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17,(6)
在出现MOOC之后我国教育领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基于MOOC的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相比较于传统教学更加具有优势,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而本文主要就是对基于MOOC的高效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和实用性,程序类课程可以使学生形成严谨的计算思维模式。当前,将各教育学院已经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并且成为计算机教育界广泛讨论和关注的核心。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类作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入门课程,面临着更迫切的教学内容改革。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课程改革的发展,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免费的、开放式的网络课程,为广大学习者提供学习平台。根据MOOC的应用特点,探讨程序设计类课程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问题,进行程序设计类课程模式设计,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MOOC课程教学系统是以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为依托,以实现教学内容为目标,以优质在线教学资源为要素基础,调动各大高校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为导向的改良教育形式,为进一步深化和推进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提供了契机。文章阐述了MOOC的发展历程、应用现状和教育教学特点,系统探究MOOC课程教学体系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和意义,并提出相关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与教学的深度结合是教育改革的必行之路,大规模开放课程(MOOC)与翻转课堂在引领教育模式新风尚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文章通过软系统方法论(SSM)视角,对如何改进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旨在使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真正发展成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高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传统教学法依然有较大的市场,教学资源运用还有很大的局限性,教育环境不太开放。在"互联网+"时代,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需要进行较大力度的改革,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创客是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的全新的教学方式。"互联网+"时代高校计算机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改革发展力度不断加大,高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也开始应用新型教学模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MOOC/SPOC。此次研究主要是基于MOOC/SPOC分析和研究高校生物化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在新课程的教育背景下,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逐渐进步,数学在小学课程之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学改革也迫在眉睫,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校课堂的构建也成为热点话题,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现阶段教育工作的重点,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学效率相对较低,做为教育工作者,要根据新课改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选择优秀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根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是个构建小学数学教学高校课堂的集体措施,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7,(15)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这使得我国的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从目前课程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由于受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严重影响,部分学校教学依然停留在过去的模式上。要想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就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优势。本文则以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无线通信基础课程教学为例,在深入分析其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MOOC背景下翻转课堂的构建与实践进行了详细论述,以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9.
杜光宇 《科技创业月刊》2015,28(1):65-66,75
2012年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诞生,并得到飞速发展,它独特的模式给高等教育的变革带来了新的思考,也对作为高校"定海神针"的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MOOC的产生与发展的探究,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参与MOOC的必要性,重点探究了高校图书馆在新形势下通过提供版权清理,制作MOOC课程,改革资源利用模式,提供信息素养教育,推出衍生服务等措施来积极参与进MOOC中,更好地为我国开放教育资源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陆春华 《情报探索》2015,(1):104-106
介绍大型开放网络课程(MOOC)的特点以及在美国的发展概况。认为高校图书馆参与MOOC建设,可以在版权确认与内容授权、提倡开放存取、支持课程制作、MOOC保存与分析评价、确保所有用户可以获取MOOC内容、提供信息素养教育等方面发挥作用。为此高校图书馆应该从咨询服务、教学支持服务、信息素养培训服务、学习空间提供服务等4个方面为MOOC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11.
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新型教学模式被广泛利用到课堂中,项目式教学方法作为教育改革创新模式,能有效改善传统单一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从而达到优化课堂的目的。本文通过对项目式教学概念进行解读,提出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项目式教学应用策略,从而推动高职计算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课程资源,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它给教育教学的发展与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章基于MOOC课程建设的特点,设计一开放性强、交互灵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教学系统,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师生多重交互分享,有效提高大学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大规模开放在线开放课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一种开放共享的网络教学模式,它因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深教育界关注。MOOC平台与传统教学平台的根本区别就在于,MOOC平台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以《信息检索与利用》MOOC课程的学习环节为主线,结合MOOC平台功能特点,探讨MOOC教学平台建设思路、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各高校都开设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尤其是在计算机技术如此发达的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显得更加的重要。在各高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多数的教师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这样的教学模式会造成理论与实践有所偏离,同时也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也随着出现,为高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本篇文章主要分析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堂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MOOC的迅速发展,学生的学习平台发生极大的变化,而“翻转课堂”的广泛使用,也对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文章提出高校教学改革新模式——“MOOC+翻转课堂”,它能够结合“班级制”教学与“个性化”教学的优点,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根本创新.另外,还从传统考核方式、教师实践技能和学生学习主动性三个方面对新教育模式的使用提出建议,希望国内高校课程教育能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MOOC学习模式使知识获取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给中国各高校带来了挑战与机遇,也使得基于联通主义的中国式MOOCs得到了发展。以中国式MOOCs的典型代表——上海高校课程中心为例,分析其现代教育理念,探讨课程中心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MOOCs与翻转课堂相结合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有效融入到高校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中,有利于培养专业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学习全面发展,推动高校教育稳定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输送出大量高素质的综合型应用人才。高校要积极构建计算机应用课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对专业教师的科学指导工作,确保能够充分发挥出创新创业教育在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对高校计算机应用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将网络技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仍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及时的进行改革创新。而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由于MOOC的出现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高校的计算机教育上,MOOC的教育观点和教学模式上的新颖,为计算机教学改革提供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本文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进行分析,对MOOC模式下的高校计算机教学体制的优势进行讨论,将一新一旧两种不同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资源整合,以期建立起新型的高校计算机教学体系,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在高等学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入MOOC教学模式,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视频设计、翻转课堂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MOOC时代高校程序设计课程的新型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已深入至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教学管理部门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能部门,不能再故步自封,应着眼于时代赋予教育的发展新要求,新格局。借由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媒介而生的MOOC,是一种冲击着传统教学的新模式。为顺应时代赋予高校发展的新要求,有效运用MOOC课程优势,正视其对教学管理带来的挑战,积极进行教学管理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构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教学管理的新机制和新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