类早已在世上绝迹.若不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鸟类的品种和数量必然还将迅速锐减.这对人类社会将带来越来越严重的灾难性后果.  相似文献   

18.
刘雷 《内江科技》2019,(9):79-80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将科教兴省、人才强省作为"八八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四川省大力推动高校院所与地方开展协同创新。内江市委把市校(院)合作作为破解内江创新平台匮乏、创新活力不足、创新人才短缺的重要举措。本文对于开展市校合作的现状和措施进行思考。开展市校(院)合作是实现地方发展与高校院所科技和人才供给精准对接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高度契合当前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9.
中小城市的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非常重要."网络化"和"全球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使原有的系统重构,整合成新的商业结构和过程.可以相信,将来谁也不能游离于信息社会之外,不管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笔者认为中小城市将在秩序重建过程中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不过遗憾的是目前此类问题还较少受到研究重视.同时由于受信息产业热的影响,我国各地方,包括一些中小城市,出现了盲目发展信息产业的趋势.发展信息产业和应用信息技术不应是盲目的,各地不合适的定位和发展方式势必将造成信息资源和人才的浪费.既然中小城市信息产业发展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且其发展与智力密集的大城市有所不同,况且有一些地区已开始发展,我国应将中小城市信息产业的发展列入重点研究对象,并重视针对中小城市特点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科学选择与分级培育适应新常态发展的中国城市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群是高度一体化和同城化的城市群体,经历了从城市到都市区、再到都市圈、再到城市群、最后到大都市带的4次扩展过程。中国城市群是世界经济重心转移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主阵地,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也是我国当前与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地区。但我国城市群在选择与培育过程中存在着"滥圈滥划、扩容贪大、拔苗助长、无中生有、拼凑成群"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城市群病",具体表现为:城市群的战略地位被过分夸大高估,出现了新型城镇化的"唯群论";城市群的空间范围一扩再扩,违背了国家建设城市群的基本初衷;城市群选择过多地依靠主观意志拼凑成群,脱离了发育的最基本标准;城市群的选择培育过多迁就了地方利益,影响到了国家战略安全大局;城市群成为雾霾等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激化的敏感区和"问题区"。针对这些问题,建议按照科学标准和客观规律,科学选择并循序渐进地培育城市群,科学认识和理解城市群形成、发育的客观标准与自然规律;正确区分城市群与城镇群的本质区别,避免在政府文件和学术研究中将二者混为一谈;科学培育和分级建设大、中、小梯度发展的城市群,分层次建设好5个国家级的大城市群、9个区域性的中等城市群和6个地区性的小城市群;编制好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城市群总体规划;创新城市群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与公共财政储备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在城市群发育中的主体作用,建设市场主导型城市群,引导城市群顺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