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青年科技人才作为国家开展自主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是国家科学事业发展的未来与希望。新时代背景下,国家非常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奖励,但同时存在一些瓶颈。对于中央高校来说,有效利用和实施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积极探索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学校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世界科技强国所需青年科技人才的储备。  相似文献   

2.
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性强、创造性要求高、思维活动强度大的智能劳动,需要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深化和扩大,学科越分越细,边缘学科很多,纵横交错,需要科研人员付出更多的精力。科研人员不是在一生所有时间而是在某个年龄段表现出很强的科研、创造能力的。人们对此进行统计研究后得出科学上的一个规律——“科学发明年龄定律”,其内容是:任何国家重大科学成果数目总是与杰出的科学家人数成正比,而与这些人的平均年龄与最佳峰值年龄之差成反比。以诺…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校青年科技人才是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积极力量,是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全面、合理、高效率的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发展政策体系是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基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把握科技人才发展各阶段的基本特征,并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构建地方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发展协调机制,不断完善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并健全其评价和激励机制,为高校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为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4.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工程建设的重要工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和推进,马克思主义者作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高校人才队伍,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存在不少机制和效果上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一项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系统工程。构建集选拔、培训、管理、举荐于一体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机制和科学体系,是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造就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科学的选拔机制包括严格的标准、较宽的渠道;系统的培训机制包括目标、原则、途径;科学的管理机制包括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组建管理团队,建立信息库及考评机制;完善的举荐机制包括推优、推介、推举机制。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中的第一资源。深入分析总结了英国、美国、日本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管理机制,总结了国外高校人才培养政策机制,借鉴发到国家得到经验,提出了深化发展高等教育、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规范金融财税政策,大力培养我国高校型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7.
高校作为国家知识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稳定和发展具有很强的辐射性、带动性和示范性。本文以浙江大学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提出通过狠抓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发挥学生骨干作用,来探索如何发挥学生骨干队伍在新时期高校维稳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坚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的最新成果涵养当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并从“坚持党管青年原则”这一根本途径出发,着眼于培养对象、培养动力、培养结果三个方面,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创新提供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转型和创新驱动的作用下,培养更具实践性、创造性的青年科技创业人才,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在后国际经济危机时代,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深化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转型改革,推进创业教育发展的多样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创新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方式,明确界定创业、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对改变我国青年科技人才创业教育模式的单一性、局限性,积极面向社会需求加快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阐释高校落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性,分析高校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存在的问题,从其发展与实践出发,以福建江夏学院为例,总结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机制建设与工作模式,以构建学校、二级学院、学生社团三级平台为突破口,着力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效性的创新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王思涯 《教师》2021,(13):5-6
立足新时代,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一个重要课题.培养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仅需要理论支撑,还需要重要实践.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开辟出适合自身特点和情况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育道路.文章从高校培育大学生骨干的意义切入,分析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呈现的特点,且调研大学生骨干培养的现状.文章...  相似文献   

12.
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坚定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专业知识面又比较宽广、深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一项艰巨的战略任务。结合时代要求本文阐述了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作的迫切需要,进一步探讨在大学生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民族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提供了平台,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指出了最高目标。根据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提出的要求,遵循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结合民族高校学生干部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中央民族大学为研究对象,总结民族高校"青马"工程建设中学生干部培养的经验和挑战,从而进一步探索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民族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校科技》2017,(Z2):77-78
河北医科大学2013到2015年青年科技人才在获得学校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资助后获得省级以上科技项目资助、发表SCI论文、获得科技成果情况等统计显示:2013到2015年学校资助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94人,其中启动基金60人,国家级科研项目青年培育基金34人。科研产出主要集中在发表SCI论文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上。国家级科研项目青年培育基金较启动基金资助效果有一定优势,在SCI论文影响因子上略有提高。由此得出结论:学校设立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资助模式,在促进科技创新文化和科研环境建设方面可以起到明显作用,同时,充分调动和激发青年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为学校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15.
青年声乐教师是艺术专业师资队伍中的生力军,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和培养是高校艺术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强师德教育,名师引带扶植,教学质量把关,建立考核评价制度,鼓励进修提高等策略都能有效促进青年声乐教师的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16.
唐代旻 《文教资料》2014,(34):96-97
在当前高校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引进国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已经成为高校加快人才建设的重要渠道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资源。各高校十分重视青年人才的引进工作,但是引进后的培养和使用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因此,高校在加大青年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更应加强对青年引进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科学制定培养规划,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使青年引进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7.
盖文  陈久明 《继续教育》2002,16(1):14-16
军队继续教育专题——随着国防现代化的推进和知识军事的兴起,现代军事对人才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向科技、向人才要战斗力”已成为全军上下的共识。继续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不但为我军输送着一批又一批符合军队实际需求和时代特点的高素质军事人才,而且在新型武器研发、旧型武器改造以及高新技术向战斗力转化等方面也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极大地推动着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为使广大读者对当前军队继续教育状况和研究方向有所了解,本刊特组织了以“军队继续教育”为主题的稿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高校青年后备干部"主体发展性"培养机制的理论基础在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在具体的操作中,要加强理论培训,提高培训主体的理论素养和责任意识;加强思想锤炼,提高培训主体的思想认识和思想觉悟;加强课程建设,完善培训主体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培训主体的大局意识和工作的主动性;加强实践锻炼,提高培训主体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强监督考核,提高培训主体的组织纪律性;加强跟踪培养,把培训主体的培养考察与使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的日益临近对担保培养各种人才的主要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充分调动高校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发挥其创新潜力,很大程度上涉及科技人才的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校青年后备干部"主体发展性"培养机制的理论基础在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在具体的操作中,要加强理论培训,提高培训主体的理论素养和责任意识;加强思想锤炼,提高培训主体的思想认识和思想觉悟;加强课程建设,完善培训主体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培训主体的大局意识和工作的主动性;加强实践锻炼,提高培训主体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强监督考核,提高培训主体的组织纪律性;加强跟踪培养,把培训主体的培养考察与使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