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课程背景下,全国各地的教师都在努力实施素质教育,都在努力使学生真正做回学习的主人.那么,教师的主导地位如何体现呢?这个问题着实让很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感到茫然无措,当前教学的现状就存在着几个极端:有的老师过分"导",教师设计好了一切,只需要学生做适当的填空或者选择;有的教师又过于忽视"导",学生自己在黑暗中行走,结果一节课下来连基本的学习目标都不能够达成.现如今还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有一部分教师似乎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了,他们在"导"的形式上做足了文章,可是他们的"导"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是换了汤却没有换药.以上几种教师的"导"都只能使学生"学会",不利于学生"会学".那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导",才能够促使学生去主动探索,真正做到"会学"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跟大家交流一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关于"导"的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2.
<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激发他们的求知意识,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使其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的核心任务之一。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在课堂上该如何定位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的认识。一、"矛盾"的挑起者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动力支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首先要激发其内心欲望。学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上课之前,他们的状态可谓纷繁复杂。有的心有准备,有的心无所想;有的情绪高昂,有的心灰意懒;有的心无旁系,有的心猿意马……,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的注意指向学习内容,全身心地走进数学学习的"乐园",是我们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创造自己的"开场白",先声夺人1.用精妙的艺术语言吸引学生。课始,学生的魂儿还未收住,这时教师可采用精妙的语言吸引学生,以致先声  相似文献   

4.
<正>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出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任务,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学习,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模式完成实践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发生很大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单纯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长期处在"费时低效"状态。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少教多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为我们指明了提升文言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方向。一、谈"古"色变——呼唤"少教多学"现行文言文教学中,不少教师低估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天赋和潜力,低估了学生的语言生成能力,总以为如果教师不讲,即便是浅易的文言文,学生也是不懂或不全懂的。目前存在的痼疾主要有二种:一种是把文言文教成了古汉语,过于强调字字落实,句句翻译,串讲到底。整堂课学生都处于被动状态,他们自然会感到枯燥乏味,毫无兴趣。另一种是在如火如荼的课改活动中,有的教师脱离  相似文献   

6.
一、忌引言失误造成误导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引入课题的开场白与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关系不大或毫无关系,不但没有起到明确学习目的,唤起学习兴趣的作用,反而会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造成误导.  相似文献   

7.
教学生"学会学习",就是要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不断提出问题,进而学会不断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学习",既是教师教的任务,又是学生学的目标。"会学习"单靠教师教是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努力学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方法,才会逐步实现"会学习"这一目标。因此,"会学习"应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事情。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教师应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在语境中操练语言结构,归纳语言规则。  相似文献   

8.
"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了"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陈浩 《成才之路》2014,(30):1-1
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许许多多的不足,有的把物理等同于数学,有的夸大实验的作用,把计算和实验看作物理教学的全部,而缺乏"理"的深度。高中物理的学习应该是"理"的观念,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既要以"理"服人,也要以"理"育人。  相似文献   

10.
变“学会”为“会学”□吴英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思维活跃,课余生活兴趣广泛;有的却仅能跟上课本学习。即使学习成绩相近的学生,有的学得轻松愉快,效率很高;有的却负担较重,费时很多。为什么同一班级同一教师同一教法,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物理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物理是初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处在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的学习是需要教师的引导的。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任务导学"的教学方法,积极地引导学生进入物理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主要论述"任务导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相似文献   

13.
“减轻负担,提高质量”是学校教学改革的目标与任务。那么在“减负”之后,如何实现“提质”呢?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要做到因材施教。“减负”也要因人而异。有的同学学习能力强,常常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对这些人应根据情况,在实践活动、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其发展。有的同学学习能力差些,对课堂内容难以消化,一般的要求对他们来说也是负担,因此教师要亲近、了解他们,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上进行个别辅导,逐渐使他们乐学、善思,提高学习能力。教师要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指导…  相似文献   

14.
庹先德 《教师》2014,(25):114-115
正实践告诉我,教师笃行"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始终坚持满足学生的"四个需求",给足他们"三份尊重",强化"两种信任",增多"一点赏识",收获的是学生笃学,让学生焕发出学习活力,不断增强学习能力。一、满足"四个需求"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能有效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15.
<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现在很流行使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四十五分钟花十几分钟教师在前面讲授新知识,然后布置一个任务给学生练习巩固。其结果是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太少,只是机械地模拟操作,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自主学习的可能性非常小。久而久之,有的学生只习惯于听教师讲解,跟着教师操作,不去独立思考、探索新  相似文献   

16.
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学习英语很吃力,学习成绩差。本文旨在从学生学习英语的角度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应从问题的根源着手,认真严肃地对待语言教学的基本任务,顺利表达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邹霞 《教育教学论坛》2014,(30):276-277,272
"任务驱动"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它强调"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整个教学思路就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而这与技工学校的教育以应用为主旨、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旨的教学内容体系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8.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  相似文献   

19.
技术任务单是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是教师把教材中所要"教授"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并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材料。因此,建立技术任务单对于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技术任务单的设计要体现"三性":一、体现主体性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学习活动,叙述学习任务单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意学习。学习任务单旨在强化学生学习,增加学生"学"、减少教师"教",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而非被动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个班主任,每天面对着五十张鲜活的脸孔,我的感触非常深刻.由于个体差异和成长环境的不同,有的学生成为老师、家长心目中的"优生",有的学生却成为老师、家长心目中的"差生".在我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深深地感到大多数人们所谓的优生通常是指那些学习勤奋、考试成绩突出的学生,他们因为成绩优异往往被"一叶障目"、以偏概全,他们身上存在着诸多不健全的心理问题被家长和教师忽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