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梁文道是著名文化人,他曾在许多电视台做过读书访谈节目。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他连续两年,在凤凰卫视主持过的《开卷八分钟》。时间虽短,但梁文道谈读书,谈得淋漓尽致。梁文道读过很多书,他是有资格谈读书的。据说,作为商业电视台,凤凰卫视的这道节目,是没有任何广告费的,但凤凰卫视愿意做,只因为,凤凰卫视认为,这世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使命",凤凰卫视,是以传播文化为使命的。  相似文献   

2.
英国短篇小说大师吉普林用其形象生动的文字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小莫格里被丢弃在丛林里,勇敢的狼妈妈把他从老虎的口中救了出来并把他带回到狼群里收养,棕熊巴鲁教他学习丛林法律和与各种动物对话,黑豹巴格希拉教他捕猎和生活经验,邪恶的老虎希尔汗总是处心积虑想把莫格里吃掉,最后,莫格里在孤狼和灰兄弟的帮助下,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踩死了老虎。  相似文献   

3.
<正>作品是自由的,在于阅读过程中你发现他不能被驯服;你也是自由的,因为你充分地意识到自己的意志、自己灵魂的存在。到底什么叫做阅读呢?其实所谓的阅读我可以借用法国思想家布朗基的话:所谓的阅读,就是让人得到自由,让作品得到自由。为什么?我们每个人读书的时候几乎都有这样的经历,你会发现,有些书是读不懂的,很难接近、很难进入。我觉得这是真正意义上、严格意义上的阅读。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看他看得懂的书,那表示他其实没看过书。为什么呢?你想想看,我们从  相似文献   

4.
有一年,一个美国小伙子考上了哈佛大学——念工程学。哈佛大学第一年有个核心课程,所谓核心课程,就是新学生进校不是上专业课,而是上全体学生都必须上的公共课。这些课的内容千奇百怪,什么都有,但不管怎样,学校认为这些是任何一个哈佛学生都应涉猎的知识领域。于是这个学生就选了一门课,但选完后他非常后悔。选了什么课?是《中古英文文学...  相似文献   

5.
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孙建锋老师就致力于语文对话教学的研究与探索。近年来,他上了好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课。他的课底蕴丰厚、灵性丰盈、智慧丰赡。特别是他诗情演绎的“对话”教学不但为听课的老师和专家所称道,而且成为了学生生命发展历程中有意义的珍藏。实践的同时,他写出了不少有关对话教学的论文,著有《享受语文》一书。他的文笔轻灵睿智、哲趣横生、美轮美奂,能够催生读者的思考与感悟。由是,让我想起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话。前几天,孙老师寄来了他的新作《享受语文对话教学》,我得以先睹为快。这篇文稿,写了他对对话教…  相似文献   

6.
所谓体验,即文学阅读过程中心理、意识的游动,是综合了生活认知、感情、意志等多种心脑功能相协调的整体意识活动,但是,受现实生活经验的制约。所谓超验即阅读进入境界时的兴之所至,不知所已。超验要摆脱经验、体验的束缚,不再需要探讨那些总会发生的事情,而是去探讨那些将要发生的事情,主要以预测、猜想、设想幻想、再创造、唯心臆想等形式出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读者才是作品的最后完成者。从体验到超验,就是由经验到创造、由现实到浪漫的过程,这个过程统一于任何一次的阅读过程之中。阅读由体验到超验,就是读者从作者心灵深处以及文…  相似文献   

7.
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孙建锋老师就致力于语文对话教学的研究与探索。近年来,他上了好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课。他的课底蕴丰厚、灵性丰盈、智慧丰赡。特别是他诗情演绎的“对话”教学不但为听课的老师和专家所称道,而且成为了学生生命发展历程中有意义的珍藏。实践的同时,他写出了不少有关对话教学的论文,著有《享受语文》一书。他的文笔轻灵睿智、哲趣横生、美轮美奂,能够催生读者的思考与感悟。由是,让我想起了“十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话。  相似文献   

8.
9.
10.
对于阅读者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一方面借助网络,可以迅捷地满足自己阅读的需要,不必为找一本书费尽心力,恨不能上穷碧落下黄泉,甚至凭借一个小小的优盘,即可坐拥书城(电子书);但是,另一方面,网络也不同程度地改变着我们阅读的习惯甚至品质。"因为习惯了在线阅读,由此带来的——或者说要求的——短暂集中的注意力,使得他们再也无法静心坐下来看完一本书了。他们坐立不安,时不时地看看手机,查查有没有新邮件,或者更新微博。"《消遣时代的阅读乐趣》一书的作者雅各布斯教授,这样描述消遣时代的阅读现状。是的,每日在线阅读新  相似文献   

11.
我曾为《飘》中的斯佳丽和瑞特痴醉叹惋,我也曾为《荆棘鸟》中的梅吉和拉尔夫黯然心碎。但我心里明白,这般壮美如史诗的爱情是那么遥不可及,我只是一个远远的眺望者。那样波澜起伏、惊天动地的乱世经历似乎不属于普通凡人。就说书中主人公的外貌吧,岂是凡人能够企及?  相似文献   

12.
4月15日 晴 《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最初在《莽原》杂志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鲁迅在写作这些作品时正经受着北洋军阀当局和各种敌对势力的严重压迫。1925年他因支持学生运动,受到“正人君子”们各种“流言”的攻击和诽谤。在这样的处境中鲁迅曾说:“这时我不愿意想到目前,回忆在心里出土了。”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以来,阅读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体验,提倡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1]。但是个性化阅读很容易和自由化误读混淆,“阅读的个性自由指读者对阅读必然规律的认识和对阅读活动的科学改造”。对话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15.
骈文起源于汉魏。由于社会的动乱,老庄思想的流行以及对唯美文学的提倡,这种追求形式华美、讲究词藻堆砌的文体,在南北朝时形成了畸形繁荣的局面。骈文大多内容空虚贫乏,带有形式主义的倾向,但也有少数作家,由于在不同程度上摆脱了宫庭生活的束缚和浮艳文风的影响,用骈体写出了一些风格清新简淡,文笔秀丽流畅的好作品。比如吴均的《与宋元思书》就是历来传诵的写景名篇。  相似文献   

16.
我喜欢周国平先生的作品已有20多年,一直欣赏他简洁的文字中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更欣赏他文章中透露出对生活的从容和淡定。最近几年,我不仅经常浏览周先生的博客,而且将《周国平文集》这套书摆放在自己案头,时常反复翻阅,细细品读领悟,并且摘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名家谈教育"中的一本,将周先生最近几年与教育有关的文章汇编而成。也许是喜欢周先生作品的原因,在大夏书系所有书籍中,我对这本书情有独钟。关于阅读,周先生在书中认为读书要阅读经典,千万不要跟着媒体跑,把时间浪费在流行读物上,不读对不起人家,读了败坏了精神胃口。他引用歌德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半年不读报纸,  相似文献   

17.
1.我要写一本关于灰尘的书。这个雄心由来已久。在梦中,我甚至曾经梦见自己不是变做了灰尘,而是确确实实的,就是一粒灰尘。我和自己的同伴统治了世界,我们自由迁徙,我们放浪舞蹈。我们让人成为人,动物成为动物,树木成为森林,河流成为河流,世界并有了光,不是来自太阳,而是来自灰尘本身,来自世界本身。 2.对于任何科学我都抱一种决绝的怀疑态度。在我看来,世界是由灰尘这一物质构成的,灰尘是世界组成的最小单位,灰尘也是一切口语和书面语进行文化表达的根本性母题。  相似文献   

18.
董志 《语文学习》2021,(6):81-85
英国文学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学阅读指南》是一部文学细读指南.很多教师在教学或备课中经常强调文本细读,但往往不得法,伊格尔顿的这本书正好提供了一种文学阅读的路径.在本书中,伊格尔顿还特别强调读者立场,坚持以对话的姿态与作者平起平坐,这对于习惯依据外部资料探究文本,而不太关注文本自身独立性的阅读教学来说,也是一种启发...  相似文献   

19.
读到徐复先生的<訄书详注>,感到非常亲切.因为23年前我曾经跟徐先生学习,徐先生为我们讲解过<訄书>.  相似文献   

20.
正读这本《如果我当教师》,为叶老对教育的深刻理解而感动,感动他在遥远的年代就开始系统地思考教育的价值所在,感动那么多年他一直关注着教育的动向并为之奔走呼喊。虽然他的教育观一度被湮没在时代的洪流中,但经历岁月的冲刷,依然于今日之教育有太多的意义。他所思考的,是基于国际教育视野的本地化,是基于对人本身存在的高度关注。就这一点而言,叶老所留下的教育观念都是值得后人反复品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