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社会对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就业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因为就业问题本身就牵涉社会稳定、人们幸福感,加之高校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不仅承载着家庭希望,也承载着社会期望。在经济高速发展、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同时,也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信息不对称、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广大学生不知如何求职就业等问题。因笔者从事高等职业院校就业工作,本文拟从职业指导的角度,结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状况,探讨如何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关键环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非常重视产品的销售,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就业。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会各界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80年代中期,原国家教委批准在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校首先推行双向选择就业改革试点。1993年,又明确在直属院校中全面推行“在一定范围内毕业生通过供需见面与双向选择”的就业方法,从此,由国家“统包统分”的计划模式逐步向“双向选择、…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校纷纷扩招,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长,由此导致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渐突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包括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针对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难成因的分析,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就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严峻的就业问题形式,失业人群中大学生比例不断上升。于是有很多人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产生置疑。但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进步所需,是高等教育本身发展必经之路。大学生就业问题所反映的是当前高等教育在具体培养人才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每年都有百万高校毕业生涌入社会市场,加之无业毕业生不断累计,对社会各界岗位需求量急剧增加,也为现代高校毕业生带来极大就业压力。因此,我国现阶段积极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作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途径,也能满足现代青年大学生充满朝气、拼搏创新的不屈精神;为此,也就需要各大高校在对在校大学生教学中,重视学生创业教育指导,加强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6.
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高等教育逐步大众化,高校毕业生数量也呈迅速增加态势。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总体人才需求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一大社会热点。就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高校扩招、大学生自身素质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原因剖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理性的对策,以促进大学生培养与就业的和谐、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逐步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超 《文教资料》2013,(33):161-163
随着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与日俱增,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加之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日益个性化、多元化,在就业过程中所引发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叙述了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并深入分析了产生原因,最后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校毕业生大众化就业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形势也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在社会发展、职业岗位变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业正在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大众化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林翠玲 《考试周刊》2010,(10):206-207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在不断变化,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流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急速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不断加剧.高等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的共同愿望,也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更是学校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以市场为导向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社会尚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大学生就业体制和机制.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日益凸现,社会对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从"升学难"转向"就业难".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态度、举措和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荣华  姜敏 《教书育人》2012,(36):50-51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社会、高校就业部门及高校毕业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重大问题,自1999年起的各大高校和高职院校连续扩招,使高校毕业的就业形势显得异常严峻。据数据统计,2011年高校毕业生661万人,往届未就业210万人,2012年高校毕业生达680万人,往年未就业人数150万人。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高职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已逐渐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学生人数呈不断上升的态势,其面临的就业形势也显得尤为突出,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暴露出的差距也显得更为突出。一高职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成因(一)大众化教育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量的毕业生,而社会的用人需求没有同步增长,造成了社会长期存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而一些行业和地区在就业政策上对高职毕业生的限制,社会、企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和偏见,它们普遍认为高职学生在知识水平不及本科生,上升空间不大,技能水平不如技校生,属于夹心层,这就更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发展,大学生就业制度已逐步转变为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在此转型过程中,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也呈现了新的形势,出现了新问题,为此,毕业生、学校以及社会与政府三方都应采取有效的对策,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4.
石岩 《教书育人》2012,(24):72-7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增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加之金融危机余热未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变得更加关键。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价值观。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高职毕业生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就业难的问题困扰着全社会。党中央、国务院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以国务  相似文献   

15.
1998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阶段迈向大众化教育阶段.大规模的扩招不仅催生了不少新升地方本科院校,而且使他们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等方面也得到了较大发展,整个高等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地方本科院校的贫困大学生就业更是举步维艰,"无业可就"、"有业不就"和"扎堆就业"的现象同时存在,形势十分严峻.如何妥善解决好地方本科院校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学生的前途与命运,已经成为让毕业生忧心、家长揪心、学校担心、社会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在不断的变化,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流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急速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不断加剧,高等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的共同愿望,也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更是学校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前景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而高职院校也必将面临招生和就业并举的两大难题。针对高职院校如何实施创业教育,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进行了有益探索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这使得我国原有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统包统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彻底为"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就业制度所取代,导致了大学生及社会就业观念的一度不适应.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毕业生"民工化就业"是源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产业化的结果,也是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的必然后果。高职院校毕业生"民工化就业"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使学生获得成才的必需历练,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增强大学生创业本领。但"民工化就业"也存在着种种隐忧。  相似文献   

20.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已经由计划分配“统包统分”模式逐步转变为市场配置“双向选择”模式,形成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机制.在此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运而生.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高校原有的就业工作方式已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如何做好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