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利用1965-2009年日照市三个气象观测台站年平均雷暴日和2005~2009年雷电灾害损失资料,结合日照市地理、土壤、人文和气候等特征,提出了雷击密度、雷电灾害频数、经济损失模数、生命易损模数作为日照市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并进行了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日照市雷灾易损性区划。结果表明: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不仅取决于当地的自然条件,还受地方经济发展条件的影响,也取决于当地采取雷电防护措施的状况和防雷技术水平,日照市市区属雷电灾害高易损区,五莲县属雷电灾害较高易损区,莒县属雷电灾害中易损区。  相似文献   

2.
何飞  李韬  葛意活 《科技风》2011,(16):33-34
利用雷电定位仪产生数据,形成贺州市雷击密度分布图,在对贺州学院土壤电阻率测量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所处的地理地貌、人文背景、气象环境、雷暴活动规律等条件以及被保护建筑物自身特点,建立具有针对性的雷电灾害风险资料库,为学校提供最科学、最有效、最经济的建筑物雷电防护措施,利用GIS技术并绘制出校园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并定期对校园防雷应急小组进行雷电灾害风险知识培训,根据学校的不同雷电灾害风险等级,建立起雷电监测预警机制,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工作,使得雷电风险评估和雷电监测预警在业务中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1959—2011年柳州市气象自动观测站12月~次年3月的气象资料为基础,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影像、GPS数据以及柳州市相应的社会经济数据,将柳州市雨雪冰冻灾害作为研究对象,从灾害的成因出发,选择降雪日数、日最低气温≤0℃且降水日数、地形高程等因子作为风险因子,确定指标权重并建立模型。利用3S技术,对雨雪冰冻灾害进行风险区划和评估,绘制柳州市雨雪冰冻灾害风险评估图。结果表明:融水县的杆洞乡和安太乡是柳州市雨雪冰冻灾害的高风险区,三江县和融水县的高寒山区是灾害风险较高的区域。  相似文献   

4.
采用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提出的最新风险表达式,利用基础地理数据、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按照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度和承灾体脆弱性三个方面,建立基于评价因子的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以山东省潍坊市为研究区域展开风险评估研究,利用GIS技术绘制潍坊市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潍坊市干旱灾害风险最高的区域位于寿光市;青州、临朐、昌乐和潍坊市区为次高风险区;安丘、昌邑和诸城三市县为中风险区和次低风险区;高密市的干旱灾害风险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雷电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1999-2013年雷电监测数据作为数据来源,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分析全省雷电密度、电流强度和时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广东省雷电活动特征明显,规律性强,每年有数百万次雷电发生,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区域雷电密度分布密集,粤东和粤西分布则相对稀疏,全省平均雷电密度值为13.91次/(km2?a);电流强度则以珠三角沿海一带稍微高些,全省平均雷电流为25.29k A;时间上则具有明显的集中性特征,月分布主要集中在5-9月,占总数的89.5%,时段分布则在午后至傍晚13∶00-19∶00,占总数的62.0%。通过研究发现,雷电风险与地形地貌、雷暴日、雷电密度、雷电流强度、雷电灾害、城市经济发展等因素有关,根据这些因素,利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形成相关评价指标,建立雷电风险计算模型,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雷电风险区域等级划分,得出低风险区、次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次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湛江北部为高风险区,广州、东莞南部、佛山东部为次高风险区,深圳、惠州、中山、清远南部为中风险区,粤东、粤北为低风险区,其它地区为低风险和次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15)
本文应用了毕节市8县区2000—2011年雷电灾害历史灾情资料,分析了毕节市雷电灾害特征,结果得出:2000—2011年毕节发生雷电灾害共97起,雷灾事故以人身伤亡为主,且主要发生在农村。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21)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化,导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目前,国内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研究较多,对雷电易发性及防范等级研究较少。本文基于贵州省最新雷电易发性区划结果,综合考虑雷电防御重点区域所处雷电易发性等级、防雷国家标准、重点区域重要性三个指标,提出了针对贵州省雷电防御重点区域的雷电防范等级,并给出了相应的非工程防雷措施,为重点区域建(构)筑物精细化防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一鸣 《科技通报》2021,37(3):97-103
台风暴雨型泥石流是指由台风暴雨所直接诱发的泥石流,由于其具有低频与台风暴雨期群发的特性,导致其风险防控难度大.目前国内外泥石流风险研究主要针对中、小比例尺和单沟的泥石流总体风险,很少针对单沟开展风险区划.以浙江省乐清市龙西乡仙人坦村西沟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遥感影像的泥石流危险度数值模拟开展单沟泥石流危险度区划;进而基于遥感影像解译和承灾体土地利用方式,开展泥石流危险区易损度区划;最后采用灾害风险公式(R=HV)进行耦合分析,开展单沟泥石流风险区划,揭示该类泥石流风险相对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泥石流堆积区的两类区域,一类是沿现有沟道及两侧,一类是沿泥石流直进线路方向.将泥石流区划结果与泥石流灾害实情进行对比,认为风险区划结果与实际灾害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李锐 《科技风》2014,(10):19-19
第十二界全国运动会于2013年8月末至9月初在辽宁省举办。十二运期间正值辽宁省汛期,雷电活动频繁、雷电灾害多发。大连市承办赛事的体育场馆多为露天或半封闭场地,抵御雷电灾害能力较差,在雷暴发生期间容易造成人身危险及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分析大连市雷电气候特征及活动规律、大连市雷电灾害分布于特征,再利用闪电数据计算场馆所在位置地闪密度,对棒球场馆的雷击环境及雷击风险进行讨论,最后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通过风险评估、设计审核、竣工验收和防雷检测,使防雷装置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预防并减少雷击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7—2019年浙江省ADTD地闪监测资料,采用固定网格法,选取地闪密度和落雷日数作为雷电易发指标,依据规范要求,利用百分位法和重分类技术进行雷电易发等级划分,得到该地区雷电易发区划。浙江省雷电易发区划分为极强易发区、强易发区、中易发区、一般易发区4个等级,全省大部分地区为中易发区和强易发区,宁波、台州、温州和衢州大部地区,以及杭州南部、杭州―绍兴交界、金华中南部和丽水北部等地雷电易发等级较高。针对不同雷电易发等级及其特点,从规范防雷装置安装检测、完善雷电预警信号传播机制、提升公众防雷意识水平、推进雷电灾害防御专业服务等方面作出了相应的灾害防范分析,对于进一步减少雷电灾害发生,提升社会雷电灾害防治能力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4年~2009年山东省雷电灾害数据统计资料,分析了山东省最近6年以来雷电灾害的时间、空间分布以及雷电灾害特征分布情况。通过统计分析,全省雷电灾害月份分布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8B;空间分布情况表明烟台、临沂市为雷灾高发地区。  相似文献   

12.
利用酒泉1961~2017年气象观测资料对酒泉雷电天气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对酒泉雷击灾害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酒泉雷电灾害3~10月都有出现,主要集中在7、8月份。雷暴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主要出现在11~20这个时段。根据雷暴特征,提出了酒钢电厂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分析2008~2017年西宁地区雷电灾害历史数据和闪电定位数据,采取易燃易爆场所雷电灾害风险普查调查问卷数据,通过对比分析2002~2010年和2011~2018年两个时间段的防雷减灾投入和雷灾损失,分析西宁地区易燃易爆场所防雷减灾效益。结果表明:由前后两个时间段的对比情况来看,灾情个数、经济损失变化值、设备损失变化值均为负,即说明损失都在减少,西宁地区易燃易爆场所的减灾效益为正。因此,西宁地区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减灾效益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14.
城市大型公共建筑在城市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对其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可以科学的计算出项目的雷电风险分量,从而提出更有针对性兼顾经济合理性的雷电防护措施,对建筑和人员安全提供可靠保障。本文参考IEC62305介绍的方法,对拟建某大型会展中心项目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项目人员伤亡损失风险超过允许值,造成风险过大主要原因是雷击建筑物物理损害风险过大,需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加强LPS防护。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水贫困风险评价、障碍因子及阻力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才志  董璐  郑德凤 《资源科学》2014,36(5):895-905
在构建农村水贫困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结合TOPSIS模型对2011年我国31个省(市)地区农村水贫困风险进行测度。并利用障碍因子诊断法计算了不同地区的水贫困风险障碍度,为分析农村地区指标层主要障碍因子,降低灾害风险,实现农村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找到了突破方向。具体考察指标层障碍因子后,文章利用LSE模型结合子目标层障碍度得分,对农村水贫困风险进行系统阻力模式分析,将我国农村水贫困风险管理阻力划分为3种模式:双系统阻力模式(E-R型、S-T型、T-R型、S-R型和E-T型)、三系统阻力模式(S-T-R型、E-T-R型和E-S-T型)和四系统阻力模式(E-S-T-R型)。阻力类型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阻力作用大于东部沿海地区,生态系统对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贫困管理起阻力作用,对西南和华南地区而言,资源系统的阻力作用要小于其他地区,我国大部分地区集中于三系统和四系统阻力模式,其中以E-S-T-R型阻力模式最为普遍。  相似文献   

16.
<正>雷电灾害是景德镇市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通过近几年的调查发现,强雷电导致的雷击事故也是景德镇市最频繁的雷击灾害。雷电有强有弱,其造成的灾害有大有小,但是多年来,由于雷电监测以观测员人工闻雷为标准,很难判断其具体的强度。2006年开始,各地开始安装闪电定位仪,利用高科技的仪器对雷电强度进行定量观测,并逐步取消人工观测。闪电定位资料,不仅可以监测雷电具体落区,同时还可以监测到每次雷电的强度、陡度等信息,雷电的强度值越大,越易造成雷击灾害。本文将通过景德镇市多年雷击事故调查,分析雷击过程中闪电定位资料的特点,以确定景德镇市致灾强雷电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雷电灾害层次模型的基础上,应用AHP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系数,对非定量事物做出了定量分析。结合雷电灾害自身的特点,又考虑了多方面的影响因素,给出了雷电灾害灾度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对灾度进行了五级划分。此计算公式在对不完整雷灾记录进行估测时,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使得灾度结果与实际情况难免会有些差异,比直接应用雷灾记录所得的计算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0,(11)
雷电灾害是汕尾市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每年均会因为雷电灾害而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本文首先利用汕尾市气象观测月报表资料,统计1989—2018年雷暴日数,对汕尾地区雷电活动特征进行分析,接着概述了雷电灾害事件的主要特点,最后提出了几点雷电防御措施,为做好雷电防御工作、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VB 6.0,Access 2007等计算机编程技术,编写出基于国标GB/T21714.2-2015(雷电防护第2部分:风险管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计算模型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计算模块化软件。软件分别从评估对象总体特性、进出线路特性、外部分区特性、内部分区特性四个方面进行了参数输入模块化编写,同时兼顾了计算过程参数、结果输出等模块的编写。该软件的完成,在极大地简化了评估计算程序的同时,规范了评估参数输入和取值流程,提高了雷电灾害风险计算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促进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计算时效。  相似文献   

20.
陆凯琦  潘国芳 《科技风》2014,(14):187-187
本文通过对嘉兴市、兰溪市等地几起雷击事件的勘察分析,提出了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存在的安全隐患,给出避免和减轻雷电灾害的建议,保护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新农村建设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