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将写作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并且把通过写作所获得的知识、体验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进而实现写作与生活的良性互动呢?一、细致观察生活,丰富写作素材有创意的表达离不开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没有丰富的素材积累,就不可能实现有创意的表达。而观察又  相似文献   

2.
<正>如何挖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作文言之有物?如何在学生的生活中、阅读中开发写作素材?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感受。一、找寻作文的开发地作为开发商,首先是竞拍土地,这个是最基本的准备。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外延。"作文的"开发商",在习作训练中还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走向生活,把学生的视野由狭窄的书本引向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1.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其实生活就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处处留心皆学问,如果你善读这本书,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而且还能得到受用不尽的人生启示。学生的生活体验越丰富,写作的内容就越丰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生活,参加演讲比赛或演出,到福利院去帮助孤寡老人、孤儿或智障儿童;配合学校大队部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如捡拾白色垃圾,清理  相似文献   

3.
<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作文教学中,素材的积累和文章的关系就像泉源和溪流,只有积累的源泉丰盈不竭,才有写作时的源源不绝。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作文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学生的写作能力可直接说明其语文水平。那么,怎么才能写好作文呢?笔者从写作素材的积累入手,对平时学习中如何积累写作素材进行探讨,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高中作文素材积累和运用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相似文献   

4.
<正>早在20世纪50年代,张志公先生就曾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学生怕写作文,原因大致有两点:其一,无话可写。孩子平时经常参加各种活动,也爱读课外书,为什么还是觉得无话可写呢?归根到底是没有及时积累写作素材。其二,不知如何写。在小学阶段,写的训练主要集中在一学期八个单元作文。作文训练少,基本的语言、素材积累非常缺乏,使孩子们力不从心。"微写作"是一种自由短小的写作形态代称,是顺应时代趋势  相似文献   

5.
池少琴 《考试周刊》2014,(78):41-41
<正>《论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学生来说,"乐之"是一种最佳理想境界。学生如果把习作看做是一件很愉快的事,那么习作教学就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一、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施教之功,先在激趣。只有让学生觉得习作有无限乐趣,才能勤奋地、主动地写。那么,如何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乐"起来呢?1.捕捉一瞬间,激发写作兴趣。生活中蕴涵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的习作,就是用笔描述  相似文献   

6.
写作能力通常直接反映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高低。初中生在写作时,往往会因缺乏鲜活素材产生思绪停滞、下笔无话、言之无物等棘手问题。笔者受黄厚江老师的"共生教学"思想启发,就如何引导学生从平凡生活里挖掘素材、写好身边"小"人物,谈谈自己在写作指导过程中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面对习作,学生最苦恼的就是“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于是乎,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摆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教师会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由此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活动一结束,教师往往就趁热打铁,布置学生把活动过程中的见闻、感受和体验写下来。可是之前在活动中玩得非常尽兴的孩子,一旦真的拿笔写作文时就抓耳挠腮,不知如何下手,总觉得有很多东西要写,可又不知该如何去描写。  相似文献   

8.
有的同学一提起写作文就感到头痛,总觉得没什么可写,对着作文题目愁眉苦脸,不知如何下笔。按理说,同学们的生活还是较为丰富的,在你们周围发生的事、出现的人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那又为何会出现上面所说的这种局面呢?原因在于这些同学平时缺乏观察的习惯,不会挖掘写作素材。下面我就告诉同学们一些寻找写作素材的方法,掌握了它,就真的可以使你的写作“材”源滚滚写不完了。  相似文献   

9.
<正>"观察"与"联想"是两个看似没有太大联系的词语,但是在小学语文低年级写作过程中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只有多观察,才能找到写作的素材和方向,通过联想才能将平凡的语句升华,两者结合才能真正叩开写作之门。一、勤观察,寻找生活素材观察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让小学生静下心来去观察一个东西,在学生写作时,应先引导学生练习观察事物整体,然后进行局部观察,仔细观察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或  相似文献   

10.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往往缺少素材,无话可写。那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一、引导创造素材,捕捉写作时机生活如同海洋,千变万化,丰富多彩。尽管小学  相似文献   

11.
正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一个秀才要写一篇文章,抓耳挠腮,就是写不出来。他老婆在一旁说:"难道你写文章比我生孩子还难吗?"秀才说:"你生孩子毕竟肚里有孩子,我肚里没有文章啊!"这则笑话形象地告诉我们,要写出文章,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肚"中有文。这个"文"就是指写作素材。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必须指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一、学生"肚"中无文的原因所谓导"肚",就是指导学生深入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2.
有的同学一提起写作文就感到头痛,总觉得没什么可写,对着作文题目愁眉苦脸,不知如何下笔。按理说,同学们的生活还是较为丰富的,在你们周围发生的事、出现的人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那又为何会出现上面所说的这种局面呢?原因在于这些同学平时缺乏观察的习惯,不会挖掘写作素材。下面我就告诉同学们一些寻找写作素材的方法,掌握了它,就真的可以使你的写作“材”源滚滚写不完了。一、从社会中寻找素材关注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言他人所未言,发他人所未发,就有可能写出有特色的文章。1.关心社会的发展走在漂亮的高速公路上,你眼前也许会浮现昔…  相似文献   

13.
作文“不知写什么”一直是困扰学生的一大难题。“一见题目就摇头,摊开稿纸咬笔头,冥思苦想皱眉头,半天过后未开头”。即便东拼西凑,勉强成文,写入作文的素材也大多陈旧,缺乏新鲜感,动辄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文化名人或新闻焦点,这些人物不是“站得太高”,就是“离得太远”,要不就是“看着太熟”。笔者认为,不如引导学生从鲜活的生活中寻找切题的写作素材,在身边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寻找写作灵感。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它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样,要使作文的园地"水光潋滟",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涌入. 一、重视生活积累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说的就是大量积累素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写作需要有真实丰富的材料."学生的积累首先要向生活出发学生的生活就是家庭、学校、大自然等.只要引导学生去用心观察、体悟,一缕温暖的阳光、一株待放的花草……都会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15.
<正>写作素材是指在阅读书籍和生活实践中收集整理、积累起来的原始资料,它是未经加工改造的原型,稍加"雕饰",就可以建构成文章的大厦。我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是当前每一个语文老师面临的艰巨任务。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多种尝试,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源头活水"似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流进学生的心田,让学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相似文献   

16.
如何挖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作文言之有物?如何在学生的生活中、阅读中开发写作素材?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感受。一、找寻作文的开发地作为开发商,首先是竞拍土地,这个是最基本的准备。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外延。"作文的"开发商",在习作训练中还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走向生活,把学生的视野由狭窄的书本引向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1.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其实生活就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处处留心皆学问,如果你善读这本书,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而且还能得到受用不尽的人生启示。学生的生活体验越丰富,写作的内容就越丰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生活,参加演讲比赛或演出,到福利院去帮助孤寡老人、孤儿或智障儿童;配合学校大队部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如捡拾白色垃圾,清理  相似文献   

17.
窦月霞 《快乐阅读》2011,(21):149-150
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写作方法这四步骤。变"要我写"为"我想写",并通过理论结合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作文课上提笔觉得无事可写,不知如何去写,是当前初中生写作的普遍现象。用日记的形式收藏起生活中的故事,积累写作素材,按照故事的特性去写作,慢慢就会消除学生的写作恐惧。  相似文献   

19.
写作素材的积累对小学生的作文是至关重要的,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小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感到头痛,总觉得没什么可写,对着作文题目愁眉苦脸,不知如何下笔,究其原因是平时的知识积累得不丰富,作文素材单一,枯燥乏味,感染力不强。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应对症下药,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挖掘、积累写作素材,充实学生的思维"仓库",为今后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议论文写作备考的痛点在什么?备考低效,提升缓慢。具体来说,学生议论文写作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审题立意不准,谋篇布局不佳,素材积累不足,而教师的指导有时显得盲目而不系统,效果不佳。如何根除议论文写作备考之痛?一言以蔽之:立地顶天。立地就是夯实基础,做实"六个一",即一月一母题、半月一作文、一周一素材、一日一名句、一月精改一文、一文精改一处。顶天就是拔高顶层,可采用"三关三立三线"议论文写作训练策略,教会学生用好"三板斧",系统备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