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我国的深孔精密加工技术存在发展不完善的问题,所以我国深孔油缸存在比较普遍的质量问题,比如摩擦阻力大、使用寿命短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内研究人员非常重视这方面的研究。本文简明扼要的分析了深孔油缸加工技术研究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深孔油缸缸体的加工,分别从深孔油缸缸体的滚压加工技术、深孔油缸缸体的刮削滚光加工技术、深孔油缸缸体的深孔机床加工技术、深孔油缸缸体的盲镗加工技术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气缸体陈旧,其螺纹孔螺纹因缸盖螺栓的多次拆装而磨损,以致不能承受负载而损坏。装配时维修人员用普通指针式扳手或读数不准确的指针式扭力板手拧紧缸盖螺栓,以致拧紧力矩超过标准值而使螺纹孔损坏。  相似文献   

3.
涡轮增压器耐热钢壳体是汽车涡轮增压器的关键零部件之一。本文针对复杂结构的耐热钢涡轮壳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工序分散及形位公差难以保证等问题,通过修改加工工艺流程,解决由于中间壳侧销孔漏加工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客户抱怨等一系列问题;用带动力刀座的数控车床替代销孔专用机从而消除由于现场管理松散、员工意识淡薄等因素引起的销孔漏加工问题。并通过专用检具检测销孔的尺寸公差及形位公差。合理的工艺方案是保证产品质量、产品合格率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4.
杜河  石艳宁  吴昊 《科技风》2014,(18):111-111
发动机缸体是发动机中最关键零件之一,其精度要求高,加工工艺复杂,加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和质量,因此,发动机缸体的加工特别重要,而缸体缸孔加工是保证缸体质量的难点,本文通过对镗刀切削参数影响缸孔圆柱度进行研究,提出从切削参数出发解决缸体缸孔圆柱度超差问题的方法,保证过程能力提升,及降低废品率,并为孔圆柱度超差问题解决提供借鉴方法及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镗刀杆挠曲变形、夹具定位面共面度、导轨水平度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从以上三个角度出发解决缸盖凸轮轴孔平行度超差问题的方法,保证过程能力提升,及降低废品率,并为凸轮轴孔平行度超差问题解决提供借鉴方法及思路。  相似文献   

6.
现代的机械加工方法已达到了相当高的加工精度,加工费用也随着加工技术的发展而逐渐降低。对于孔的加工,可以用数控钻、数控线切割及电火花等方法进行。但一般精度孔的加工,特别是精度在IT10 ̄IT11、直径为Φ3 ̄Φ40mm的孔,应用普通钻床,制定相应的工艺,仍能满足加工要求,降低加工费用,符合了零件加工者的加工成本目标:花最少的费用加工合格产品。以下就对这类型孔的加工谈谈体会。一、设备的选用加工这类型的孔,需要:①Z525型立式钻床或Z3040型钻床,这两种型号使用比较普遍。Z3040钻床可用于多孔工件的单件、小批或中等批量的孔的加工,…  相似文献   

7.
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是一种产品的再设计和创新过程.针对汽车发动机缸盖排气道的特点,使用三坐标测量技术将测量的点云数据用Geomagic软件进行各项优化处理,再创建多边形网格,最后生成NURBS曲面.实现了汽车缸盖气道由实物到点云、再由点云到三维模型的快速逆向设计.  相似文献   

8.
在机械加工中,铰孔是用铰刀从工件切除微量金属层,以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是普遍应用的孔的精加工方法之一。在使用过程中,铰刀材质、尺寸公差、加工参数等因素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孔的加工质量。本文主要介绍铰刀的基本技术条件和失效模式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铝制球壳类零件在机械制造业运用广泛,分析并改进价格工艺对制造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影响壳类零件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其次分析了如何合理选择刀具角度及切削参数,并通过实际加工论证总结经验,保证加工质量。为其他薄壁零件加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发动机异响标志发动机某一机构的技术状态已发生变化,主要原因是有些零件磨损过甚或装配、调整不当引起的。发动机缸盖内异响故障是一种普遍发生在各个发动机生产厂家的典型故障,由于每款发动机缸盖内的结构不同,造成缸盖异响的发生部位不同。本文以分析影响某公司X系列发动机缸盖异响的关键因素作为主线,以发动机缸盖为机械挺柱结构及工作原理作为依据,通过评审现场装配工艺、过程质量管控、外购件质量、设计尺寸等手段,利用大量的实验数据作为支持,对影响发动机缸盖异响的关键因素一一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深孔加工的精度、散热、排屑、圆度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因为深孔加工处于半封闭式,大量的热量没法散去,使切削区域温度过高,影响刀具寿命,为了研究深孔加工切削热对孔加工质量的影响,本文采用枪钻刀具为分析对象,加工零件特征为枪管孔。通过理论分析,来研究深孔加工切削热对孔加工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在方形薄板外圆及内孔加工的过程中,包括用于内孔加工的所有压紧装置,将待加工的薄板整体收集,通过两种不同的装夹方式进行加工,包括将待加工方形薄板压制在一起放在T型夹块的端面上,绕圆周方向制4个均匀分布的螺纹孔,使其压力均匀分散,通过圆柱夹块将待加工的方形薄板压住,采用内六方螺钉拧入的方式将两者配合连接,使其中间待加工的方形薄板紧紧固定,为保证内孔加工的高精度与高效率,将孔加工后的方形薄板压制在一起穿入放在内孔装夹件上,  相似文献   

13.
目前工业界对非圆孔加工的迫切要求,使变切深镗孔技术正在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超磁致伸缩材料(Giant Magnetostrictive Microdisplacenet-GMM)的出现和应用使镗床用来加工非圆异型孔的技术成为了可能。基于GMM的数控镗床将使异型孔加工精度和效率大大提高,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杨武  孙世强 《情报杂志》2023,(3):102-109+166
[研究目的]现阶段,我国专利自主可控创新不足,“专利泡沫”与“创新假象”等问题依然存在。为此,剖析了关键核心专利与技术锁定的耦合驱动机制,为突破技术锁定困局,实现关键核心专利自主可控创新的目标,提供参考与借鉴。[研究方法]基于INNOJOY专利库,选取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以及德国2010年至2019年无线通信网络发明授权标准专利数据,理论探讨并实证检验了关键核心专利与技术锁定的关系。[研究结论]研究发现: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以及德国的关键核心专利与技术锁定的耦合协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中国与日本在综合发展度与耦合度上呈现出V形趋势,德国与韩国则具有倒V形态势,美国的综合发展度与中国、日本较为一致,但其耦合度基本平稳;高被引专利数、前向引用、同族数、权利要求数以及布局国家数均显著促进技术锁定,但专利维持时间与技术锁定具有倒U型关系;关键核心专利的各要素在地区与时段上对技术锁定具有异质性,中国、美国以及韩国的布局国家数对技术锁定并无显著效应,高被引专利数的显著效应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有所改善,布局国家数对技术锁定则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制造业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性;干切削加工技术是解决切削液带来环境污染和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绿色制造的根本方法;干切削加工技术对机床、刀具的加工要求;实际应用举例。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我国房地产业迅速兴起,各种新型的铝制建筑、装饰材料被广泛应用。近几年,分销渠道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关键要素越来越被企业重视。由于经销商利益的趋势,广泛存在于铝制建材产品分销渠道中的渠道冲突问题,使得很多有一定知名度的生产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成本控制等方面产生了很多困难。本文从渠道变革角度出发,分析了铝建材行业渠道冲突现象的成因,初步提出了减轻该现象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7.
胡玉文 《中国科技信息》2011,(10):141-141,144
本文主要论述了燃气动力机体缸盖裂纹的维修焊补技术,真对燃气发动机灰铸铁材料的焊接性进行了科学分析和论证,根据论证结果和生产急需,因地制宜制定可行的焊接工艺,运用电弧焊现场焊补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对发动机灰铸铁材料的焊补,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理论依据确凿、实践过程翔实可行、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谨供焊工和有关技术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现代化的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之中干成孔旋挖桩施工技术是关键的技术之一,所以应当加强对技术的研究与分析,加强对技术缺陷部位和常见容易出现问题部位的处理,且严格的规范技术的不明确部位,以更好的实现施工技术的完善和全面整改。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现代化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之中干成孔旋挖桩施工技术的重难点,同时对施工技术的缺陷部位和应当重点处理部位的研究,以更好的实现技术发展,为今后不断提升的行业水准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螺纹加工效率的高低和加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零件的生产效率和精度。因此选择合适的深孔螺纹加工方法是提高深孔螺纹加工质量、降低运行成本的关键因素。通过对螺纹加工的介绍,使大学懂得螺纹底孔加工和深孔螺纹加工是钳工一项重要的、实用的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20.
克林顿时期美国创新战略强调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而科学是燃料。这一战略为美国带来10年"新经济"发展。小布什时期,保守创新战略偏向国防和反恐,但基础研究投入为美国经济复苏奠定一定基础。奥巴马时期,创新战略强调创新是美国赢得未来的关键。这一战略使得美国从金融危机中加快复苏。美国创新战略的演变给中国的创新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一是要继续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并与时俱进;二是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是加快推动创新的关键之一;三是实施专项科技计划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方式,最后要加强对美国创新战略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