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作为教师就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给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童心就像一张白纸,有待于我们去描绘,宽心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我们去哺育.因为教师与学生可以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下面根据本人在教学中的感受谈一下自己浅薄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喻快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童心就像一张自纸,有待于我们去描绘,童心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我们去哺育.因此教师与学生要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相似文献   

4.
现代音乐教育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所有学生能充分领悟音乐的无穷魅力,让每个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快乐起来,使音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地、自信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  相似文献   

5.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作为一名音乐教育者,我由衷地感到一种光荣和自豪感,通过教学,让音乐溶入到孩子的心田,为纯真的孩子播下音乐的种子,培养孩子的优良品格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绪梅 《考试周刊》2011,(16):223-223
音乐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有了乐音,生活才甜美,音乐课堂就应是最美的课堂,所以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我们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童心就像一张白纸,有待于我们去描绘,童心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我们去哺育。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信心激趣、爱心鼓励、用心启迪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有着感化心灵、净化思想的巨大作用。要通过注重学生的心理需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把音乐教育融入心灵之中,使学生的灵魂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8.
林静华 《小学生》2013,(11):23-23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童心就像一张白纸,有待于我们去描绘,童心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我们去哺育。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一、信心激趣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音乐是一种比语言文字更加重要的生活技能。  相似文献   

10.
音乐能够给人以享受,使人在精神上产生愉悦和美感。新课改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音乐课的内容丰富了,音乐课的形式多样了。但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表面的热闹,偏离了音乐教学的本质;过于重视课堂的效果,忽视了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康佩锋 《考试周刊》2013,(33):184-185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积极愉快和谐顺畅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必须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相似文献   

12.
乐晔婷 《考试周刊》2012,(9):175-176
音乐课程作为一门非考核类课程.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看似无足轻重。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一点-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可以培养人的耐心,陶冶人的情操,影响人的性情,更有甚者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彻底改变人的命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音乐是一种比语言文字更加重要的生活技能。  相似文献   

13.
愉快教学,就是激发兴趣,创造情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师生均在教与学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只有在愉快的环境中,学生才会更自觉、更主动地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14.
蒋忠 《辽宁教育》2003,(7):61-62
评语是班主任对学生一学期全面发展情况作出的评价,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书写评语是班主任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良好的评语不仅为学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它更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班主任对书写评语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们所写的评语往往千人一面,缺乏个性,这种评语只能是教师"劳而无功",而学生却"无动于衷".笔者认为,融情、求真、求活、求美,让评语走进学生心灵,是提高评语教育效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作文要“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作文要吐真言、露真情,有感而发。流露真情的文字才是最动人的文字,走进心灵的作文才会真实、感人。为此,我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情感。它如温柔的春雨,滋润着萌生的新芽;它如和煦的春风,慰藉着企盼的心灵。那么,教师的爱通过怎样的传导途径,才能走进学生心灵,使学生受到“爱”的“感应”,产生爱的动力呢?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进行了简单论述,在文章中指出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并以实际知识为例.讲解了如何让信息技术走进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9.
张跃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7,3(7):160-160,F0003
一谈到德育,人们往往会想到报告会、讨论会、校会、班会以及政治课教学,这是狭义的理解。其实,道德教育的天地广阔得很。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尊重教育”的前提下,加强基础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创设宽松平等的师生关系,架设沟通的桥梁,使德育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进入角色,让学生快乐地走进课本走上工作岗位不久,在一次班级元旦晚会上,我发现有两个孩子表演的情景剧活灵活现,一个孩子画了个白色的鼻子在前面表演,另一个孩子在后面解说.我从中受到启发,想着语文教学是否也能用这种方式呈现呢?初次尝试后,发现孩子们都很喜欢,积极主动地化装、整理道具.从《皇帝的新装》到《小橘灯》,学生们开始热切地盼望下一次课文教学早日到来.经过多年的实践,2000年2月,这个实验课题被全国中语会教学艺术研究中心评为先进课题实验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